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烟台市六区152条常规公交线路正式实行一元一票制,市区公交全面进入“一元时代”。2023年,烟台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新增公交车全部都是新能源车辆,越来越多的市民出行首选乘坐公交。

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海阳市,实现核能供热后,居民取暖价格每平米下降1元钱。截至2024年4月,“暖核一号”五个供暖季累计提供零碳热量901万吉焦,节约原煤消耗8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9万吨,减少向环境排放676万吉焦热量。

2个“1元”,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寄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细细思量,在这背后,凝聚着社会各界,尤其是众多企业的持续创新,加速推动先进制造业的“链式”升级。山东烟台以产业链为核心切入点,固本强基、串珠成链,一条条产业链日益茁壮,聚链成群,一个个产业集群极速崛起,澎湃着产业向“新”向“绿”的勃勃生机。

先看烟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新探索新突破,或许可以用2个关键词概括:融合,循环。

在生产端,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位于烟台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是全市“十一五”以来市外投资最大的制造业单体项目,由山东重工旗下潍柴动力与比亚迪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联合投资建设,计划打造贯穿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电驱总成等全产业链的研发制造基地。该项目的成功落户,弥补了烟台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大三电”领域的短板,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加速在烟台集聚,强化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烟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动能,对培育区域产业生态和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发挥重大引领作用,将有力助推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在消费端,“到2025年,工业重点领域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7万辆以上,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基本淘汰;报废汽车规范回收拆解量达到2.3万辆,二手车交易量与新车销售比值达到0.8:1,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15%。”今年,烟台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印发烟台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落实方案的通知》,助力烟台市建设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是“绿色产品”,那么“绿电”则为这些“绿色产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截至2023年底,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325万千瓦,占全市电力装机总容量的56%;清洁能源发电量达到378亿度,占全市发电总量的46%,这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3175万吨。”在“核”你在一起·共绘绿色能源新篇章全国媒体烟台采风行启动仪式上,烟台市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中心主任尹明说。按照规划,到2025年,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将突破1400万千瓦;到2030年,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将突破3900万千瓦。

清洁能源是烟台重点打造的标志性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成为推动烟台发展再创新高度的强大动力。2024年,烟台立足万亿之城的新起点,强力实施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提出清洁能源产业“开新局、强产业、谋突破”的发展目标。推动产业链链式发展。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正在加快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中国(蓬莱)海上风电国际母港、夹河·幸福新城科创总部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发挥山东核电、中石化龙口、国家管网南山等产业链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

当前,在全国绿色低碳发展的大潮中,山东正以坚实的步伐稳步前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明确要求山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强调“要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绿色环保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作为全国首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山东始终锚定“走在前 做示范”,厚植绿色发展的鲜明底色,谱写了高质量发展的齐鲁篇章。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工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整,拥有11条标志性产业链,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装备、轻工、纺织服装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山东围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力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创新实施“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行动,着力培育100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为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注入强劲动能。

在“‘链’出新动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共淄博市委书记马晓磊表示,淄博市重点培育的新医药、氟硅材料等20条产业链在2023年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全市产业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加速迈进。淄博将以做大做强做长20条产业链为牵引,着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绿色”作为烟台城市发展的灵动底色,也积淀了烟台成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底气和信心。烟台大力推进16条重点产业链、“9+N”产业集群绿色低碳转型,形成了绿色石化、有色及贵金属2个2000亿级,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汽车、食品精深加工4个千亿级,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清洁能源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重点打造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东方航天港、世界级绿色石化城、中国海工装备名城、百万辆汽车产业城、国际生命科学城“一湾一港四城”重大载体。

再看今日之枣庄,锂电产业已形成从锂矿开采加工,到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四大关键材料及电池制造、检验检测、终端应用及拆解回收等较为完整的全产业链条。锂电企业已发展到120家,锂电产业营业收入增长80%以上,入选山东省首批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让打“百年煤城”印记的枣庄,擦去了昔日“煤灰”,汇聚起绿色能源新动能。

好一幅“链”动齐鲁绿意图,让我们携手共赢“绿色未来”。

(作者: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