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奇瑞控股集团2024年7月份经管会会议精神的文件图片在网络流传(真实性尚未得到品牌方回应)。
此次流传的内容很有意思,之前有关奇瑞汽车加班的传闻偏负面;比如加班薪资较低或加班时长较长,以及个别高管对要求员工加班并合理规避风险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此次重点提到的“345策略”与之完全不同,新策略重点强调加强员工关怀服务,虽然依然要加班但却要提高加班效率,杜绝无效加班和低质量加班。
具体内容如下:
加班是企业常态,实际上无需过多讨论。
不论是科技领域提出的“996”还是近期曝出的“896”,不管员工主观上会不会把周六当成“奋斗者的正常工作日”,实际上大多数工厂在效益较好的阶段里都会要求员工加班。现在似乎除主流单位无需在休息日加班,企业基本都不例外。无法改变的客观现状就不需要再讨论其合理性,存在即合理,毕竟只有加班才能获得与期望对等的薪资。
现在的关键话题是加班没有问题,有没有对等的、合理的、理想的加班费才是关键。
“345策略”指的是:
- 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
- 三个人拿四个人的工资
这样的方案乍看起来依然缺乏人情味,不过算下来倒是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假设综合薪资共计5000元,第四个人的薪资平均分为三份则每份1666元;平均只有的三个人实际薪资接近7000元,这与大多数生产线员工的实际期望薪资基本对等了。
再算工时,规定的月工时为176小时,两个人则为352小时。
按照每个月规定工作日为20.83日来计算,352小时的工作时长平均到每天则为16.89小时;这是两个人的工作量平均到每一天的大致标准,再平均到三个人则为5.63小时。除基础工作时长以外再加上5.63小时,实际则为略超“896”的标准——基本符合实际加班情况。那么在实际的基础上能获得的加班费也就是1666/(5.63*20.83),每小时加班费约14.2元,这个结果能接受吗?
不管主观上能否接受,客观上就是这样。
产线工人薪资不会非常高,未来可能会更低;原因在于一线生产线的操作大都是机械性的重复劳动,同时也是机械性的简单劳动,通俗来说就是非常简单,谁都能干。所以这样的工作没有不可替代性,在竞争过于激烈的阶段里,愿意接受更低薪资的人比比皆是,这样的卷也造成了产线工人薪资涨不动的结果。不过决定未来产线工人薪资的关键因素应当是人工智能技术,也就是生产型机器人的普及应用;看似一台生产机器人的初期投入比较高,可是这些生产机器人是不拿报酬的,更不需要保险,甚至除了用电以外都不需要额外摄入能量,算下来一定比采用人工生产的成本低。
所以产线工人的薪资怕是涨不动,还能给到加班费的工厂或许已经算不错了。
您认为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