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全球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于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凌晨2时33分,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7周岁。

李政道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意大利国家科学院院士,还担任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终身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政道去世 资料图 图源:李政道研究所

据广州日报消息,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李政道先生的儿子——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部讲座教授李中清。李中清表示,一周前,自己还在旧金山和父亲见了面。父亲的身体状况总体来说很不错。他一直生活规律,说话声音洪亮,不过,毕竟是90多岁的人了,抵抗力下降,坐飞机、汽车不能超过两小时,所以很多活动都没法参加。

李中清说,他返港前与父亲告别时,父亲的思路仍还清晰,还可以下地走路。不过,根据医院的诊断,父亲的病情已经没有继续深度治疗的必要了,所以,老人家选择回家治疗。“实际上就是回到家中,接受安宁疗护治疗。父亲很早就告诉我们,他一定要在家中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政道与秦惠䇹合影 资料图

李中清表示,母亲(秦惠䇹)安葬在苏州,所以父亲的遗愿是与母亲合葬于苏州。今年11月,他将和家人带着父亲的骨灰回到苏州,举行安葬仪式。父亲生前还表示,希望子女们继续为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李中清还表示:“父亲早就说好了,不留一分钱财产给我们。我们也同意了。我们得到的物质上的东西可能会少一点,但精神世界却很丰富。”

8月6日,据澎湃新闻消息,记者从李政道先生代表、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王垂林等多位李政道教授友人方面了解到,李政道先生生前遗愿是安葬于家乡苏州。

记者从苏州市民政部门确认,李政道、秦惠䇹夫妇的墓地此前已选定在东山镇华侨公墓万隆墓区,秦惠䇹女士已葬于此处多年。

来源:九派新闻综合李政道研究所、广州日报、澎湃新闻

延伸阅读

多面李政道:“诺贝尔奖得主”之外,一个温暖有趣的灵魂

北京时间8月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方面向南都记者证实,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病逝于美国旧金山,走完了与科研相伴的一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官方讣告中引用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作为其物理生涯的写照。这也是李政道深深喜爱、曾亲笔抄录的一联。他尤为赞赏诗中的“细”“推”二字,认为活画出了科学工作者的精神。

1957年,31岁的李政道和同胞杨振宁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开全球华人之先。但这位科学巨擘的人生,远非这一殊荣所能概括。在许多中国学者心中,他改变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纷纷授予他“名誉教授”头衔,这一长串名单里,还有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后辈学者、深挖史料,还原李政道鲜为人知的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6年“李政道从事物理研究六十年学术思想研讨会”上,李政道引用杜甫诗句 图片来源: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

战火中成才的“神童博士”

2021年上映的纪录电影《九零后》中,公布了一段广东籍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吴大猷的生前影像。接受拍摄时,老人88岁。回忆起曾经的爱徒李政道,许多细节仍记忆犹新。

“李政道那时候十几岁,(是个)小孩子……我有个同学,介绍他来西南联合大学,来昆明找我……”

1926年11月,祖籍苏州的李政道出生在上海的殷富之家,自幼酷爱读书,对文学、历史、科学等书籍均有博览。尽管由于动荡的时局,他从未取得正式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文凭,但1943年,17岁的李政道仍通过了全国性的统一招生考试,被浙江大学录取。浙大物理系教授束星北、王淦昌对他极为欣赏,指引他一定要转到西南联大就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政道在西南联合大学的注册卡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档案馆

抗日战争期间,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西迁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其物理系云集了周培源、叶企孙、饶毓泰、吴大猷、王竹溪等顶尖学人。1945年,李政道被接收为该系二年级转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中更加焚膏继晷。

李政道的同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叶铭汉记得:“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没有好的教室、图书馆。当地茶馆晚上有汽灯,而联大校舍中没有,很多学生便在茶馆读书。政道每天一大早就到茶馆买一杯茶,这样可以占一个位子坐一整天。”

