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被砍了一刀还能活吗?
如果被砍的不是致命的地方,那大部分人都还可以。
可如果一个人被砍了一千刀还能活吗?
那大概就只有嘴硬的朋友还会说可以了。
但是在明朝,却就有这么一个奇人,他被硬生生地凌迟了一千多刀,却还没有死,不仅没有死,在挨了一千多刀后,他竟然还能吃得下去饭。
难道他比别人多点什么吗?
他不仅不比别人多什么,反而还比常人少了些什么,因为他是一个太监。
那么一个太监,究竟是干了什么事情,遭到了千刀酷刑呢?
在千刀酷刑之后,他又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还能炫饭两大碗呢?
小太监的“奋斗”
明朝弘治年间,宫中有一年仅六岁的谈姓小太监。
这进宫混,不是光挨了一刀就行的,要讲出身,要讲背景,要看是谁的势力。
这小子呢?什么也没有,就是个小太监。
为了能够在宫中活下去,谈小太监依附了大太监刘顺,并且拜他为义父,姓也随了刘顺的姓,更名为刘瑾。
但虽然有了干爹的庇佑,可是刘瑾在宫中依旧不是完全安全的,谁还能伤害到他呢?
那自然是九五至尊的皇帝了。
明朝时期,为了抑制朝廷文官的势力,皇帝们大多选择了培养宦官,让他们相互制衡,免得一家独大,影响自己的统治。
在弘治年之前,比较有名的大宦官,就要属王振了,这个人几乎是凭借着一己之力,促成了土木堡之变,让明英宗朱祁镇当了一回“瓦剌留学生”。
由此可见,明朝宦官的影响力绝对是不容小觑的,但对于太监来说,这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他们的权力几乎全部来源于皇帝,皇帝可以轻易地把他们抬到天上,也能轻易地将他们踩在脚下。
刘瑾便是如此。
当了刘顺的干儿子没多久,放松大意的刘瑾便犯了宫中的死罪,被抓了起来,但或许是经过刘顺的求情,最终刘瑾还是活了下来,并且获得了一个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工作——陪伴东宫太子朱厚照,也就是后来的明武宗。
孝宗时,坐法当死,得免。已,得侍武宗东宫。——《明史》
其实从天赋上来说,朱厚照还是非常不错的,年幼的他几乎是有着过目不忘的天资,很多书读上一遍便能记得滚瓜烂熟,授业老师和明孝宗都对他寄予厚望,十分宠爱。
但这也造就了朱厚照孟浪狂放的性格,和读书比起来,他更喜欢骑马打猎,喜欢在奔驰的骏马上当一个风一般自由的男子,更是“爱心泛滥”,喜欢珍禽异兽,甚至把动物看的比人还重要,妥妥的“动保先锋”。
刘瑾伺候这么一个主,心中也是起了迎合朱厚照的心思。
没办法,或许是差点掉脑袋的经历给刘瑾造成了深深的心理阴影。
就因为他没权没势啊,他残缺啊,他迫切的想要掌控自己的命运,不再受欺负。
他想要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地离权力最近,他想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刘瑾。
他想要做王振那样的人物,哪怕坑害了皇帝,自己,终归是轰轰烈烈一回了。
不得好死
那么行动的第一步,就是伺候好朱厚照,这个未来的皇帝。
从此之后,朱厚照想到什么,刘瑾就去办什么,甚至朱厚照没有想到什么,刘瑾都会替他提前办好。
喜欢骑马?骑,奴才亲自给您当马凳。
喜欢异兽?养,奴才亲自给您拌“兽粮”。
不想读书?不读,奴才亲自给您打掩护,有责罚我替您挨了。
就这样,刘瑾化身为了朱厚照的“舔狗”,靠着浑身解数,给朱厚照提供了极大的情绪价值,成了朱厚照的心腹之一。
终于没过几年,刘瑾的付出就有了回报,明孝宗驾崩了,太子朱厚照继位,年号正德。
而且刚刚登基不久,朱厚照就封刘瑾为钟鼓司,不到一年的时间,又提拔他掌管禁军之中的“五千营”。
这在太监中来说,已经是不小的官了,就连刘瑾的生父谈荣,听说儿子出息了,竟然也直接改了刘姓。
我跟儿子姓,不丢人。
但与此同时,刘瑾的危机也来了。
大太监的“斗争”
自从手中的权力大增之后,刘瑾愈发的逢迎朱厚照,将所有事情都给他安排的明明白白,每天上午遛鹰逗虎,下午欣赏歌舞,晚上饮酒无数,只把朱厚照玩的感叹一声:当皇帝真累啊!
