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巴黎戴高乐机场内人头攒动。纳塞里坐在他“专属”长椅上,手中捧着一本旧杂志,神情专注。旁边的行李架上晾晒着几件刚洗好的衣物,随着过往的旅客微微摇晃。

来往的行人无不向他投射出诧异的眼光,因为他看起来实在是太像一个流浪汉了。

然而机场的工作人员却见怪不怪了,因为这个“流浪汉”已经在这里生活了整整18年了,他们早已将他当成了机场中的一员,哪一天看不到他还会觉得不习惯呢。

两年前,一个名叫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导演找到他,说要将他的故事拍成电影,名字就叫《幸福终点站》。

因为这部电影,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的传奇故事,也知道了他停滞机场18年的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学后开阔眼界

梅安·卡里米·纳塞里并不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相反,他的出身极好。1945年,他出生于伊朗的一个富裕家庭。

父亲是伊朗人,母亲是英国人。从小家庭优渥,纳塞里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纳塞里不仅相貌英俊,性格也温文尔雅,深受周围人的喜爱。

“纳塞里,你长大后想做什么?”父亲常常这样问他。

“我想去英国读书,像妈妈一样,”纳塞里回答,眼中闪烁着向往的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4年,他如愿前往英国读书。那里有在全球享有盛誉的大学,吸引着来自各国的优秀学子。校园里,纳塞里每天都沉浸在学习和探索中,图书馆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在英国的求学经历不仅拓宽了纳塞里的视野,也让他对自己的政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毕业后,纳塞里回到伊朗,但他眼前的一切让他感到无比失望。

此时的伊朗在末代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的统治下,奉行着君主制。尽管外表上看似繁荣,但社会矛盾却日益加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假意进行民主革命,却激发了民众的不满,甚至爆发了民主运动。纳塞里便是不满其统治的一员。

每当看到民众无声的呐喊时,他就感到一股无名的怒火,他不再满足于现状,决定投身于变革的洪流中。

他开始积极参加各种示威游行和抗议活动,揭露政府的腐败和不公,甚至公然抗议当时伊朗国王巴列维的统治。

“我们必须团结起来,为我们的未来而战!”纳塞里在一次集会上,挥舞着手臂,声音洪亮,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纳塞里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和满腔的热血,赢得了一批人的支持。然而,这也使他成了政府眼中的“眼中钉”。

很快,他就受到了监禁的处罚,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曾改变自己的意志,这让当权者感到恼羞成怒。

“你被剥夺了伊朗国籍,即刻离开这个国家!”警察冷冷地对他说。

最终,纳塞里被驱逐出境,带着仅有的几件行李和无尽的失落,开始了流亡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离失所的富家子弟

失去国籍的纳塞里,只能以政治难民的身份在各地辗转。

1988年,纳塞里准备前往英国,他在那里读过书,有认识的同学和朋友可以接济他。然而,当他经停法国巴黎的戴高乐机场时,意外却发生了。

“我的包!里面有我的所有证件!”纳塞里惊恐地喊道。

尽管他拼命寻找,但皮包仿佛人间蒸发般消失了。没有了证件,他无法通过安检,被迫滞留在机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真的丢了包,请你们相信我。”他对机场的工作人员解释。

“对不起,没有证件我们无法让你通过。”工作人员无奈地摇头。

无奈之下,纳塞里只能在戴高乐机场滞留。他用几件旧衣服铺在长椅上,暂时安顿下来。

如果他是一名普通的外国游客,那么补办证件虽然麻烦,但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可惜的是,他刚刚才被自己的国家驱逐出境,现在的他是一个毫无依靠的难民,就连工作人员想帮他也无从下手。

“这里就是我的新家了。”他自嘲地对自己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有预感,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会待在这个机场里。

果然,因为他没有难民证,机场无法为他补办证件。如何处理他的去留,成了一个问题,在新的难民文件补办成功之前,他只好暂且停留在机场。

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他总也等不到自己的文件。这期间,法国方面也有提出允许他离开机场,在法国境内生活,但被倔强的他拒绝了,他说自己的目的地是英国,不是法国。

