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哈尔滨的寒冬依旧,但年轻的张峰心中却燃烧着对影视的热情。
这一年,他迈入了哈尔滨电视台电视剧部的大门,开始了他在影视圈的漫长征程。当时的东北影视业正值黄金时代。龙江电影制片厂接连推出了《年轮》《雪城》《泯灭》等经典之作,本土故事加本土团队的创作模式在全国都堪称一流。
张峰从最基础的剧务和摄像助理做起,亲身参与了《送你一束阳光》《戴红领巾的男子汉》等多部充满正能量的自制剧。
这些作品大多改编自真实事迹,如好民警杨光的故事,以及"赖宁式好少年"季洪波的人物原型。张峰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参与的第一部戏叫《阿拉锦金杖》,那浓郁的乡土情怀让他深深着迷。
2011年的冬天,一部名为《零下三十八度》的电视剧成为张峰事业的转折点。那年哈尔滨的寒冬格外严酷,剧组在双城拍摄大夜戏时,所有人都被冻得瑟瑟发抖。
男主角于和伟半开玩笑地说:"咱们这剧应该叫《零下三十八度》。"导演兼编剧姜凯阳灵光一闪,一拍大腿,"这个好!"就这样,剧名从《背靠背》改成了《零下三十八度》。
这个源于极寒的灵感,不仅赋予了作品独特的氛围感,也让张峰意识到,哈尔滨的严寒或许正是它的独特魅力所在。从这部戏开始,张峰组建了自己的"地接"团队。
最初只有3个徒弟,后来增加到六七个人,分为专职的生活制片组和外联制片组。张峰自豪地说:"带过最厉害的徒弟是个博士,已经是北京很有名的制片人了。
多年后,在拍摄《绝地英雄》时,张峰亲身体验了极寒带来的挑战。为了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挂甲"场景——东北土匪的一种酷刑,他被捆在冰面上,一桶桶冷水浇下。
那天室外零下27度,整整4小时,17桶冰水,鼻涕眼泪都冻成了冰。但他却说:"效果好就行,没啥事,我身体素质好。"这份对艺术的执着和对严寒的抗争,正是张峰和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的写照。
在中国影视圈,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群体——"地接"。他们是联系剧组与当地资源的桥梁,是解决各种突发问题的急先锋。
在这个隐藏的江湖中,哈尔滨的张峰可谓是一位"武林高手"。2011年,电视剧《零下三十八度》的拍摄让张峰展现了惊人的组织能力。
剧中需要大量"日本兵"、"国军"和"伪警察"群演,张峰灵机一动,直接找到了武警部队。"都是真的武警,个个有腹肌,跑起来一看就是军人。
"张峰回忆道,"最多借来过500个战士,戏里国军、日军和伪警察都是他们演的。"这一手借将为剧组节省了大量开支,也为张峰在"地接"江湖中赢得了赞誉。
但"地接"的工作远不止于此。从找拍摄地、搭布景,到联系群众演员、寻求官方支持,事无巨细,张峰都得操心。有时,他甚至需要在千钧一发之际拯救濒临崩溃的剧组。
张峰曾经接到一个紧急求助,有个导演让他火速飞往重庆救场。开机前三天,剧组遇到了两个棘手的问题:搭建的摄影棚没通过消防检查,而另一个重要拍摄场地的五星级酒店老板听说要拍凶杀案,死活不同意,给多少钱都不行。
张峰二话不说,立刻飞往重庆。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人脉,他在短短3天内成功解决了所有问题,保证了剧组按时开机。
在这个隐藏的世界里,张峰就像一个"万能钥匙",能够打开各种各样的门。他需要平衡各方关系,既要安抚耍大牌的艺人,又要照顾被欺负的新人;既要满足导演的创作需求,又要控制预算不超支。
这需要极高的情商和处事能力。张峰感慨道:"这个圈子就像个'江湖',卧虎藏龙,讲究论资排辈,也有人拜高踩低,但真正的'高手'人人敬仰。
想长远发展得能力强、情商高,还要讲义气、重口碑。作为一个良心制片,张峰有自己的原则:"钱可以少赚点,但绝不能给东北人丢人,这圈子口碑太重要了。
"他曾多次为了搞定同期声录制而自掏腰包,给周边居民发钱请他们不要敲敲打打。这种费用没有发票,不能报账,但张峰宁愿搭上几天的劳务费也要把事情办妥。
在这个银幕背后的世界里,像张峰这样的"地接"们,是整个影视行业不可或缺的"螺丝钉"。他们的付出,让观众能在银幕上看到更精彩的故事,感受更真实的情感。
在张峰看来,每一部在哈尔滨拍摄的作品都是展示这座城市魅力的绝佳机会。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他不仅是一个"地接",更是一个对东北文化有深刻理解的"文化使者"。拍摄悬疑剧《无证之罪》时,张峰的本土知识派上了大用场。
他帮导演找到了哈尔滨的老刑警,根据真实案例修改了剧本细节。"找了哈尔滨的老刑警,根据真实案例修改了剧本细节,悬疑故事接了地气,人物也'落了地'。
"张峰说道。这种源于现实的改动让故事更加接地气,人物也更加丰满。剧播出后,甚至有剧迷专程到老道外的取景地打听,"哪位哈尔滨警察是'严良'的人物原型?"这种反响让张峰倍感自豪,因为它证明了哈尔滨的故事也能打动全国观众。
张峰的专业素养在与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合作时得到了充分展现。在拍摄新春贺岁短片《七里地》时,剧中有一家人闯关东的情节。
看到服装和道具的安排,张峰当场指出了不合时宜的地方。"这服装和道具都不对,"他直言不讳地说,"我爷爷就是闯关东来的,那时候的人冬天都穿大棉袄和大棉裤,脚踩棉靰鞡,男的挑担,大小子背着锅,小姑娘拿个破碗,一路要饭。
许鞍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非常高兴,立即让道具组按照张峰的建议进行调整。更让张峰惊喜的是,许鞍华当场拍板让他出演戏中的重要角色"老马"。
