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随着国内医疗水平的飞速发展,五官领域的创新技术层出不穷,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诊疗效果。在此背景下,上海技术交易所特别策划《吾观·五官》专题系列报道,通过专科医生们的自我讲述,全面呈现五官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展示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一直探索奋进的科研精神。
鼻科,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病,比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等,无关疑难杂症,更没有危及生命的风险。对于这样的“轻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余洪猛有着不同的看法:“鼻科疾病是发病率最高的日常疾病之一,拿过敏性鼻炎来说,全国就有2-3亿的患者,全国约20%的人都受到它的困扰,不及时干预治疗的话也会加重成为鼻息肉、哮喘等疾病。再说到危害性,鼻子里还暗藏着一个‘隐形杀手’,每年都有大量死亡病例发生……”。
在中国南方肆虐的“杀手”
余洪猛口中的“隐形杀手”,就是居于五官类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的鼻咽癌。
有这样一组数据,全世界鼻咽癌发病约每年13万例,其中中国的发病率占到全世界的50%。发病高峰年龄在50-59岁之间,男性大约是女性2-3倍。在全国的病例分布呈南高北低趋势,多见于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江西等省份,因此又被称为“南方癌”。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鼻咽癌专挑中国人“下手”,且多数都在南方呢?网上曾有一种说法,南方省份的人非常爱咀嚼槟榔,而槟榔又是高危的致癌物,因此这些省份的人多发口鼻咽喉的癌症。对此,在采访中我们向余洪猛进行了求证。
对于这样的网络说法,作为具有30多年临床经验的专业医生,余洪猛显然不认同。他这样说到:“鼻咽癌在我国南方地区高发,是由EB 病毒感染、饮食习惯和遗传等多重因素综合导致的,网上说的槟榔之说并不能采信。”
首先,几乎所有的鼻咽癌患者都是EB病毒感染阳性,其中有一种名为BALF2_CCT 亚型的高危病毒,在南方地区感染人群比例可以高达 40%,而北方地区仅仅只有5%。其次,南方地区的人们喜欢吃咸鱼、腌肉、腌菜这类食物,而这类食物普遍含有较高的亚硝胺盐,而亚硝胺盐也是鼻咽癌发病的元凶之一。另外根据病例调查数据显示,鼻咽癌发病具有家族关联的高发倾向,可能与血缘和遗传有关,比如侨居海外的南方人,他们后代的鼻咽癌发病率仍明显高于当地人。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鼻咽癌在南方高发,且专挑中国人“下手”。
余洪猛医生为患者进行鼻内镜检查
复发性鼻咽癌的治疗一直是道世界性难题。一般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最好的处理方式是通过手术将其切除干净,再辅以放疗、化疗甚至靶向和免疫治疗等手段。但鼻咽癌比较特殊,它的位置在鼻腔和口腔交界处,邻近颅脑的底部,周围有很多重要神经和动脉血管。目前,初发的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手段仍然是放疗,而不是手术切除,但一旦患者复发,再次放疗的效果却很差,生存率很低,更重要的是再次放疗导致的后遗症,比如张口困难、吞咽困难、口鼻黏膜坏死、放射性骨坏死、脑坏死和颈动脉破裂等发生率高达50%以上,会令患者饱受各种折磨甚至死亡。另外,复发性鼻咽癌大多侵犯鼻颅底区域,包括颈内动脉等大血管,极易出现动脉破裂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余洪猛曾亲身经历过太多的悲惨场景。他见过有复发患者因为颈动脉侵犯破裂,在医生面前大口吐血导致休克;也见过有的病人大出血来不及吐出就直接呛到气管内,造成窒息,这些病人往往都来不及抢救而死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面对患者绝望的处境,余洪猛也是束手无策。他在想,难道这些人就真的没有生的希望了吗?
