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抖音上一条450分钟深度讲解《红楼梦》的超长视频意外爆红。
在以短视频为主要内容的平台上,这条耗时5个月制作的视频却获得了上亿播放量,并帮助其创作者米三汉成为了2024上半年“抖音涨粉最快”的作者之一。
在米三汉的以往作品里,他从不露脸,只在视频里娓娓道来《红楼梦》《聊斋志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大部头”。还有网友为了方便大家随时能点到关键节点,特意看完视频后再留言标注不同情节的时间线。
大家意外地发现,那些优质、经典的内容依然能千古流传,只是换了一种更便捷、更个性化的方式。
除了米三汉,近一两年还有不少文化历史类创作者的作品在抖音受到关注。
“343分钟的《盗墓笔记》,450分钟的《红楼梦》,55分钟的《百年孤独》,160分钟的《霍乱时期的爱情》,240分钟的《白鹿原》,1000分钟的《雍正王朝》,你们解说圈要考研啊?”某位网友在米三汉的视频下评论道。
这些视频往往需要创作者花费数周、数月阅读万字文献资料来准备,然后再通过个人理解和对历史、文学的趣味解析,才得以让历史人物在抖音重现经典。
带着对米三汉和其制作内容的好奇,本期显微故事来到景德镇采访了米三汉。我们意外地发现,这个金句频出、说话“文绉绉”、爱咬文嚼字的创作者,居然是个95后的年轻人。
采访中,他坦诚地和我们分享了自己做长视频的故事、为何要做古典名著的缘由,以及自己是如何平衡内容的深度和视频的易看性,让经典在碎片化、娱乐化的内容中脱颖而出的。
以下是关于他的真实故事:
文 | 杨佳
编辑 | 卓然
站在米三汉刚租来的小区房阳台,向左眺望去便可看见湘湖村的全貌。
湘湖村位于景德镇陶瓷大学对面,里面私房错落,因租金低廉,是许多陶瓷大学学子创业的第一站,有着"小大理”之称,湘湖村也是2021年米三汉来景德镇的第一个落脚处。
图 | 阳台外的湘湖村
在湘湖村一间花费300元租来的15平方米的小房间里,米三汉住了3年,爆红于网络的“一口气看完《红楼梦》前80回”的讲解视频也创作于此。
从6月7日发布“一口气看完红楼梦”,到6月12的5天时间里,有超过1.3亿人次观看了米三汉这期长达450分钟的超长视频。
为了感谢观众的支持,6月12日那天,米三汉拍摄了一个回应视频,这也是他首次公开“露脸”。
这时大家才发现视频旁白里沉稳的“男中音”和自己想的有些不一样,居然是个20多岁的年轻人。
图 | 首次公开“露脸”的米三汉
视频里的米三汉头戴鸭舌帽和黑框眼镜,信步游走在乡间小道上讲述自己的想法,而在他表达感谢时采用了动漫人物常用的鞠躬姿势——身体呈90度,双手伸向天空。
看米三汉如此年轻和松弛,网络上关于他的猜测纷至沓来。有人说他讲解专业,对传统文化信手拈来,应该是汉语言科班出身;有人说他住在景德镇的别墅里,录制视频只是他的爱好;还有人说是个大网红,靠着这个爆款视频就赚了几百万。
当我们见到25岁的米三汉,向他求证这些内容时,米三汉迅速摇头。
“我听到那些传言的时候,觉得太夸张了吧”,他身上还是穿着出镜时候的那套衣服,新租来的三室一厅里简陋的像是随时准备搬家的样子,“我当初来景德镇,就是因为这里便宜。”
图 | 新工作室
“我的生活,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米三汉说。
其实,刚发现视频爆火带来“泼天”富贵时,米三汉也以为自己会发生巨大变化。“比如发布露脸视频后,走在路上会不会被认出,或者会不会出去吃饭时,随处听到他人在收听自己的讲解视频听出自己的声音”,因此,米三汉甚至考虑过是否应该摘掉他标志性的鸭舌帽。
但预期的这些事并没有发生。
湘湖村的居民们并不知道米三汉,这里也没人听《红楼梦》;伴随着大家的是清晨村民们去湘湖敲打衣服的棒槌声,或是租住在这里的年轻人谈论艺术的声音。