吴大猷也特别注意到了这个“胖胖的”少年:“李(政道)应付课程绰绰有余,每天课后他都来我处,请我给他更多的读物和习题。他求知如此心切,简直到了奇怪的程度……我从他做题的步骤及方法上,很快发现他思想敏捷的程度,大大异乎常人。”

在吴大猷的记忆中,天资聪颖的李政道,也并非不通人情世故。比如见到自己风湿病发作,会替他捶背纾解,还经常帮忙做一些家务琐事。

抗战胜利次年,即1946年,西南联大完成了历史使命,正式停止办学。令李政道喜出望外的是,叶企孙、吴大猷两位教授,竟推荐当时只读到大学二年级的他,去美国做博士生。同行的还有联大物理系另一名优秀学生朱光亚,后来成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6年,西南联大结束,李政道(左二)与叶铭汉(左三)等同学 图片来源:电影《九零后》剧照

李政道没有辜负恩师的期待。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不久,他便获得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费米的认可,在其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1950年6月,年仅24岁的李政道拿下芝加哥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神童博士”自此闻名遐迩。

上世纪50年代,李政道先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等知名学术机构。他的研究兴趣并不局限在某一特定领域,对流体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场论等方向均有涉足,并取得了优异成果。

1956年,他与同胞兼校友杨振宁合作发表了《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文,提出“宇称不守恒原理”——微观世界中,互为镜像的物质不一定有相同的运动规律。这一打破成见的论断,很快被华人物理学家吴健雄等同行用实验证实,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基础科学原理。为此,李政道和杨振宁于1957年被授予爱因斯坦科学奖,同年12月10日,又站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李政道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授奖现场,时年31岁的李政道说:“在科学领域,如同日常生活一样,没有什么是完全确定的。随着知识的增长,我们会接触到以往的理论无法解释的新现象,那我们就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理论体系的基础,然后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经过多年研究,他们不得不质疑“宇称守恒定律”,由此破解了一直存在的悖论。

新一代院士高才“总家长”

“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对我们这一代人是非常大的激励,觉得中国人也能出人头地。”这是国际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的原话。

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李政道继续在美国从事教学与研究,系统考察了正反粒子变换和空间反射联合变换下的不守恒问题,在其他许多领域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与此同时,他也始终牵挂祖国,心系大洋彼岸的科学教育。

从1972年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李政道和夫人秦惠䇹频繁奔走于中美之间,以归国讲学、建言献策、牵线搭桥等方式,希望中国尽快追上世界科技发展的脚步。

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今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成立后,时任副院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三强写信给李政道,起初询问他是否愿意面向国内的研究人员,做一些“关于近代量子场论中若干问题”的报告,介绍世界物理学的前沿成果。李政道欣然应允,还细心考虑到国内缺少相关教材,预先寄来了100多册文献资料和参考书籍,足以建成一个小型阅览室。

1979年4月2日,李政道在北京友谊宾馆的科学会堂报告厅带来了第一讲,听众不只有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还有来自全国近百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教师及科研人员,包括李政道早年的老师、同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政道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讲授课程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式刚,是听课大军中的一员,对当时“汹涌的人潮”印象深刻;赵中尧、朱洪元、胡宁等老科学家也特意前往旁听。

新华社记者顾迈南曾记述,李政道穿着灰色的西服,用带有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讲授“统计力学”与“场论简引和粒子物理”两门课程。若是在美国,这些内容一般要讲两三年,而面对国内这些求知若渴的听众,他硬是花工夫精炼、集中到了短短7周,每天凌晨3点多就要起床准备,常常在台上讲得满头大汗,为国尽心之情,令人颇感敬佩。

据中国科学院大学记载,李政道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回国系统讲授研究生基础课程的国际著名科学家。他的这次讲学,使国内相关学科迅速建立起了若干门高水平的基础课程,将一批科研人才直接带入了国际前沿领域。继李政道之后,杨振宁、李远哲、陈省身、吴健雄等科学大师也纷纷回国授课,对我国理论物理的研究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正是在1979年回国讲学期间,李政道感到“只在国内举办讲座补课,是远远不够的”,萌生了选拔优秀学子到世界一流学府深造的想法。如同当年吴大猷对自己的帮助,他也希望能为下一代研究者创造系统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以作为加速祖国科技人才培养的长远之计。

