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仲裁委牢牢抓住仲裁功能优势这个“牛鼻子”,强化载体支撑,做优服务保障,建立健全案件质量评估和监督约束机制,严把组庭关、审理关、裁决关、裁后关“四关”,明确为民这个基本落脚点和着力点,深入推进仲裁公信力提升,不断适应社会、市场需求,获得群众广泛认可,产生积极社会效应。
严把组庭关 夯实仲裁公信基底
淮安仲裁委严格执行在全国率先推出的仲裁员选聘及指定规则等规定,建立首席仲裁员选择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和选择权,在仲裁员的搭配上充分考虑案件复杂程度和专业性、仲裁员之间的相融度等因素,好中选优,夯实案件审理基底。
仲裁公信力提升,人是最关键、最核心要素。淮安仲裁委持续加大仲裁队伍建设力度,以提升仲裁员和仲裁秘书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仲裁员与仲裁秘书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工作,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持续开展仲裁大讲堂活动,着力打造高素质仲裁队伍。同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办仲裁员培训班,全面提升仲裁员的法律素养和办案能力。深入推进“仲廉为民 裁正致和”党风廉政品牌建设,严格执行仲裁员选聘及指定规则,落实仲裁员“个案+综合”考核办法,完善仲裁员监督管理体系和退出机制,全面提升仲裁队伍的能力和水平,确保仲裁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
淮安仲裁委积极策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2022年,在淮安市商事活动覆盖的重要区域和主导产业聘请73名市外经济和法律专家担任仲裁员;为推动仲裁分支机构建设,2023年,在各县区增聘仲裁员30名,强化仲裁员主阵地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廉洁高效的高质量仲裁员队伍。
严把审理关 守牢公平正义底线
淮安仲裁委制定《仲裁员监督管理办法》《仲裁员“个案+综合”双评价考核办法》,严格执行《仲裁工作人员“八不准”》规定,对仲裁员审案全过程进行监督。对信访、上访案件,按照相关规定,在认真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与仲裁员进行充分沟通。遇到疑难复杂案件及时启动专家咨询程序。倡导“和谐仲裁”理念,将调解贯穿案件审理全过程。发挥网上仲裁的优势,帮助当事人降低维权成本和办案成本。
此外,进一步加大仲裁创新工作力度。以服务发展和基层治理为重点,以“码上仲裁”“智慧仲裁”为抓手,创新仲裁模式,恢复设立各县区仲裁分会,就近靠前解决基层矛盾纠纷。不断完善仲裁秘书绩效考核办法,提高智慧仲裁运用水平,提升办案质效,锻造淮安仲裁公信力、影响力。
严把裁决关 提高为民仲裁成色
根据中办、国办文件规定,仲裁委秘书处有对裁决书进行核阅的职责。淮安仲裁委秘书处建立书记员、办案助理、事务部主任、分管秘书长、秘书长五级核阅制度,确保程序和结果的合法性、权威性、可信度和公正性,严把案件质量关,持续擦亮“淮安仲裁”金字招牌。据统计,近三年来,淮安仲裁委共受理案件近3000件,争议标的额达57亿元,其中2023年受理案件1231件,争议标的额达24.5亿元。仲裁调解和解率逐年稳步提升,撤调率达53%,已连续11年没有仲裁案件被法院撤销或不予执行。
不久前,淮安仲裁委审结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承包人淮安某建设公司向发包人淮安某开发公司主张工程欠款,某开发公司答辩称,涉案工程项目系财政拨款项目,根据相关规定,应经过审计后方能确定决算价格,再启动拨款,目前只有工程造价咨询意见,没有审计结论,故发包人不能申请政府拨款。
仲裁庭审理认为,虽然涉案工程中标合同有约定“该工程须经审计机关审计后方可办理工程结算或竣工决算”,但双方合同中也约定了审计时限,即在收到承包人工程结算书后一个月内审计结束。而审计迟迟没有结论,被申请人作为发包人有义务对工程价款进行审核确定,被申请人怠于履行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双方在本案审理过程中通过摇号方式确定了鉴定机构,鉴定结论经当事人双方质证,仲裁庭予以采信。最终,仲裁庭裁决某开发公司给付工程款并承担利息。
严把裁后关 凝聚裁审衔接合力
裁决后,淮安仲裁委持续加强与法院定期联系,了解年度当事人启动司法监督程序案件情况,总结办案得失,进一步加强裁审衔接工作,统一裁审理念,形成合力,切实提升仲裁工作质效。
加强诉裁衔接,助推诉源高效治理。淮安仲裁委与市县(区)两级法院推进诉裁对接联合治理,创新法治模式。淮安市法院、淮安仲裁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完善诉讼与仲裁衔接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积极研究诉源分流办法,7月4日,淮安仲裁委盱眙分会暨盱眙县诉讼仲裁衔接联络站正式揭牌成立。该诉讼仲裁衔接联络站是淮安市设立的首家诉裁衔接联络站,标志着全市民商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迈上新台阶。
盱眙县诉裁衔接联络站成立后,淮安市法院、淮安仲裁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进网络系统、办案服务对接,构建合理分流、流转畅通、高效便捷的解纷新机制。在立案前对可仲裁纠纷引导至联络站先行调解,形成调解方式挺在前、仲裁及诉讼托底的分级化解模式,推动诉讼与仲裁无缝衔接,从而开辟一条解决民商事纠纷的“快速通道”。
融媒体记者:杨帆
通讯员:王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