而米三汉,即使搬进小区的新家后,精神上也依旧没有和湘湖村分离,依然维持着“村里乐子人”的生活。
图 | 米三汉对穿着并不在乎,衣服都是反复购买的相似款
他依旧经常去村里那家“梦想小厨”吃饭,会在点番茄炒蛋时加上1块钱让老板多放一个鸡蛋;
傍晚趁景德镇暑气消散一些后去山脚公路旁的小路为“多活几年”跑步;也经常和朋友们互损“明天就不红了”或者“明天就创业失败”;
又或是骑着自己花1000多元买来的二手小电驴,去逛景德镇的市集。
“如果不是在景德镇当乐子人,我做不出来这些视频”,米三汉说。
因为生活没有太大变化,所以在内容创作上,米三汉依旧保持了原本的节奏。
《红楼梦》是米三汉名著讲解系列的第一站。当时他刚决定从以前“读了什么就分享什么”的状态中抽离,决定将古代文学作为自己的讲解方向。
“既然要做古代文学,那肯定绕不开讲解四大名著”,而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知名度极高,也是米三汉最喜欢的内容,他形容“读完《红楼梦》,再读其他书便有底子了”,遂决定以《红楼梦》为契机,开始四大名著过渡到其他中国古代文学的讲解。
讲解《红楼梦》并不是易事,百年来已经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其进行解读,“红学”也已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方向。要在这些璀璨的文化中另辟蹊径,着实有些困难。
“但我不怕做错,而是怕不去做,所以没想那么多,先做了再说”,米三汉戏谑说,这是乐子人的特性,决定干一件事后无脑冲,不想成功与否。
也因为“乐观”的特性,他将他人对《红楼梦》的研究的视为宝藏,称自己的创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的。
决定创作后,米三汉先找来《红楼梦》原著阅读,随后又找来脂砚斋、金圣叹等古人的批注版本进行查阅。
图 | 飘窗上放着常阅读的书
他称看批注版是仅次于原著的重要的事,“古人解读古人,就相当于名师讲解完整的故事”,能迅速理解故事核心。
接着他会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看刷文献,以期深入了解故事背景。
“通过大量阅读后,会慢慢拢出一条线来”,米三汉解释,这也成为了他能大量输出,旁征博引的关键。
而相较于其他名著,《红楼梦》中感情更细腻,人物关系更复杂,如果一味忠于原著,很容易混淆人物和情节,让读者陷入疲劳而放弃观看。
因此米三汉又按照《红楼梦》的故事场景,把每一个场景出现的人物关系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梳理,并通过自创的口诀如“文爹(攵),玉儿(王/玉),草孙(艹)”即名字中带文相关偏旁的为父辈、带玉相关的为子辈,草相关的为孙辈,帮助大家理清人物。
通过各种高效、趣味的方式,米三汉让读者快速记住红楼梦的人物性格、名字、关系同时,也极大降低了网友们阅读大部头名著的畏难心理。
同时还夹杂了一些趣味歇后语如“花果山搬家,猩(心)动了”、朋友们生活中经历的一些职场斗争故事做旁白,来帮助大家理解其中细微的变化。
因自创歇后语太多,米三汉还获得了观众们赠予的“新时代歇后语之神”称呼。
而在最新创作的《西游记》系列中,他同样沿用了相同的内容制作方法来确保内容丰富和趣味性。
如在视频一开头,他就编了一段押韵的段子“十岁看西游,爹娘望小儿思聪;二十看西游,少年盼黑化悟空;三十四十看西游,寻觅权阴计三谋;五十六十看西游,造化这事儿……真丑”来展现不同年龄对西游的感悟。
用最诙谐的语言讲最严肃的内容,这种反差感很快就俘获了一大批观众。
图 | 评论区的“打卡”评论
不少人坦言,自己活了多年,通过这个视频“才第一次完整了解《红楼梦》的故事”,又或是评论“自己终于看懂了红楼梦”。