这个角色原本已经定了某著名演员,机票都买好了。但许鞍华一句话,"定金不要了,机票退掉,峰哥最合适。"这份信任让张峰深受感动,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要精准呈现东北文化的决心。
张峰的努力不仅让哈尔滨在国内影视作品中展现了独特魅力,还推动了当地艺术家走向国际舞台。当好莱坞电影《别告诉她》在东北取景时,需要一位老戏骨扮演重要角色"奶奶"。
张峰经过深思熟虑,把哈尔滨话剧院的赵淑珍老师引荐给了剧组。这个决定堪称神来之笔,赵老师凭借"奶奶"一角,拿下了第35届独立精神奖最佳女配角,成为继章子怡之后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
获奖消息传回国内,张峰激动得像自己得了奖一样。"东北艺术家被全世界看到了,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他兴奋地说。这种成就感不仅来自于对家乡艺术家的自豪,更源于他对推广东北文化的执着追求。
每一次看到哈尔滨的风貌通过镜头展现在观众面前,张峰都会感到一种由衷的自豪和满足。他知道,自己正在为塑造哈尔滨的影视形象贡献力量。
无论是帮助导演深入了解本地文化,还是推荐优秀的本土演员,张峰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哈尔滨的故事,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中国影视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根据《2021-2022年中国影视行业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研究报告》的数据,2021年中国影视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惊人的2349亿元。
即便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同比增长仍高达23。2%。这个庞大的市场规模背后,是数以百万计的台前幕后从业人员的辛勤付出。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为哈尔滨带来了新的机遇。冰雪题材的影视作品突然成为了热门,《超越》和《冰雪之名》等作品纷纷选择在哈尔滨取景。
这座城市独特的冰雪景观和建筑风格,成为了吸引剧组的一大亮点。张峰和他的团队忙得不可开交,但也为哈尔滨重新成为影视热门取景地而欣喜不已。
然而,机遇的背后也隐藏着挑战。张峰深深感到,哈尔滨在影视基础设施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哈尔滨没有专业的大型摄影棚,"他遗憾地说,"听说《人世间》租了7个棚,搭了几万米的景,要是咱这有这样条件,来拍戏的剧组会多得多。
"这种基础设施的缺失,无疑限制了哈尔滨吸引大型制作的能力。张峰曾看到一段哈尔滨双城区的航拍视频,镜头掠过一大片低矮的平房区,白雪覆盖着屋顶和斑驳的小道,低矮的木栅栏上飘过炊烟。
"双城的这片平房跟几十年前的'光字片'太像了,原生态的东西肯定比搭的假景强,有烟火气。可惜了,剧组不知道这地方。
"张峰感叹道。这种独特的景观资源,如果能被充分利用,必将为哈尔滨的影视业带来更多机会。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张峰始终对哈尔滨影视业的未来抱有信心。
他相信,只要能够充分利用哈尔滨的自然和文化优势,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座城市必将在中国影视版图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张峰始终对哈尔滨影视业的未来抱有坚定的信心。2017年,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成立了黑龙江松鸾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这个决定不仅标志着他个人事业的新高度,更是他对哈尔滨影视业未来的一份投资。张峰的眼界并不局限于东北三省。
他将业务范围逐步拓展到全国,甚至与好莱坞团队合作,远赴俄罗斯、韩国拍摄。这种开放的态度和国际化的视野,为哈尔滨影视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近年来,张峰参与创作、拍摄了《无证之罪》《别告诉她》《跨国大追捕》等30多部影视剧,在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每一次合作,都是他为哈尔滨影视业发展播下的一颗种子。
通过这些作品,他不断向世界展示着哈尔滨的魅力,吸引更多的目光关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峰哥"最大的心愿就是有生之年,能看到哈尔滨的本土影视行业"支棱起来"。
这个朴实无华的东北方言,包含了他对家乡深深的爱与期待。他期待着有朝一日,哈尔滨能重现往日辉煌,成为中国影视创作的重要基地之一。
这个梦想,正如他在严寒中坚持的精神一样,温暖而坚定。张峰相信,只要持续努力,哈尔滨终将在中国影视版图上占据应有的位置,再现昔日龙江影视的辉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