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近几年,每到寒暑假和国庆节旺季,三亚市大潜水公司一天能接待上千名“体验潜”游客,小公司也能碰到几十上百名游客。游客在外面排长队,主管会催着教练赶紧把客源“消化掉”。
体验潜的游客,很少有潜水经验,他们大多第一次下潜,有的甚至不会游泳。教练会以很快的速度带游客下潜,这样游客耳朵由于耳压失衡出现疼痛,会提出想向上浮;还有教练会想办法让游客的半面镜进水,呛一口水,人就不愿意再潜了。圈内把这种操作叫做“刷客”,最多的教练一天能刷30多个客人。
游泳过程中如果出现外耳道进水,可以用棉棒放在外耳道口轻轻地把水吸出,也可以把进水的耳朵向下,用同侧的手掌按压耳廓,利用负压将水吸出;不小心被水呛到之后,千万不要用双手捏住鼻子擤鼻涕,可用生理性海盐水冲洗鼻腔。
什么是耳膜穿孔?
鼓膜(又称耳膜),是介于外耳道与中鼓室之间的膜性半透明结构,大小约8*9mm,厚约0.1mm,由三层结构组成,可以有效的阻隔外耳道的细菌以及异物进入中耳,并在声音的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鼓膜分为紧张部和松弛部,正常的鼓膜像可以清楚的看到锤骨柄、光锥等重要结构,并可透过鼓膜隐约观察到鼓室内情况。导致鼓膜穿孔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急、慢性中耳炎和外伤,前者多有耳痛、耳朵流水、流脓和听力减退的病史,后者多有挖耳、被掌击或者头部骨折等明确外伤史。
耳膜穿孔有什么症状?
炎症引起的鼓膜穿孔多表现为耳痛,可伴有耳鸣或听力减退,急性中耳炎发作时鼓膜穿孔后可出现耳痛的瞬间减轻,随后可有脓液自外耳道溢出。耳内镜下可观察到鼓膜紧张部或松弛部的穿孔,慢性炎症导致的穿孔可伴有穿孔周围鼓膜的钙化。
外伤导致的鼓膜穿孔则表现为受伤后突然出现的耳痛及听力减退,可伴有血性液体自外耳道流出。掌击或气压伤导致的穿孔在耳内镜下可呈裂隙状,不易发现,周围可附着血迹或血痂。
耳膜穿孔如何处理?
鼓膜穿孔后,有部分人的鼓膜是可以自己修复的,像外伤病人。还有一部分人耳膜穿孔后自己无法修复,或是会反复急性发作,经常流脓流水,鼓膜老长不上,这时就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鼓室成形、鼓膜穿孔修补等手术方式来进行治疗。
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人鼓膜穿孔后,都是因为拖着不看才到了非手术不可的地步。主要原因是很多耳朵淌‘水’和不明液体的患者并不感觉耳部疼痛和其他不适,直到听力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才到医院就诊,此时基本就需要选择手术治疗了。因此,有耳部不适或耳朵淌“水”的患者最好到耳鼻咽喉科及时检查。
你知道吗,擤鼻涕也有可能引起耳膜穿孔!
值得提醒的是,擤鼻涕的细节一定要注意。有人擤鼻涕时习惯捏住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力度会迫使含有病毒和细菌的鼻涕向鼻后孔挤出,经过咽鼓管逆行到达中耳鼓室而引发中耳炎,给鼓膜穿孔埋下隐患。
正确的方法是:以大拇指轻压一侧鼻孔,慢慢擤出对侧鼻腔内的鼻涕。
资料来源:新京报 光明网 人民网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综合整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