另一方面,因远离城市、流量的喧嚣,米三汉在内容上依旧保存着独立性。
如选题挑选上,和很多创作者选题来源于用户投票不同,米三汉的选题来源有些“粗暴”——全凭自己主观,如果他说服不了自己,则坚决不会触碰。
在长视频《红楼梦》火了之后,许多用户留言希望他趁热讲讲《红楼梦》后四十回。但米三汉却没有继续,“后四十回我看了很多续写版本,最夸张的版本是林黛玉嫁给了薛蟠”,这些听上去很有噱头,却让米三汉觉得有违自己的初衷,于是眼下的“一口气读完《红楼梦》”,才有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西游记》的创作里,遇上许多“没什么可说”的章节,米三汉也会简略掉这些内容。
但爆红后,他也有一些内容上的新改变:
“其实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做长视频”,米三汉顿了顿说道,“长视频这一特色,并不是我开创的,而是四大名著赋予我的。”
米三汉解释,最开始自己发布《红楼梦》时,其实心里没有底,也做好了“石沉大海”的准备。没成想,获得了如此多的喜欢,他意识到其实短视频平台上大家用户也有“深度”内容有学习需求。
因此他也立下了一个“讲解100期中国古代名著”的目标,继续探索长视频和文化结合的方向。
在内容的创作和表达的措辞上,米三汉也更加谨慎了。
《红楼梦》发布后,米三汉做好了来自专家、学者,或者爱好者的讨论,他也做好了被点评的准备,结果没想到许多老师、家长留言给他说:“内容很好,孩子很喜欢”。
意识到自己的内容或许会成为许多孩子的“启蒙”后,米三汉开始有“偶像包袱”了,“这毕竟是给孩子看”,他担心过于娱乐化的语言影响会孩子,所以每次撰写文案时,米三汉都会反复考究,在歇后语的创作上也收敛了许多。
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将米三汉的账号当做“学习渠道”,大家催更的声音也日益高涨,面对用户们的热情,米三汉的创作也变得规律,“以前我是根据心情更,现在我每周两更”。
为什么在短视频当道的当下,长视频仍然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
一些粉丝的留言可以看出端倪,在米三汉的评论区里,有许多粉丝说,“我没想到会在抖音上追着学习”,“要是我语文老师也这么讲课,我肯定早就爱学习了”。
回顾米三汉的创作历程,不难看出,这不是长视频的号召力,而是优质内容的胜利。
外界眼中,网络上的博主“大火”之后,大多会走上一条相同的道路:挂链接、接广告、开直播,迅速变现。
但让不少人意外的是,米三汉却成了例外——他屏蔽了不少找上门来的合作机会。
"我知道自己做的事很有价值," 米三汉说自己想维护这个账号的文化属性而非流量属性,因此想做一些面向长远的事情。如果过分关注其他,他怕自己克制不住,所以在没有把握的时候,干脆不去触碰。
选择克制,学会“慢养”自己,来源于米三汉的个人经历。
米三汉出生于山西,大学就读于湖北大学环艺专业,他坦言并不喜欢所学的专业,因此大一便开始折腾兼职、创业。
到大四毕业时,米三汉干过送餐、倒卖画材、课程销售等不少项目,这些经历虽然帮助他积累了一些金钱,也让他大学毕业后能“景漂”,但因都是短期项目,且不断换方向,也让他心理始终存在不安感。
他也尝试过上班,结果入职第一天就因为同事们“班味”太冲而辞职。
到景德镇后,他一直在思考自己的未来,想找一份可以长期从事的、属于自己的事业。
在考虑自己爱读书、又是话痨、喜欢分享自己的观点的性格特点后,投入不用太大的自媒体博主成了米三汉的方向,“从那时开始,我就知道,这是一个长远目标。”
图 | 最开始做自媒体时,条件艰苦,米三汉拿了一个鞋盒当桌子,但他并不觉得艰难
