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标星的朋友们有时可能会错过【通航圈】的推送或是看不到部分推送文章的封面,欢迎新老朋友给【通航圈】点个星标,以便及时收到最新推文、避免错过更多精彩*
加星标方法:戳关注,右上菜单栏“···”键,设为星标

继7月26日中国民航报刊发一文后,中国民航局原局长,现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冯正霖再度撰文——8月5日,中新经纬发布了冯正霖的署名文章《如何把握好低空经济的“起飞时刻”?》,文章指出,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我国正加速迈入“陆海空天”四维交通新时代。低空经济产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发展过程中要避免“一哄而上”“局部过热”的情况发生,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低空经济发展新路径。文章还对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提出坚持需求导向,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业方向和产品结构;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为支撑;在运行监管方面,要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其中提到,要尽快完成全国空域的划分,明确不同空域的服务和运行主体,增加涉及低空经济的各类航空器可飞空域要完善分级分类适航管理方法,强化适航技术标准建设,探索完善适航审定路径。文章还提到监管体系需要进行重塑。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冯正霖

中新经纬8月5日电 题:

如何把握好低空经济的“起飞时刻”?

作者 冯正霖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近期,各地扶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多个城市先后发布相关行动方案或征求意见稿,竞逐产业高地。

例如,8月2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强调将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低空起降服务体系,为“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低空飞行活动和“低空+”新兴业态培育提供支撑。()7月30日,上海宣布,将全面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商业应用高地和运营服务高地,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建成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引领区,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

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我国正加速迈入“陆海空天”四维交通新时代。()显然,低空经济产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发展过程中,要避免“一哄而上”“局部过热”的情况发生,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低空经济发展新路径。

政策奠定新兴战略产业地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更加肯定了低空经济的新兴战略产业地位,为科学谋划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的思维、改革创新的实干进取,开辟低空经济新赛道坚定了信心,引领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首先,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产业政策,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民航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三级体系已建成,累计建成并联网28个低空飞行服务站,服务覆盖24个省份,建立13个无人驾驶航空实验区,民用无人机综合监管平台投入使用,北斗机载终端覆盖率达95%以上,低空目视航图已初具雏形。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各地根据发展需求,也在不断探索新实践。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近30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低空经济列入了本省的发展规划或工作任务。

从产业特点来看,低空经济具有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该产业以各类技术融合创新为驱动,辐射带动相关领域和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是一个事关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低空经济产业对于拉动国内消费、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提升应急能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涉及航空制造、航空服务、航空旅游、航空教育、航空空域资源管理等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

此外,低空经济产业蕴藏着上万亿元的经济规模,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我国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注册数量整体呈增长态势,根据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 ,今年上半年,新注册的无人机约60.8万架,较去年年底增长了48%;无人机累计飞行981.6万小时,较去年同期增加13.4万小时。截至目前,超1.4万家无人机企业持有现行有效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超22.5万人持有无人机操控员执照。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

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低空经济不断热起来的发展现状,我们也更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所面临的挑战。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存在着顶层设计有待完善、空域资源管理不够精准、全产业链技术端到应用端尚未有效协同合力等方面问题。

具体看,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 低空经济市场政策、法规等制度体系尚未形成;完善的低空空域飞行安全、效率与经济性、公平性的全面评估机制尚需建立,空域协同管理机制仍有欠缺;低空要素数字化滞后,低空网络服务仍需优化;低空空域运行场景中存在异构高密度大容量运行,涉及公共安全、空防安全、飞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风险防控压力增大;低空经济产业迭代升级速度快,各相关领域在设施互通、数据共享、产品互适方面标准化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场景、新产品、新模式的落地复制推广 。

同时,低空经济在技术运营层面还存在基础设施网络不完善,服务保障能力相对滞无人机适航审定能力不适应创新发展通用机场及新型垂直起降场地的建设、管理、运行等标准体系不健全运行规范不能适应无人机快速发展需要;低空应用场景有待丰富,规模化市场应用较少,许多领域尚处于空白状态 等问题。

因应上述挑战,需要根据现阶段发展需要,确定目标,明确工作重点

坚持需求导向,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业方向和产品结构,是当下需要关注的重点。低空经济产业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不可比拟的比较优势,应用场景十分丰富。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政策和技术支持,对于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发展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创新营销模式和拓展应用场景,进一步有效提升产业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要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为支撑。应当针对低空飞行新特点、新需求,加强对新型起降场地、设施设备的研究,规范相关行业标准,在通用机场设施方面加快健全基础设施保障体系;要尽快完成全国空域的划分,明确不同空域的服务和运行主体,增加涉及低空经济的各类航空器可飞空域;要充分发挥好现有 智能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应用 的基础作用,研究建立低空三维数字化空域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天地一体的低空通信导航监视网络;同时,要完善分级分类适航管理方法,强化适航技术标准建设,探索完善适航审定路径

在运行监管方面,要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相较于传统的运输航空,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更为丰富且多样, 而现行的安全监管体系和法规制度都是针对运输航空逐步建立起来的。若沿用传统管理方式监管低空安全运行,则会使低空飞行效率低下甚至“飞不起来”。所以监管体系需要进行重塑,让低空飞行器“飞得起来,落得下去;运行有序,治理协同”。要不断强化和落实个人、单位等低空经济参与者的主体责任;坚持综合监管理念,探索“行业管理+社会管理”的有效管理模式试点推行业与地方航空安全联合监管实施分级管理要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强化央地、军地、部门与地方政府以及政企间的合作,建立健全的跨部门、跨领域低空联合监管机制。同时要通过保险业等途径为低空经济发展助力。

低空经济可以看作是一个产业链发展的聚集地,各地方在大力发展的同时,需要以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集聚发力,共同推动。这要求在强化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其中要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培育龙头企业,推进规模经营;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中新经纬APP)

来源:中新经纬。

PS:由于微信平台推荐机制调整了,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大家伙儿别忘了给(通航圈)加上星标,以免错过更多精彩!
加星标方法:戳关注,右上菜单栏“···”键,设为星标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