中国一年12个月的雅称丰富多样,这些雅称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的细腻感知,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自然景观。中国农历的一月和二月,是冬去春来的交接之时,是大自然从沉睡中苏醒的序曲。在这两个月份中,古人赋予了无数雅称,一月,又称孟春、端月、元月,是春天的第一个月。而到了二月,又有梅见月、丽月、卯月、杏月等称呼。“梅见月”这个雅称不仅体现了二月时梅花初绽的美丽景象,还蕴含了古人对时间的细腻观察和情感寄托。
“梅见月”一词,顾名思义,是指梅花初见的月份。梅花以其在严寒中独自绽放的坚韧和清雅,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国人的喜爱。要探究“梅见月”这一雅称的来源,我们必须翻阅中国古代的诗文和史籍。
早在唐代,诗人便已有赏梅的习惯。杜甫在《梅花》一诗中写道:“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这里的“年后”即是指农历二月,梅花盛开的时节。白居易也有“早梅迎夏结,残絮隔年飞”的诗句,同样描绘了二月梅花盛开的景象。
宋代时,赏梅之风更盛。诗人林逋以“梅妻鹤子”著称,其《山园小梅》中有“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的名句,表达了梅花在冬日园林中的独特魅力。而“梅见月”的雅称,在宋代文人的作品中已有明确记载。如宋人赵蕃在《早梅》中提到:“人意不知春气动,忽惊梅见月华东。”
此外,据《宋史·礼志》记载,宋代宫中亦有“赏梅之会”,每逢二月,皇帝都会带领群臣赏梅,这一习俗也反映了“梅见月”在当时的宫廷文化中已有特定的地位。
“梅见月”这一雅称,它不仅蕴含着国人对梅花坚韧不拔、清雅脱俗品格的深情赞颂,更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对自然之美的深邃洞察与细腻描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