在他的推动下,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类研究生项目(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简称CUSPEA)应运而生,连年输送中国物理学研究生赴美国著名大学攻读博士,并为他们担负全部费用,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与西方科技界、教育界恢复连通的桥梁。项目存续的十年间,共选拔了915位学生赴海外留学,培养出谢心澄、王中林、汤超等两院院士和一大批学术骨干,还有不少人因此受惠,成长为世界级行业领军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USPEA代表团在李政道家中做客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

显而易见的成果背后,是李政道的默默付出。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他亲笔为这些同学写申请材料,并逐一寄送;他们在国外的生活,也一应关心照拂,是CUSPEA学者的“总家长”。

这些“琐事”,占据了李政道每年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但他坦言,自己深知CUSPEA有价值、有意义,“从某些方面讲,它比我做宇称不守恒还有意义。”

是科学家,也是艺术家

2019年,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施郁收到一张署名李政道的贺卡,封面是老人亲笔绘制的郁金香,用笔生动,色彩鲜亮,令他倍觉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施郁收到李政道寄来的贺卡

每年自制贺卡赠予友人,是李政道的生活乐趣之一。他喜爱绘画,特别是随笔。几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林忠钦到他家中做客,发现90多岁的李政道散步时揣着一个小本子,见到感兴趣的风景就坐下来,随笔涂鸦成画。

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对李政道的画作给予高度评价。2007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了一辑《李政道随笔画选》,吴冠中为之作序,称赞他“在无法之法中表现了对象的生动体态及情之所钟,充分体现了形式构成之视觉美感。”似乎科学探索宇宙之奥秘,与艺术探索感情之奥秘间,隐有一道通途。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原馆长李新碗介绍,李政道对艺术产生兴趣,始于早年在日内瓦的西欧核能研究中心做研究时,偶然在一家小书店发现了几幅中国艺术家的作品。1972年,他回国访问时,特别请求与中国当代画家吴作人夫妇见面,由此开启了与艺术界的神交。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卢新华,曾撰文回忆与这位物理学家的初识。1988年10月,李政道曾邀请北京美术界人士在中关村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聚会,应邀出席的有黄胄、华君武、白雪石、吴冠中、常沙娜、靳尚谊、袁运甫等名家,而卢新华作为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的秘书同行。

“李政道先生笑容纯真,目光炯炯有神,言谈举止之间散发着向真、向善、向美的气息……”让卢新华意外的是,这样的“跨界”交流,居然还能够如此和谐。

而李政道与艺坛名家的交往,并非仅仅出于个人兴趣,而是一种推动中国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志愿。在他看来,当时国内两个圈子相互分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科技与文化艺术交融进步、创新发展的潮流。而要改变这种局面绝非易事,需要有人站出来引领、示范,才能带动更多科学家和艺术家转变思想,形成新的风气。

由他创立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就主动担负起了这个责任。从1987年以来,中心每年举办较大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时,李政道都会邀请艺术家,或者亲自上阵,根据会议的科学主题创作艺术画,印在活动海报上。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绝非仅为追求一种用绘画手段描绘科学特定领域的表面形式,而是探求在一个更深奥的意境中进行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可染应李政道之邀创作的科学主题画《核子重如牛,对撞生新态》

这些在当年标新立异、引发热烈讨论的科学主题画,竟有不少成为艺术家本人的代表作。比如李可染应邀为1989年“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国际学术研讨会”创作的《核子重如牛,对撞生新态》,在这幅作品中,擅长画牛的李可染,首次塑造了两牛顶角相峙的画面,于静态中蕴藏巨大的动能,十分形象地阐释了科学研讨会的主题。

