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锅拌饭都吃过,但是要排队才能吃上的米村拌饭(主打石锅拌饭类)(以下简称米村)你吃过吗?有报道显示,即使是工作日的下午3点,米村拌饭北京枫蓝国际购物中心店近40个座位几乎仍是满员。
受欢迎的同时带来令人震惊的开店速度。2017年米村仅60家门店,而到2024年7月,这一数据已经增长到1300家。要知道千店规模,老乡鸡用了18年,乡村基用了24年,而米村只用了7年。
能让石锅拌饭这一过气的刻板韩国美食变成年轻人的打卡地,同时保持较高的扩张速度,这在当下低迷、倒闭的餐饮品牌潮里,显得十分另类。
为什么米村能逆势增长?以及它是怎么做到的?
小说《笑傲江湖》中华山派的两个分支,“剑宗”和“气宗”长期存在着斗争,原因就是他们虽属同一大派,但是对于剑法的源头有着不同的看法。
剑宗主张以剑法为主,强调物理攻击和实战能力;气宗则主张内力为主,注重内功修炼和精神力量的运用。
在餐饮创业中也有类似的争论,美食作家小宽就曾表示餐饮创业者一种是产品派,他们对菜品有着极致的追求,讲究食材、刀工、技艺等,以打造口碑为目标。
还有一种是模型派,在确保产品及格的前提上,以提升效率、做大规模为目标,追求商业成效。
这两种方式很难说上哪种好、哪种坏。单纯以产品派来说,他们在食材、技艺、传承上有很多投入,做出的菜的口味让挑剔的食客也称好,但是很难从更高的维度去看自己的模型和商业模式。
而模型派的注意力重点在商业成效上,他们擅长用普适的口味、最具性价比的成本,最有效的定价策略来达成商业目标,但是极致美食体验上可能会打折扣。
他还表示,这两种模式并无优劣之分,对餐饮这个商业项目来说,不赚钱才是原罪。
而厨师出身又做了米村拌饭的周强对此有更深的体会,16岁没再上学的他先在延吉一家餐馆打工后又做厨师,受生活成长经历的影响,赚钱是他最迫切的需求。
所以在厨师技能醇熟之后,周强便有了创业的想法,他先后在大学城靠砂锅麻辣烫和石板菜做起来两个档口。
在档口站稳脚跟后,为了让跟着自己的兄弟朋友多赚些钱,周强有了开街边店的想法,2014年4月,米村第一家门店诞生。
就是这个时候,周强有了以后要把米村开一万家店、开到全国每一座城市的“雄伟”目标。
这个目标并不少见,几乎所有的餐饮创业者都有过这样的壮志时刻,但是站在今天看,米村是为数不多真正做到、跑出来的玩家。
周强在采访中也不止一次聊到这一目标对他的影响。因为有如何开一万家店的命题,所以他的所有的决策,包括SKU的设置、选址、定价、组织管理等变得有方向可循。
事情一下子就变得清晰明了起来,他也开始体会餐饮模型的绝妙玩法。
就像一名华山“剑宗派”的弟子打开了“气宗派”的大门,周强开始从一个厨师开始向餐饮操盘手转变。
周强曾用一个比喻形容模型目标选择的重要性。
他说一个人养猫、一个人养老虎,养猫的人每天再兢兢业业、再喂猫吃多少有营养的东西,它都不可能长成老虎,顶多是一只雄壮的猫。
而养老虎哪怕你随随便便给它些食物,哪怕它时不时还会挨饿,但是它终究会长成老虎,比猫更威武、更有杀伤力。
这就是选择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也是米村拌饭为什么在模型抉择上很慎重的原因。
在确定了全国万店的目标后,剩下的就是如何达成这个目标,周强首先去拆解了中外餐饮万店品牌的经营,发现他们都有这样几个共性:
第一,门店操作简单,员工在短期培训之后就能直接上岗;
第二,产品性价比高,大多数顾客都能消费得起;
第三,产品普适度更高,餐饮地域因素影响大,要选择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品类。
1.选择普适度较高的“拌饭”品类