可这么玩,需要钱啊,没钱了怎么办?
刘瑾是个狠人啊,他手中的刀,竟然先向“自己人”下手了。
原来刘瑾为了搞钱,竟然劝说朱厚照向所有在外监军的太监们收取一笔“承包费”,一人至少一万两,想表忠心多交点也绝对欢迎。
很多宦官迫于刘瑾的权势,不得不咬牙放血。
刘瑾拿了钱之后,以皇家名义在京城周围置办了三百多出“皇庄”,不管以前这处地是谁的,以后就是皇帝的了。
那作为皇帝心腹的我,收点管理费,不过分吧。
孝宗遗诏罢中官监枪及各城门监局,瑾皆格不行,而劝帝令内臣镇守者各贡万金。又奏置皇庄,渐增至三百余所,畿内大扰。——《明史》
刘瑾的行为,自然是引起了天怒人怨,朝中大臣刘健、李东阳等人轮流弹劾,请求朱厚照诛杀刘瑾,掌印太监李荣也是觉得刘瑾威胁到了自己,处处给刘瑾使绊子。
刘瑾也不甘示弱,纠结了原来在东宫时的太监同事张永、谷大用、高凤、罗祥等八人,成了一个团体,时人称为“八虎”,几人勾连一气,很快便掌管了司礼监和东西二厂的权力,刘瑾便也开始了对自己敌人的反击。
正德三年六月,一日下朝之后,值班的御史正在整理今天的奏折,突然发现了一道“匿名信”,信中历数了刘瑾的罪恶,要朱厚照严惩刘瑾,并且还一拉一踩,声称李荣才是大好人,希望朱厚照重用李荣。
刘瑾在看到了这道奏折后,当即便拍了桌子,给我查!
但这匿名奏折,怎么查呢?
刘瑾仔细一分析,这道奏折的位置是在五品以下官员上书之中,那么好,所有五品以下官员全部“留堂”,给咱家奉天门外边跪着去,什么时候有人承认了,什么时候回家。
并且不是这奏折说李荣是英雄好汉吗?那就让英雄去查英雄,让好汉去查好汉。
监罚的人,就让李荣去,并且记得告诉李荣,咱们不管饭!
李荣十分无奈,一来此时刘瑾权力已经难以遏制,并且这件事情来说刘瑾的确是“苦主”,自己要是不去,那这事岂不成了自己指使的了。
就这样,在六月的盛夏烈日之中,三百多名官员齐刷刷地跪在了奉天门外,不过片刻,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酷热难奈。
李荣站在一旁,看着众大臣们,心中十分酸楚,于是悄悄令人拿来了冰镇西瓜,给大臣们解渴。
太监黄伟也愤愤不平:“哪怕真是你们干的,那也是好样的,认了怕什么呢!”
终于在天将擦黑之际,遛完狗的朱厚照知道了这件事情,下令把大臣们交由锦衣卫审查。
但此时早已有三人因为中暑而死了。
第二天,李东阳前来求情,朱厚照也知道哪怕这件事不是刘瑾策划的,也是法不责众,于是赦免了这三百多大臣,但是从小养成的逆反心理,却是让朱厚照作出了决定。
你们都说刘瑾不行,我就偏要用他。
就此,刘瑾升为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荣被踢出了游戏,黄伟也被他赶到了南京。
其年夏,御道有匿名书诋瑾所行事…瑾怒,即日勒荣闲住,而逐伟南京。
为了能够更好的独断专行,刘瑾也是特意“请”了朱厚照的圣旨——每次的公文,刘瑾都会给朱厚照看,但都会挑朱厚照玩的兴致最高的时候才去找他看,每每总能让朱厚照不厌其烦。
终于在又一次的被打扰之后,朱厚照生气了:“朕养你是干什么吃的,什么破事都来问我,赶紧滚蛋。”
好,这可是你说的。
从此,刘瑾有了不必请奏的权力。
瑾每奏事,必侦帝为戏弄时。帝厌之。亟麾去曰:“吾用若何事,乃溷我!”自此遂专决,不复白。
那么朱厚照是不是真的有这个意思呢?只能说“如有”。
从此之后,刘瑾的权势达到了巅峰,朝中几乎无人能够和刘瑾抗衡,而刘瑾到了这一步,对权力已经不再有什么兴趣了,转而开始专心搞钱。
会不会来事?会来白事!