李政道80岁生日之际,李可染的夫人、著名雕塑家邹佩珠根据这幅画作,“二创”了一樽同名雕塑,安放于清华科技园内,后来也传为美谈。

1993年,李政道与黄胄在北京举办了首届“艺术与科学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上,李政道以形象易懂的比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艺术与科学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1996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正式聘请李政道为该院名誉教授,此后,作为科学家的李政道持续身体力行,倡导“科学与艺术融合”。

21世纪初,在李政道和吴冠中的推动之下,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成立,同时发起了“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今年已成功举办第6届活动。

2013年,李政道在上海交通大学设立了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定期举办科学艺术讲座,并组织全国性的艺术创作大奖赛,先后以“同步辐射”“引力与广义相对论”“量子与拓扑”“复杂与简单”“瞬间与永恒”等意蕴深邃的主题,鼓励年轻人破除偏见和专业局限,在更广阔的空间思考,迎接未来的挑战。

2018年,经李政道授权,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了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中心,致力于培养更具创造力的科艺融合高层次人才。

如今,科学与艺术的紧密联系,在中国已成共识,这其中不得不提起李政道的贡献。

“心通天宇,情系华夏”

“物理是我的生活方式。”李政道曾这样形容。他随时都可以投入物理学研究,在手稿上密密麻麻地演算。据说,“累则小睡,醒则干”是他的口头禅。

1994年,李政道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直到晚年,他仍经常不辞舟车之苦回国工作,为祖国的科教事业殚精竭虑。

在他95岁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张杰回顾说,李政道是以博大的胸怀,在为中国科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布局。

半个多世纪前,李政道和杨振宁负笈海外,摘得诺奖桂冠,证明了“中国人在国外可以做很好的科学”。但李政道更希望,中国学者在自己的祖国也可以做很好的科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政道在北京大学的住所——燕南园55号院外景

上世纪70年代起,他积极建言设立了博士后制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度,促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开班办学;推动成立了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等,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倡导建立了中美高能物理合作联合委员会机制,建设我国第一台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促成了北京谱仪(BES)、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落地运行……事无大小、亲力亲为,为我国在世界高能物理前沿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提供了全局指导和倾力帮助。

1998年,李政道以他和已故夫人秦惠䇹的名义,设立了“秦惠䇹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科研辅助基金”(简称“䇹政基金”),以资助祖国的优秀青年学子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接触科学家、见习科学研究。根据秦惠䇹的遗愿,每年受资助名额中的一半留给女生。至今,受惠的“䇹政学者”已有数千名。

2010年,以“求答钱学森之问:中国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为主议题的首届“创新中国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李政道担任论坛主席。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朱清时发表了题为《南方科技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教改实验》的主题演讲,阐述正在筹建中的南科大“学术主导、教授治校”的办学理念和一系列“去行政化”教育改革措施。李政道认真听后,欣然鼓励南科大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并应邀题写了校名,赠言“敬祝成功!”

2014年,他还提议参照丹麦的玻尔研究所,建设一个“世界顶级科研机构”。两年后,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正式成立,聚焦物理和天文领域最基本、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李政道本人受聘为该所名誉所长。按照他的宏愿,这里应当成为世界知名的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全球顶尖科学精英向往的聚集地、面向未来的中国青年才俊历练地。将来的中国,应该以这样的平台为依托,对世界科学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听闻李政道逝世,国内众多科研机构、学校将自己的官网转为黑白色,多位学者发文致哀。

南都此前报道,苏州中学发文称,1985年,李政道在苏州设立“李政道奖学金”作为苏州在全市范围内对高考学生设立的唯一奖项,共颁发30届,苏州中学共69名学子获此殊荣。浙江大学物理学院追忆文章提到,81年前,李政道考入西迁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在束星北、王淦昌等先生的教导下开启了他在物理学的辉煌人生。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发出联合讣告,用“心通天宇,情系华夏”来深切悼念这位世纪学人。

“他在物理学领域的辉煌成就和为祖国科学明天的无私奉献,将永载科学史册;他淡泊名利、笃行致远的科学精神,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科学家与学子不懈奋斗,铸就中国科技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