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8月2日,刊登于广西法治日报B4版

轻罪治理“数字化” 公益服务“云监管”

柳州市鱼峰区人民检察院“治罪”和“治理”并重探索轻罪治理新路径

数字化、智能化,是推动轻罪治理的“发动机”。

7月30日,柳州市鱼峰区人民检察院轻罪治理中心揭牌,利用大数据赋能,打造集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社会治理与数字检察于一体的智能化轻罪治理矩阵,以检察视角全面开展轻罪治理工作。这是柳州市检察机关第一个轻罪治理中心,也是柳州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轻罪治理新路径,推动轻罪从“治罪”走向“治理”的又一尝试。

当前,轻微犯罪已成为刑事治理的主要对象。鱼峰区检察院主动适应新时代刑事犯罪结构“轻罪化”转变和犯罪治理形势变化,聚焦轻罪案件优办、优管、优治,“治罪”与“治理”并重,以大数据治理酒驾、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七类轻罪,有效降低轻罪案件再犯率。

2023年,鱼峰区检察院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1227件,其中危险驾驶罪、滥伐林木罪等七类轻罪案件1004件,占比81.82%,而醉酒危险驾驶案件达691件,是该院受理审查起诉案件中数量最多的案件类型。

“我们有丰富的案件资源,能否提取案件中的关键信息建立一个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鱼峰区第一检察部干警们在一次例会时刮起了头脑风暴。

带着这样的目标,干警们迅速开展数据分析工作。可这项工作在第一步就遇到了难题——实际工作中,各办案组数据不互通,案件数据散、提取整合难。鱼峰区检察院结合检察数据特点和需求,以办案系统和法律文书中的数据信息为基础,设置相应算法,一个可供检察机关制定针对性监督治理策略的轻罪治理图鉴应运而生。

每个案件就像一个个“数据孤岛”,单独看不起眼,但如果将“岛”连接起来,就是一个蕴含宝藏的“数据大陆”。鱼峰区检察院在轻罪治理中心设置“数字画像驾驶舱”,建立轻罪数据分析模型,将轻罪治理涉及的类案中诸如作案地点、时间、人物关系等关键信息,多维度可视化进行统计分析和展示,形成轻罪治理图鉴。

鱼峰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负责人介绍,数据是从个案办理到类案治理的关键因素,绝大多数线索都是经数据分析产生。针对醉驾成为鱼峰区发案数第一的犯罪这一现实,该院向交警部门调取近两年来的酒驾数据,绘制出“柳州市酒后驾驶时空分析图”。分析图中精准标记饮酒地点、事故地点等信息,并标识出点位半径2公里内的酒店、饭店、酒吧、商场等关键要素,形成热力图形式的危险驾驶时空地图。通过该模式进行分析研判,精准锁定醉驾案件的高发路段、时段,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治理措施。

2023年9月11日凌晨,犯罪嫌疑人黄某在“柳州市酒后驾驶时空分析图”上的某饮酒高发地酒驾,被交警查获。在接受检察官讯问时,黄某表示,自己原来打算坐朋友的车回家,因担心摩托车停放位置不安全,才自行将车挪到前方亮处停放。检察官实地调查,发现黄某所述属实。因黄某醉酒程度轻微,驾驶距离较短,认罪态度较好,今年3月,鱼峰区检察院对这起酒后腾挪车引发的酒驾案进行公开听证后,对黄某作相对不起诉决定。

一次“不起诉+N”办案模式的探索也悄然拉开序幕。通过前期类案特征研判和调查研究,为了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和社会危险性评估落到实处,鱼峰区检察院与辖区交警大队签订《关于醉酒危险驾驶案件犯罪嫌疑人自愿参与交通志愿服务的工作实施规定(试行)》,率先启动对醉酒危险驾驶案件犯罪嫌疑人拟不起诉或给予缓刑进行考察的公益志愿服务工作模式。

醉驾犯罪嫌疑人登录相关公益服务“云监管”平台完成电子签到,参与执勤疏导交通、普法宣传、社区服务,从违法者变身“安全员”,将悔过自新的态度转化为回馈社会的实际行动。轻罪治理中心通过云端监管和考核,管理追踪志愿服务情况,确保真实性和可追溯性,真正为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治理提供有效良方。

“不是只有‘关’起来,才能‘管’起来”。鱼峰区检察院轻罪治理中心创新打造“智能手环+手机App定位+传统工作手段”相结合分层次的非羁押人员数字监管系统,延展制定个性化监管计划、进行再犯风险评估等功能,实现动态调整监管措施的创新性效果。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记者:赖隽群

通讯员:张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