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资产经历了惊涛骇浪般剧烈波动的一周后,今日的金融市场迎来了一场更为汹涌澎湃的抛售潮,其中亚太市场的情况尤为严峻。早间,日本和韩国的股市在大幅低开后迅速暴跌。日经 225 指数今日累计下跌 12.4%,不仅抹平了 2024 年初至今的所有涨幅,还创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下跌点数,甚至超越了 1987 年 10 月“黑色星期一”的纪录;韩国综指也创下了 2008 年以来的最大跌幅。此外,日本、韩国、土耳其等国家的股市主要指数纷纷触发熔断机制。全球股市再度遭遇“黑色星期一”。
日股上一次遭遇“黑色星期一”要追溯到 1987 年,那么在那次暴跌之后市场的表现如何呢?1987 年 10 月 20 日,日经 225 指数暴跌 14.90%,但在次日(10 月 21 日),该指数回涨了 9.3%。到了次年(1988 年)3 月,日经 225 指数已经回升至“黑色星期一”之前的点位。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股市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但市场往往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然而,每次市场暴跌的原因和背景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历史表现套用到当前的情况中。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疫情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股市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外,投资者的情绪和信心也在市场波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暴跌之后,投资者可能会出现恐慌和抛售行为,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不稳定。因此,保持冷静和理性,关注市场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是投资者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应有的态度。
同时,政府和监管机构也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维护市场的稳定。例如,通过出台政策、提供流动性支持等方式,缓解市场压力,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总的来说,虽然历史数据显示股市在暴跌后可能会出现反弹,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需要保持警惕,充分评估风险,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同时,政府和监管机构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应对金融市场的波动,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