自2004年起,复旦鼻科团队正式向复发性鼻咽癌的外科治疗“宣战”。
技术创新带来“生的希望”
2004年,复旦鼻科团队针对鼻咽癌复发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颅底手术彻底将肿瘤切除。在这之前,鼻咽颅底手术一直被列为外科手术的“禁区”,因为这个区域存有大量重要的神经血管穿过,解剖结构异常复杂,稍有不慎患者就有下不了手术台的风险,如果能攻克这项难题,将大大提高鼻咽癌复发患者的生存几率。
“当定下这个研究方向之后,我们首先就致力于颅底区域的解剖,因为鼻咽颅底这块神经血管很多,要挽救这些患者,你就要对这块区域的解剖非常熟悉。所以团队就利用周末、节假日在解剖室做标本的解剖研究,只有把解剖研究清楚了,我们才有胆量去做后面的手术。”余洪猛叙述着他们团队是如何开始攻坚的,这项解剖研究工作一做就是十年,直至现在团队还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
余洪猛医生带领团队进行鼻颅底外科解剖研究与技术创新
解剖的研究好比为行军打仗提供一份“战略地图”,有了这份“战略地图”,余洪猛也有了把握手术全局的底气。十余年里,一系列的“首创”“首次”技术被他和团队一一应用在“实战”之中,比如动脉栓塞、覆膜支架植入、颅内外动脉搭桥、DSA护航,以及术后颞肌瓣、颏下瓣转移修复颅底等技术,让侵及颈内动脉的复发性鼻咽癌患者重获新生。
在这些创新技术之中,颈动脉血管颅内外搭桥术在鼻咽癌挽救性手术中的应用是余洪猛团队的“得意之作”。
最常见的搭桥术运用在心脏病的治疗,当冠状动脉堵塞时,通过手术另外建起一条通道,使血液能够绕过堵塞的动脉达到缺血部位。余洪猛团队利用这个原理,在切除鼻咽颅底肿瘤前,预先通过搭桥技术,在颅内外搭建好“动脉新通道”,再栓塞肿瘤所侵犯的颈内动脉,使原来无法切除的肿瘤变的可以切除了,而且避免了术中或术后因为患者动脉破裂大出血,造成无法挽救的局面,大幅扩大了肿瘤可以全部切除的可能性,降低了鼻咽癌肿瘤切除手术的风险。这项创新技术在国际上也是首创,目前也在全国进行推广。
就在不久前,一位鼻咽癌晚期患者复发,因为放疗已经导致左颈动脉大出血,余洪猛敏锐地发现其右颈动脉也岌岌可危,一旦破裂,将危及生命。他与病人及家属做了提前沟通,在为左侧血管进行栓塞的同时,也为右颈动脉进行搭桥。一周后,患者的右颈动脉果然开始溃烂,完全印证了余洪猛之前的预判,因为有了提前防备,患者尽管失去两根颈动脉仍然可以保持生存。对此余洪猛归结于两点:一是作为医生的对于病情的敏锐度,也可以称作医生的“第六感”;另一个就是创新技术的应用,它为患者的治疗、变不可能为可能,为患者挽救生命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方案与保障。
患者为余洪猛医生团队亲笔手绘的工作画像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与系统化,余洪猛团队每年需要完成鼻颅底手术1500多例,其中复发性鼻咽癌手术300例以上,晚期鼻咽癌复发患者的生存率提升到了76%。从曾经的无术可救,到今天人们不再“闻癌色变”,有了“生的希望”,鼻咽癌外科技术的创新应用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珠峰”之上,珠峰之下
余洪猛对于解剖有着特别执着的追求,早在求学期间经常拿到解剖学科考试的第一名,现在也常在各种学术会议上进行解剖演示教学,曾做过普外科医生,训练了扎实的外科基本功,然后又考取了复旦大学医学博士,主攻鼻科。
由于做过外科医生,又擅长解剖,所以攻克鼻颅底手术技术难题成为了余洪猛能够发挥所长的“舞台”。采访中余洪猛告诉我们,在外科手术领域,涉及鼻咽侧方颅底的手术被比喻为“珠穆朗玛峰”,一直被视为手术的“禁区”。
在这十余年间,余洪猛团队开创了鼻咽癌四型切除术的先河,提出了世界首个“鼻咽癌外科治疗新分型”,牵头制定首个《鼻咽癌外科治疗专家共识》,建立了国家卫健委“复发性鼻咽癌多学科诊疗能力建设”重点专科……,这些不仅让国内成千上万的医生从中受益,其“技术含金量”在国际上也是遥遥领先。毫无疑问,在这个领域内,余洪猛团队已经站在了“珠峰”之上。
珠峰之下,坐落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在这里他又立下了另外一座丰碑,2015年,余洪猛作为上海市首批“组团式”援藏的队伍中的一员,为当地人民带去精湛的医术、上海先进的医疗理念与技术成果。援藏期间,他充分发挥自己的鼻科专长,开展了西藏地区首例鼻背肿瘤切除+肌蒂皮瓣修复手术,以及首例经鼻内镜下的垂体肿瘤切除手术,为当地鼻外科技术的发展掀开了新篇章。同时有针对性地为当地制定了三年的“鼻颅底外科-咽喉及头颈外科-耳显微外科”援藏医疗工作计划,实现从“输血式”支援向“造血式”支援的巨大转变。
余洪猛医生为藏民进行义诊
“我到了西藏之后发现当地人非常容易出鼻血,有一次交班时,汇报上写着晚上有一名病人因为鼻出血没抢救过来而死亡,一般这种情况在平原地区很少发生。”余洪猛非常遗憾的表示。由于西藏地处高原,长期缺氧的环境导致了当地人的血管状态比起平原地区的人要脆弱不少,出鼻血后如果找不到出血点,得不到及时救治就很容易造成生命危险。因此,余洪猛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决定要在当地组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于是余洪猛在当地组织了耳鼻喉科学习班与论坛,开创了我国在高海拔地区开展高水平医学论坛的先河。同时携手众多上海医院知名专家,深入当地卫计委、医院进行研讨报告,大力提升当地医疗工作水平。如今,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已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并能独立开展一些较高难度的耳鼻喉科手术。援藏期间,余洪猛还与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讲授医疗教学示范课,为当地医院培养后继的人才队伍。
余洪猛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因为这些杰出的贡献,在2019年余洪猛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这也是迄今为止,他认为自己获得的最重要的一项殊荣。无论是“珠峰”之上,还是珠峰之下,余洪猛都已经书写了作为一名医者的辉煌成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