找到答案的周强便开始米村模型的搭建和打磨,首先要选择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餐饮类型,他想到了“拌饭”,全国都有“拌”文化,南方有拌面,东北有饭包,拌饭是一种受众人群较广的品类。
另外米村在拌饭酱上做了很多功课,与韩式拌饭拉开差距,据吃过的网友反映,他的个人感受是比韩式拌饭更好吃一点。
2.单品价格普遍在20-30元左右,性价比十足
其次是米村的单品价格大都在25-35元左右,王牌产品石锅拌饭和安格斯肥牛饭不到30元,最贵的芝士年糕鸡、烧牛肉炖土豆仅32元。
要知道这是米村在社区店和购物中心店的价格,在核心商圈能保持这样的定价,难怪被称为“打工人的食堂”,并且出现排队的盛况。
3.供应链和组织管理提升,门店操作更简单
而简化门店操作流程,让员工快速上手离不开预制菜的支持和组织模式的改革。
得益于餐饮技术和供应链、冷链等技术的发展,预制菜的品质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虽然很多消费者还是谈“预制”色变,但是米村还是坦诚地表示了自己预制的身份。
据网友描述,米村的线下门店的厨房都是半开放式的,在外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店员把预制的牛肉、香菇、葱花等倒进铁板,几分钟,一盘香喷喷冒着“锅气”的拌饭就被端到了面前。
甚至有网友发现,米村连葱花都是预制的,从而有“服务员给我的葱花都是装在塑料袋里的工业品”的调侃。
但这种调侃多数是善意的,一方面在“遍地都是预制菜”的背景下,米村至少做到了诚实、不遮掩;其次是价格,没有把预制菜当成现制的来卖,尊重消费者。
而能让门店快速运转的最大动力来源于组织模式的改革,可以说周强的角色不是开创了一门极致的石锅拌饭,而是从一线出发,提升了现有快餐组织模式的效率。
简单来说,它是一套融合了师徒制、合伙制、赛马制的管理模式。
其中最核心的是合伙制,合伙人解决拿店、谈判、物业对接、外部关系等,门店的运营由公司统一负责管理。
公司收取门店营业额流水的提点作为品牌的使用管理费,不再收取加盟费及投资之外的任何费用。
在最终年底分红时,合伙人可以拿到纯利润的85%;公司15%的分红由店长、师傅、区域经理等按比例持有。
这样做的好处是,品牌既不用直营承担巨大的成本、快速扩张,又能让门店的经营与每个参与人息息相关,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其次是师徒制,米村所有的店长都是内部培养,经过考核后上岗。当新店长接店后,培养他的师傅可以投资徒弟的店获得收益,新店遇到困难可以找师傅帮忙,以此相传。
最后是赛马制,通过每个月的评比考核,总部选出ABC级门店,而考核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顾客的满意度。
靠着这种简单的产品结构和灵活高效的组织模式的调动,米村拌饭在2017年之后成为为数不多的逆势扩张的餐饮品牌,他们的目标是在2028年开出一万家门店。
结语:
目前来看,米村拌饭是在当前经济下跑得比较快的“模型派”,首先是确立万店的商业目标,其次选择更多人吃的拌饭品类,而后提升组织管理的效率,所有动作都是目标导向。
而关于“产品派”和“模型派”,就像我们前面所说,各种流派无所谓优劣,只不过为我们打开另一个看问题的视角。
顺着最大“商业成效”的逻辑去看米村拌饭,一切都是那么清晰、流畅。
参考资料:
餐饮解读:周强:米村拌饭是怎样练成的?
华人餐艺院:创业7年,开店超1300家,『米村拌饭』创始人/餐饮艺术家“周强、黄浩”,用“标准化+三制合一”的策略,打造全球连锁快餐品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