从那天起,纳塞里正式开启了自己在机场的生活。

漫长的机场生活

他会在机场的洗手间洗漱,然后拿起一份当天的报纸,了解外界的新闻。他也会和来往的旅客聊天,了解他们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是怎么会滞留在这里的?”一位好奇的旅客问他。

“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纳塞里微笑着回答,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日复一日,纳塞里逐渐适应了机场的生活。他都会用机场提供的免费牙刷和牙膏在洗手间洗漱,然后回到长椅上,整理自己的衣物。

他还用捡来的报纸铺在长椅上,作为自己的“床”。

“早上好,纳塞里。”一位机场清洁工微笑着向他打招呼。

“早上好。”纳塞里回应,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填饱肚子,纳塞里会在机场的咖啡馆外等待,捡拾乘客丢弃的三明治和饮料。偶尔,有好心的乘客会给他一些食物和零钱。

1996年,他终于拿到了难民文件。有了这份文件,他就可以离开机场,去他想去的地方了。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他选择了留下。

或许是过去8年的时间,让他早已适应了机场的生活,又或许他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以自己的经历来继续自己的抗议。

成为焦点与意外的机遇

随着时间的推移,纳塞里的故事逐渐传开。越来越多的旅客和机场工作人员开始关注他,并与他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真的在这里住了这么久吗?”一位游客惊讶地问道。

“是的,已经好几年了。”纳塞里回答,语气中透着一丝无奈。

纳塞里的故事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记者们纷纷前来采访他,报道他的遭遇。他成了戴高乐机场的“名人”,许多人专程来到机场,只为见他一面。

“纳塞里先生,能和我们合影吗?”一位年轻女孩兴奋地请求。

“当然可以。”纳塞里微笑着答应,与她合影留念。

后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偶然得知了他的故事,并被深深打动。他决定将纳塞里的经历拍成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年,以他为原型的电影《幸福终点站》正式上映。

“纳塞里,你成了电影明星!”一位机场工作人员打趣道。

“哈哈,是啊,真是意想不到。”纳塞里笑着回答,心中感到一丝自豪。

随着电影的拍摄和上映,纳塞里获得了一笔可观的版权费和票房分红。不但让他摆脱了经济困境,还成为了“机场富豪”。

尽管如此,他依然选择留在戴高乐机场,与这里的工作人员和旅客们分享他的故事。

“纳塞里,你现在有钱了,为什么还留在这里?”一位朋友问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已经成了我的家,我不想离开。”纳塞里微笑着回答,目光坚定。

意外的健康危机

2006年,机场工作人员向往常一样跟纳塞里打招呼,却发现他脸色很不对劲,不一会就在他眼前倒了下去。

“纳塞里!你怎么了?”工作人员惊慌失措地呼喊。

周围的人迅速聚集过来,有人拨打了急救电话。很快,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将昏迷不醒的纳塞里抬上了担架,送往最近的医院。

在医院里,医生诊断出纳塞里患有严重的营养不良和多种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这一消息让机场的工作人员和他的朋友们非常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数月的治疗,纳塞里的病情逐渐好转,但他的身体已经无法再适应机场的生活。法国政府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决定为他安排一个更适合居住的地方。

“纳塞里,你现在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来康复,我们会为你找到一个合适的住处。”政府官员温和地对他说。

最终,纳塞里被安置在巴黎的一家收容所。在那里,他终于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但在机上生活了18年的他早已将那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收容所的生活虽然比机场要好很多,但他却有些难以适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9月,固执的纳塞里主动回到了机场,继续他的流浪之旅。机场的工作人员看到他的归来既疑惑又有些高兴。

遗憾的是,2022年11月12日,纳塞里因心脏病发作不幸去世。

他在生活的最后一段时间选择了回到生活了18年的机场,最终在那里离世,或许这对他来说也算是一种解脱和安慰吧。不管怎么说,他的精神和意志还是值得敬佩的。

结语

纳塞里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意外和坚持的传奇,更是命运无常的写照。他从一个失去护照的困顿难民,意外成为大富豪,展现了人生中的无数可能和转折。这位伊朗小伙用自己的经历,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参考资料:

《电影<幸福终点站>主人公原型去世,他曾在戴高乐机场住了18年》——封面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