他将自己账号取名“米三汉”,就是用自己姓加山西话“山汉”谐音组成的,也寄托了他想做个闲云野鹤山里人的心态,因此无论市面上关于“流量”的方向如何异动,他都守着自己认定的内容小火慢炖。
正是这个原因,米三汉能坚持三年做同一件看上去“不那么赚钱”的事情。
另一方面,想慢慢做点有价值的事情,而不是急着赚钱,也源于父亲的影响。
米三汉称“当自己初中毕业时,就是家里文化程度最高的人了”,但父亲却是对他影响最大的男人。
“我父亲有中国一切传统美德”,米三汉回忆说,这个山西汉子不懂鸡娃、也不懂怎么为孩子规划道路,只会用朴素的语言和行动告诉儿子“做个好人就行了”。父亲会嘱托他多做一些有益他人的事情,并支持孩子在不违背这个前提下的任何决定。
在父亲的影响下,米三汉也想做个好人。这一点也在他对未来的规划上可以窥见——他决定好好经营账号,做出一些价值。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后我有能力了再带大家行万里路,现在我就带好大家做读万卷书。”
但米三汉并不排斥变化。
在450分钟讲解《红楼梦》的视频爆火后,电影《白蛇:浮生》找到米三汉合作,对方不要求复杂配合,只需要米三汉根据他自己的风格讲名著《白蛇传》即可。
这期被米三汉称为“最愉快的合作”,以米三汉熟悉的长视频模式呈现;而最终这条长达23分钟的“一口气看完《白蛇传》”视频,获得了超6万人的喜欢。
米三汉也接受账号在不同阶段,就应该有不同的变化。
在“一口气看完《红楼梦》”爆火以后,米三汉多了一个伙伴高山。
高山是山东人,和米三汉同龄,均为98年出生,毕业于莫斯科国立航空航天大学的航天专业,现在是米三汉的剪辑和后期。
高山和米三汉一起在湘湖村15平的小房间里打过地铺,后又一起搬进了小区房里。谈起入伙米三汉的过程时,高山两手一摊,“我也不知道自己就怎么被他忽悠进来了,可能是情怀吧?”
图 | 二人在旧工作室打地铺的照片
但他也承认,在和米三汉做视频时,自己感觉到很舒适。
“接下来我们还是希望通过让用户和我们自己都感觉舒适的方式做内容”,米三汉说,只有这样,这件事才能长久下去。
至于变现,他决定等等再说。
毕竟已经熬了3年,现在出头了,不怕再熬几年。
和米三汉聊天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在聊到他曾经蜗居在15平小房间的故事时候,米三汉特别强调“千万别觉得我过得苦,也别歌颂苦难,我当时可快乐了”。
他拿出照片给我看当时的生活,如那间小房间被他命名为“哥布林的巢穴”、蚊帐上写了“陋室”两个字,旁边还有他提字的各种中二句子。
图 | 当时的“陋室”
他说湘湖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挤满了追梦的年轻人,大家虽然囊中羞涩,穷开心却内心纯粹,这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时光。
“所以我说,如果不是在湘湖村,我可能做不了《红楼梦》。” 米三汉解释。
采访结束后,他带我们去参观了景德镇一些知名的景点,每一个地方他都能说出一些故事——比如湘湖村和三宝村的之间的“鄙视链”;摆摊年轻人和艺术家在这里等待花开的日子。
这是热爱生活的人,才有的状态。
期间也有问过他为什么守着景德镇这么大个IP,不干脆做做陶瓷带货?毕竟他也是“老丈人最爱看的账号”,而且陶瓷的购买主力也是这群人。
他回答我说: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就是做传统文化,那我坚持朝着这个目标做就好,别的我就不考虑了。
流量没有影响到他的生活,也没有影响到他的节奏,他坚信自己做的有价值,而且按照现在的节奏慢慢经营生活就很好了。
谁说在流量时代,只有迎合市场才有未来呢?做好自己认定的这件事,本身就是未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