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7月,没想到会成为所有地产人的悲歌,目标没有实现,业绩几乎跌半!
万科更是被踢出前三!
各位主子好,每周一叨,理性开炮,我是叨主周一叨。
1-7月,中指研究院发布百强房企榜单,一保、一中分列冠、亚,代表着当今房地产国家队的守卫军力量。
绿城凭借着全国急行军式的代建模式,用“品牌”的力量无限扩张,进而一举拿下万科,正式挺进前三。
回看万科1-6月的业绩,那时还稳在前三,但仅一个月过去了,舞台没变,唱戏的人变了。
要知道,这可是万科过去五年来首次跌出前三。
从具体的成交业绩和成交面积倒算,7月万科的整体成交价格还比前6月下调了110元/平米。
也就是说,即便是这样的第四名,也是通过部分降价来托举保住的。
这一方面说明,市场的多发负面影响,让万科陷入了品牌失灵的境地,百姓对万科的信任在逐渐丧失。
一方面说明,万科未来的路,更是难走,如果要想保住前三的位置,后期必须以价换量,而这也必然使其全年的亏损额再次扩大。
这不但会加重万科的债务压力,而且对被套牢的股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前百强房企,无一幸免!
今年前7个月,中指数据公布: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39万亿元,同比下降40.1%。
足足跌了4成,将近腰斩的位置。而且用网友的话说,“这还是“517新政”加持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个政策,不知道市场会跌成什么熊样。”
叨主则认为,事实恰恰相反,或许就是因为有这一波波的“春风拂面”的利好,观望者或买房人才笃定了“不买就是赢”的守本之心,才更加加重了“等一等,会更好”的心理。
这么说,并不是否定政策的无效,而是从当下大家的真实状态来看,显然是情绪大于理性,一面倒的唱跌成了主流。
对于政策,有房的人认为,反正已跌了那么多,什么政不政策的,无鸟所谓;而没房的人则认为,反正已跌了那么多,什么利好不利好的,有鸟所谓。
就在这种几乎一边倒的负向情绪漫延下,市场从不作假,于是给出了答案。
2021年,我国商品房销售规模曾攀上18万亿的颠峰。
2023年,就掉到了11.7万亿,比2021年缩水四成。
今年上半年,统计局公布的销售规模是4.7万亿。按照这个势头,全年可能不到10万亿,也就是说,成交量继续萎缩。
对此,有位资深同行则更加悲观,按他的判断来说,今年行业的销售规模可能在7万亿左右。
叨主认为,这种判断不无逻辑,俗话说,有投入就有产出,有产出才有业绩的呼之欲出。
过去,拿地热度一直是行业繁荣与否的风向标,代表着行业的活跃度指数。
这两年,房地产的势能已“大江东去浪淘尽”,房企拿地规模连年下挫。
去年TOP100企业的拿地支出,只相当于2021年的一半。
今年的情况依然是“我命由天不由我”。中指研究院的报告说,1-7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4307.1亿元,同比下降38.0%。
这跌幅,与上边提到业绩跌幅,几乎同频共振。
事实上,从另一个维度来看,端倪早已显露。
这几年,民企在土地拍卖中的参与度已越来越低,民企作为重要的经济参与体,作为关键的房地产主力军,显然已丧失应有的活力。
如果国央企是人体的左肾,那民企就是人体右肾,双肾联壁才有无限动力。
取而代之的则是城市级的各种什么城发投、城开投、城建投等,这些清一色的“土地独揽王”,也成了托底土地市场的底牌。
而城投的入场,虽说暂时解决了土地无人拍的尴尬,但也正因城投的介入,也导致了“借新债还旧债,旧债垒积成高台”的众多地方债无法化解的难题。
而这,也正是前段时间刚刚过去的某大会,所重点“防范”的风险之一。
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是曲折与矛盾的,房地产的发展尤如是,当下房地产依然作为经济支柱的角色不会变,但如何救,从哪救,是救信心,还是救房企,似乎才是高层更加深入思考的问题。
我是一叨,下次再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