所有来见刘瑾的官员,不管你是不是有政事要谈,也不管你谈不谈事,只要见我,就要有一份“线下见面礼”,这份见面礼少则一千两,多则五千两,具体数目根据你要说的事情来,各人自己心里都有个数,别装糊涂。
并且注意,这个银子只是见面礼,不是帮你办事的钱,想要成事,那是另外的价钱。
这样一来,京城的“信贷行业”,立刻成了一片红海。
为什么呢?
贪官还好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大不了我多贪点就行了,可是真有清官来找刘瑾汇报,他们哪来的钱给这个见面礼。
不给事又办不成,无奈之下竟然就有清官开始向京城富商借钱送礼,这样借出去的钱,统一称为“京债”。
甚至有一名叫周钥的官员,办差回来给刘瑾汇报,因为没钱孝敬而屡次被刘瑾拒之门外,最终走投无路的周钥直接一根绳子房梁上一挂,扮演起了“晴天娃娃”。
没钱行贿被逼上吊!一时之间满朝为之震动。
瑾故急贿,凡入觐、出使官皆有厚献。给事中周钥勘事归,以无金自杀。
不仅是外面的人见刘瑾要钱,刘瑾出京的话,沿途大小官员更是要小心伺候,各种上供不断。
但却还真就要有这不怕死的直臣。
一次刘瑾的一名心腹死了,刘瑾为了笼络人心决定亲自送其灵柩回乡安葬,这一路上刘瑾自然是耀武扬威、风光无限。
却到了涞水县时,县令王勋不愿意给刘瑾摆排场,一来自己是个清官,没钱伺候这位大爷,二来他早就嫌恶刘瑾,哪里会去给他溜须拍马。
这可把县中大小同僚给吓了个够呛,纷纷前来劝他。
大哥你有风骨别带上我们啊,刘瑾急眼了可不管我们是怎么想的,您得会来事儿啊。
王勋见状笑了:好,既然如此,那我就会来事儿着点,好好招待刘公公。
结果等刘瑾到了涞水县时,只见路边没有迎接的人,只有一个灵堂,上面摆好了三牲大供,就是为刘瑾准备的。
刘瑾见王勋给自己准备的“白事一条龙”服务,差点气地没把牙咬碎了。
好好好,我让你好好接我,没想到你是要好好“送我”是吧,真把我当“祖宗”对待了,你怎么不再给我上柱香呢。
恼羞成怒的刘瑾当即下令,锦衣卫给我查,只要有一丝王勋贪赃枉法的迹象,就直接给我抓人,证据都用不着,法律的最终解释权在我这。
结果锦衣卫查了好几天,硬是连根毛都没查出来。
这王勋家是真穷啊,家里连件囫囵家具都没有,就连穿的衣服布料,都是他老婆自己织出来的,属于是乞丐到了他家都得扔俩铜板再走的样子。
这一下把刘瑾给架在了火上,怎么结束此事呢?
要么说刘瑾心理素质强,竟然派人给王勋送去了酒肉丝绸。
老弟啊,老哥就是代表朝廷来考验考验你,没想到你是真的清廉啊,好样的,有精神,没跌份,东西你收着,下回再见。
正德初,有旨令众阉会葬,所过州县竞事奢媚。勋恐厉民,止备牲醴数事。逆瑾闻之忿怒,欲立加显祸…瑾始信其廉,犒以肉帛,勋分给里甲,一无所留,诡言曰:“令众感刘之惠也。”——《国朝献徵录》
这平时人们“报假警”都还要承担责任呢,更别说这样大张旗鼓地调动锦衣卫,最后却虎头蛇尾草草了事了,要是别人只怕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但刘瑾却愣是一点事没有。
就此之后,刘瑾有了一个新的称呼——“站皇帝”。
什么意思呢?
坐着的皇帝是朱厚照,不管事,站着的皇帝是刘瑾,他才是真有用。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称呼,却是给刘瑾带来了灭顶之灾。
千刀之下,犹能“干饭”?
