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坦然,保持精神愉悦,这是延年益寿的最佳箴言。 ------弗朗西斯·培根《论养生》
老话常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在古代,由于医疗卫生条件资源极度匮乏,人们的寿命年龄普遍不到五十岁,能活到七十岁在人们眼里已经是所谓的"大富大贵"之人了。这也就不难理解古代的帝王们争相寻找道士高人,想尽各种办法炼制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丹丸。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是很荒谬的,保持长寿的最佳方法不外乎是积极锻炼,保持健康饮食,可是偏偏有这样一位女性------严幼韵,不锻炼,不忌口,甚至爱吃肥肉,可她却活到了一百一十二岁。
严幼韵,一九零五年九月二十七日出生于天津,父亲严子均,清光绪三十三年,即一九零七年,继承其父亲严信厚的产业,从事商业活动,在上海开办了多家钱庄,家庭条件非常优越,可以说一生下来严幼韵就过着公主般的生活。
家庭氛围温馨和谐,文化气息浓厚,这样严幼韵从小就接受到了比较优越的教育,更是成为复旦大学最早的女学生。她的第一任丈夫是杨光泩,民国政府驻菲律宾总领事;第二任丈夫更加出名,就是出现在现在中学课本里的顾维钧先生。
三年前的五月二十五日,严幼韵女士去世于纽约的家中,享年一百一十二岁。这不禁令人纷纷猜想,严幼韵女士是如何保持长寿的呢?
不要在往事纠结
你一定想不到,在严幼韵一百岁生日宴上,她画着精致的妆容,穿着合身的旗袍,甚至还穿着一双高跟鞋,和人在舞池里跳着舞,非常的优雅。当时就有人问道"严女士,您有什么保持长寿的秘诀吗?"严幼韵笑了笑,从容地说到,"我保持长寿的秘诀嘛,不过是凡事看开点儿,不要往心里去就好了。严幼韵的一生,也确实是做到了"不要在往事纠结"。虽然严幼韵早些年的生活像公主一样,可是这一切在她嫁给了第一任丈夫以后好像一切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上天似乎更加"照顾"这个女人。
严幼韵和其第一任丈夫杨光泩,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当时两人见过几面之后,便迅速坠入爱河,在家人的支持下,两人举行了婚礼,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婚后不久,丈夫杨光泩就前往菲律宾担任驻外使馆领事,当时严幼韵怀有身孕,无法一同前往。
天有不测风云,一九四二年,杨光泩先生在马尼拉遇害,被日本人残忍杀害,可是严幼韵对此却一无所知,她还在大使馆和其他几位外交官的夫人们一起等待被捕的丈夫们的归来,然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签订了投降书之后,一直等不到丈夫归来的严幼韵才得知原来丈夫早早已经遇害。
上天似乎觉得这还不够,二女儿这个时候又得了急性阑尾炎,迫切需要手术。丈夫的离去,女儿的生病,一个打击一个打击接踵而至,放在普通人身上,一定会感到非常崩溃,可是严幼韵没有,这才是严幼韵真正厉害的地方。
丈夫不在了,那就自己好好生活,女儿生病了,那就好好治病。严幼韵在这个时候没有放弃,悲伤一定是在所难免的,那就化悲痛为力量,自己一个女人硬是扛过来了,真正做到了没有什么坎儿是抗不过去的。
对生活充满乐观
据严幼韵女儿们回忆,严幼韵常说一句话,"一个杯子不是半空的,而是半满的。"笑一笑,十年少。当然不是说只要多笑一笑我们就会让年龄变小,时间是不会倒流的,只不过多笑一笑,会让我们的情绪更加乐观一点,既然都是活着,为什么不活的开心、乐观一点呢?
不得不说,严幼韵的一生是极其乐观的,她总是能够坦然面对一个又有个上天给她开的"残忍"的玩笑,并以积极的心态继续面对生活。
当时,严幼韵刚刚抵达菲律宾马尼拉不久,就发现自己带的珠宝首饰都找不到了,心急如焚的严幼韵只好报警向警察寻求帮助。
可事实哪有这么简单,就在严幼韵向当地的警察详细叙述事情经过的时候,恰好警察局局长的夫人来看望局长,严幼韵就看了局长夫人一眼,这一看不要紧,严幼韵一眼就认出来局长夫人手上戴的镯子正是自己丢的首饰,那可是自己母亲送给自己的嫁妆!人生地不熟的,而且怎么去和警察局去抗衡呢?
自己的首饰肯定是回不来了,这要放在一般人身上,怎么不得抑郁上几天,说不定还会生上一场病,可严幼韵没有,一看首饰回不来了,就和警察说应该是自己记错了自己珠宝首饰放置的地方,回去再找一找,并且还向警察道了谢,坦然接受珠宝首饰回不来的现实,积极面对明天才是最重要的。
严幼韵的乐观还体现在对女儿的教育上。一次,女儿杨雪兰陪着严幼韵去医院补牙齿,年老的严幼韵牙齿基本上都已经脱落,剩下的几颗也都是"摇摇晃晃"的,牙医好不容易才将严幼韵的牙齿一颗一颗镶嵌好,并且细细打磨好。
可是就在严幼韵母女两人回家的路上,司机开车不太稳,一个急刹车,严幼韵的脸就撞到了前边的座位上,刚刚补好的牙齿还不太坚固,一下子牙齿就掉了好几颗,女儿杨雪兰十分生气,见状就要训斥司机,可是立马就被严幼韵给拦下了,和女儿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掉了几颗牙齿,不行明天再去补就好了嘛。
这一刻,杨雪兰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母亲是多么的乐观。纵观严幼韵的一生,不锻炼,不忌口,爱肥肉,可是她却活到了一百一十二岁的高龄,她长寿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放下过去,积极面对明天,听着简单至极,可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却没有几个人。
所谓"大道至简",有时候,我们在生活中追求的是不是太多了?长寿的路,其实也是漫漫自我修行之路。
文/朱竟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