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2010年,一场独特的航行,风雨无阻,历经千难万险,终达中国彼岸。
两万多公里的航行,仅用一艘独木舟完成,一包方便面都没有带的他们全靠海中的鱼儿饱腹。
难道他们是在重演鲁滨孙吗?
不是这样的,他们此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那事实是究竟是怎样的呢?
6个南岛语族后人和5名船员在这场航行中共渡难关,不畏艰险,只因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寻根。
寻根,有人会问:“世界之大,从何处寻,又去往哪里寻,寻得到吗,有何意义呢?
在这里,我们将带大家去揭晓答案,这一群人116天的的海上之旅。
他们遇到过鱼群,遭到过台风,见识了烈日当空,也领略了惊涛骇浪,但他们的眼神坚定,好似没有什么能阻挡这群人的步伐。
或许是他们的坚持,这寻根之旅也圆满落幕了。
接下来本文就带大家一起走进这场寻根之旅,去探索他们的祖先,见证这场神秘的海上之旅。
海上大战“鲶鱼”
在介绍这场海上之旅之前,我们先去认识一个特殊的族群:南岛语族
这个族群可以上溯到距今12000~7500年左右,有着悠久历史的它,考古学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经过研究发现,这一族群的起源地来自中国,来自那东南的沿海地区。
古时我们的祖先部落就喜欢傍水而居,临海亦同理。
因为只有相当的水源和饮食保证,才能够生存下去。
因此一片大海就养育了无数代人,我们敬畏自然,向海而生。
时间来到2010年,遥看大海,有一艘简易的独木舟正飘摇在这波涛起伏的大海中。
相比造型华丽的游轮和精美小巧的渔船,它确是那么地不起眼,但它却光荣地完成了使命。
看到它的那一刻,似乎穿越到了千万年前的古人类时期,只依靠一块木头钻木取火,再到使用石器去打制工具,打猎也好,捕鱼也罢,人类的根源本质始终不变。
哪怕时代再怎么千变万化,人类也依然不忘祖先。
这群人再现了人类祖先的质朴和单纯,他们的独木舟上没有任何精密的海上仪器或科技装备。
伴随他们的只是夜幕下那闪烁的星星和一轮明月,而他们航行的方向也正是靠这些大自然自带的GPS所指引。
这还不是时常看得到的,如果遇上暴雨和台风,那可就不妙了。
但他们也并不是毫无准备,没有先进的导航系统,他们便找了一名“人肉GPS”的老水手。
这位水手曾在海上航行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看他结实的肌肉就知道他并不是一个弱者。
他们在开始这趟寻根之旅前也做了个大致的计划,但是具体遇到的风险和阻碍也只能看大海的了。
2010年这群人在夏季7月从大溪地出发,正式踏往寻根的旅途。
此次旅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试着重复之前南岛语族人航行过的一段。
他们其中包括6名南岛语族后人和5名船员,一共11人,再加上一艘名叫“自由号”的独木舟,就这样出发了。
这场旅程过程十分漫长,虽仅航行了百来天,但海上可不比陆地,海上的艰险和未知谁也无法预料到它将会发生什么。
出发前,他们曾一起讨论,有过简单的交流,有激动、有期盼,也有紧张和不安。
当这艘独木舟真正地航行在大海之上,遇到风浪之时。
就算有过心理准备的他们,心也揪了起来,而且从他们紧皱的眉头不难看出这次的风浪不小。
哪怕是这位“人肉GPS”的库伯大叔,在这风浪面前,也没有万全的办法。
海上的洋流和风向不是人力能控制的,大家也只能在心里祈祷不要卷入风浪的中心。
后来他们才知道,这次遭遇的风暴是一场名叫“鲶鱼”的台风所引起的。
这“鲶鱼”可不是一般的好惹,海浪最凶猛之时高达8米,仿佛一只海底巨兽正张开大嘴要吞噬这艘船只。
在这艘长十五米,宽七米的小舟上,拥挤已经不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了,重要的如何一起渡过这次难关。
没有人能预料到之后会发生什么,当他们一同前往,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没有储备充足的生存物资,哪怕连最普通的方便面也没有,有的只是那一颗颗寻根的决心。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
卷起的巨浪已模糊了众人的视线,冰冷刺骨的海水令人心颤,隐约只见小舟的部分,桅杆上挂着的国旗也在风浪中摇摆不定。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天仿佛晴了,风雨也渐渐微弱了,海面上露出了那高高的桅杆。
再看那仅由石斧所凿的独木舟,它虽没有宽阔的甲板甚至可看得见的现代化设备,但它用那小小的身躯为众人抵挡了狂风巨浪。
如果说这次航行能够顺利结束,那么这艘独木舟也可以说是大功臣了。
她就如同她的名字“自由号”那般自由而又随心,但却不放任自流,而是带领众人跨越风浪,默默砥砺前行。
在这片汪洋大海中,她自由但并不孤独,这群人是它坚定的掌舵手,众人的力量更是给予它前进的动力。
他们熬过去了,很高兴他们通过了大海的考验,经历了这一场台风,前方的路会更开阔的。
正应了南宋诗人陆游的那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他们在2010年11月19日抵达福州时,听闻此事的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