正德五年,安化王朱寘鐇(音同置凡)起兵谋反,但这场叛乱只持续了十几天就被平定了,朝廷也是派出了杨一清和“八虎”之一的张永来处理后事。
等二人处理完毕打算回京报捷之时,杨一清却突然找到了张永:“公公可想除掉刘瑾?”
张永闻言大吃一惊,可杨一清却没有退缩:“除掉了刘瑾,他现在的权势,您未必不能达到啊。”
顿时张永也沉默了。
的确原来刘瑾给他们大饼画的好好的,什么“八虎”同进同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可现在只有刘瑾权势滔天,自己等人倒成了他的小马蝼,有一次二人争论,言辞激烈之下竟然当场大打出手,从此张永更加痛恨刘瑾了。
杨一清的话,可谓是说到了张永心里,他顿时笑了:“那可是我的至爱亲朋,磕头兄弟啊。”
得加钱!
就这样,二人一拍即合,决定从刘瑾威胁皇权的角度入手,由张永给朱厚照汇报工作,因为只有他汇报不会被搜身。
果然在给朱厚照看完了第一份奏折后,张永果断拿出来了第二份奏折,历数了刘瑾的十七大罪:“刘瑾欺上瞒下,倒行逆施,图谋不轨,还请皇上严惩。”
朱厚照在看完奏折,尤其是听到刘瑾“站皇上”的称呼后,终于是怒了。
贪点钱没什么,和文官斗争更是他乐见其成的事情,但是想造反威胁皇权,那就不能忍了。
于是朱厚照令张永亲自调查此事,抄家刘瑾,找出他谋反证据。
由张永调查,那证据就太好找了。
很快,张永便在刘瑾家里抄出了上百万两真金白银,上千副铠甲弓弩,以及一个刻好的“玉玺”,一条华丽的蟒带。
更重要的是,刘瑾平时使用的两把扇子是特制的,里面竟然藏了两把匕首。
顿时,朱厚照的汗毛都立起来了。
他一个掌印太监,要匕首干什么?
他就天天带着刀站自己旁边?
他想刺谁!
面对这样的证据,朱厚照也是怒不可遏,并且为了平息众人的怨气,朱厚照给了刘瑾最残忍的一种刑罚——凌迟!
整整四千两百刀!
世俗言明代寸磔之刑,刘瑾四千二百刀。——《骨董续记》
站在刑台上,看着刽子手手中闪闪寒光的刀锋,刘瑾怕了。
很快,刽子手下刀了,从刘瑾胸前开始,一片也就半个指甲大小,比指甲厚不了多少的小肉被割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第二片、第三片…
疼的刘瑾鬼哭狼嚎,大声惨叫。
围观的百姓们见状,纷纷叫好,更有甚者要出钱购买刘瑾的肉,来吃了解恨,这场面只让人不寒而栗。
很快,刘瑾就进行到了一千三百多刀,整个胸脯和一条胳膊、一条大腿那是血肉模糊,完全没有了人样,就算刽子手“专业能力”再强,也不敢下刀了。
再割人就死了,要是刑罚没完他就挂了,那自己可是跟着受罪啊。
没办法,行刑官只能把刘瑾带回来牢房,明天继续行刑。
为了能够让刘瑾保存体力,不要死的那么快,行刑官还给刘瑾煮了两大碗稀饭,硬是给刘瑾灌了下去。
此时的刘瑾双目早已没有了人的反应,麻木的被人摆布着。
求你们了,给我个痛快吧!
就这样到了第二天,还没等上刑场,刘瑾便一命呜呼了。
得知刘瑾死讯,朱厚照依旧觉得不解气,令人砍下他的脑袋游街示众,以此泄愤。
帝亲籍其家,得伪玺一,穿宫牌五百及衣甲、弓弩、哀衣、玉带诸违禁物。又所常持扇,内藏利匕首二。始大怒曰:“奴果反。” 趣付狱。狱具,诏磔于市,枭其首,榜狱词处决图示天下。——《明史》
连环画《奸臣传》——刘瑾之死
纵观刘瑾的一生,可以说是为权势财富付出了一切,他贪的金子超过了两百五十万两,银子超过了五千万两,其余财宝更是无数。
2001年时,《亚洲华尔街日报》还做了一个评选,将刘瑾列为了以往千年全球最有钱的五十人之一。
刘瑾学王振不择手段获取权力,最终结局也是如同王振一般,人在站在了巅峰时,往往也就是最危险时,也只能说一句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了。
不得好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