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一到,暑气渐消,拂面的微风带着丝丝凉意,人们被暑热消磨的胃口开始渐渐恢复。眼下正是贴秋膘的好时机,人们纷纷用滋补养身的食物来填补夏日的亏空,这里面怎么能少的了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鸡肉呢?而生态农场养殖的“溜达鸡”更是人们的“心头好”,快来选一只,准备贴秋膘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溜达鸡的“生态别墅”

走进北京市房山区喜庆民丰国家级生态农场,一下子就会被眼前的场景吸引:宽阔碧绿的草地上,一群散养鸡正悠闲地漫步。它们时而低头啄食谷物和昆虫,时而欣赏周围的自然风景,时而又在草地上自由奔跑。温暖的阳光下,它们的羽毛流动着金黄色的光泽,每一只都显得健康而有活力。

“农场里,林下草地低密度散养的北京油鸡有7000多只,你看它们平时会在树林草地里自由穿行,晚上就回自己的小‘别墅’睡觉,就是大家认为的那种‘溜达鸡’。”农场负责人刘增明笑着说。

鸡还有自己的“别墅”?真新鲜!一眼望去,果然在草地里,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座木制的“别墅”,“别墅”还有用铁丝网围起来的“小院子”,油鸡们回家后也可以在“别墅”里放风溜达。每个小“别墅”里住着20只鸡,更大一些的“别墅”里住着100只鸡,一座座“别墅”组成了一个溜达鸡“社区”。鸡们早上迎着晨光外出溜达,夜晚看着星星回到“别墅”里过夜,不用人的提醒,作息十分规律。

与传统的密集型笼养方式相比,溜达鸡的养殖环境更加宽松和自然,生态农场里的低密度生态散养的方式让它们平时活动范围更广,不仅让鸡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自然元素,如阳光、新鲜空气和多样化的食物,还有助于它们的肌肉发育和骨骼健康,提升了鸡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无论是清炖煲汤还是煎炒,都可以感受到油鸡们的鲜美味道,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产房里的“新鲜宝贝”

宁静的午后,生态农场里的一只溜达鸡正懒洋洋地踱步在草地里。只见它不慌不忙地走进鸡舍边的“产房”,钻进产蛋箱,微微蹲下身子,翅膀夹紧,片刻之后,一个圆润的鸡蛋便静静地躺在了温暖的窝中,外壳上还留存着淡淡的余温。而溜达鸡则满足地“咯咯”叫着,走出“产房”继续它的自由漫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是生态养殖,我们农场里溜达鸡下的蛋,蛋壳要厚一些,蛋黄又大又饱满,蛋清也更加粘稠,卵磷脂含量比普通柴鸡蛋高30%—40%,具有较高的食疗价值。现在,我们农场里的散养油鸡每年下蛋大概60万只,一直供不应求。”说起自家的鸡蛋,刘增明如数家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煎蛋、炒蛋、蛋花汤……多样的烹饪方式也让油鸡蛋可以制作成更多美味佳肴。这些鸡蛋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因为溜达鸡的生态放养方式,也被赋予了特有的自然风味和健康印记。

生态循环的“自然乐园”

在生态农场的林荫下,苜蓿、菊苣等蔬菜和食用菌正在自然的庇护下茁壮成长,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也在精心规划下产量喜人。油鸡们在林间自由穿梭,啄食昆虫和草籽,它们的粪便经过回收、发酵还田后又作为牧草的肥料,为土地带来生机与肥沃。每一种生物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生态循环的微型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植物不仅能够适应林下环境,而且还能增加土壤肥力。在这样的环境中,植物生长得更加健康,玉米和小麦也正好用于饲喂油鸡,这就形成了种养结合型生态农场模式。就在去年,我们农场被评为了国家级生态农场。”刘增明自豪地介绍。

生态农场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将传统的农业种植养殖与现代的生态理念相结合,加快了农场内部资源与能量的转变,展现了可持续农业的循环魅力。据了解,到2025年,北京市将培育建设500家左右市级生态农场,发展一批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市场主体,总结推广一批生态农业建设技术模式,探索构建一套生态农业发展扶持政策,持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让生态农场建设成为推动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

作者:高梦圆

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