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茁
编辑|陆一鸣
题图 | IC photo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于当地时间8月4日在旧金山逝世,享年98岁。
李政道是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1956年,他与杨振宁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为两人赢得次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
李政道猝然离世,在科学界、文化界乃至更广泛的领域,都引发着长久回响。回望李政道的一生,是不断求索科学真理的一生,也是致力于推动中国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的一生。
“科学奇才”“天才博士”“物理学界天才双子星”,外界对于李政道有着太多标签,但对他而言,或许唯有探索真理才是他最关心的命题。正如他在诺奖致辞中所说的:“我们以有限的人类智慧去认识无限的宇宙奥秘, 是一个永不终止的过程。”
颠沛流离的求学生涯
1926年,李政道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中产富裕家庭,家中共有五子一女,李政道排行第三。父亲李骏康原是苏州人,从金陵大学毕业后便移居上海从事化肥进口生意,成了当地的富商。这给童年的李政道提供了一份殷实的成长环境和坚实的启蒙教育。
但一切都被1937年侵华日军的战火所打断。当时就读小学二年级的李政道被迫辍学,全家迁入租界,自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求学之路。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15岁的李政道再次辍学,一心向学的他决心与二哥李崇道一起加入难民队伍离开上海。两人出发不久便被迫分离,李政道一路西行来到江西赣州,被赣州联合中学收留。
翻拍:2018年3月28日,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旧址纪念馆。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图/IC photo)
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李政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一边自学,一边任代课老师,每天食不果腹,疾病缠身。他曾回忆过那段过往,每天下午三四点钟,日军敌机进城轰炸,茶馆老板都要到城外防空洞避难,而他就冒着生命危险帮忙照看茶馆,以换取一些客人的残羹剩饭。
但也正是在赣州时期,李政道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了民国厦大校长萨本栋所著的《普通物理学》。这位未来名满天下的物理学家,迈出了走向物理世界的第一步。
从浙大到西南联大
在《束星北档案》一书的序言中,李政道如此写道:“我一生最重要的机遇,是在很年轻时能极幸运地遇到三位重要的老师,得到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束星北老师的启蒙,吴大猷老师的教育及栽培和费米老师的正规专业锻炼都直接地影响和造成我以后的工作和成果。”
正是受到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束星北的启蒙,李政道才真正意识到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对物理燃起了热情。在入学不久后,李政道便决定由原本考取的电机系转至物理系。也是在束星北的建议之下,1945年春天,李政道转学至西南联大物理系二年级就读,师从物理学家吴大猷。
“聪慧勤奋”“思维敏捷”“不知疲倦的物理奇才”,吴大猷从不吝啬对得意门生李政道的赞誉。在他的印象中,李政道求知心切已经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无论给他什么艰深的书和难题,他都很快做完,又来索要更多的。”
翻拍:2015年7月11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1943年在浙江大学物理系学习时的照片。(图/IC photo)
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吴大猷被选入国民政府的“种子计划”,即将赴美学习最新的原子物理科技时,为何会选择李政道作为两名年轻助手之一。尽管当时李政道只是一名大二学生,但他已展现出一名罕见的物理学天才的过人资质。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就这样,未满20岁的李政道担起了命运赋予的重任。
芝加哥:命运的转折点
在芝加哥,李政道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三位恩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被誉为“原子能之父”的恩里克·费米(Enrico Fermi),并破格成为他的博士研究生。
彼时的芝加哥大学汇聚了包括奥本海默、费米、泰勒在内的全世界最前沿的物理学人才。李政道也在芝大的滋养下全情投入物理的天地,展开了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四年之后,年仅23岁的李政道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初中、高中、大学从未毕业的他,一举成为“神童博士”。
同样是在芝加哥,李政道与他今后人生中的两位关键人物相遇了。其中之一便是与李政道并称为“物理学界双子星”的杨振宁。当时,杨振宁已是芝加哥大学的一名助教,同为西南联大校友的他,很快与李政道成为生活和学术上并肩作战的朋友。
1947年,李政道、杨振宁、朱光亚(左起)在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协同创新 自立自强——“两弹一星”精神展,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图/IC photo)
另一位则是李政道未来的妻子秦惠箬。初到芝加哥大学时,李政道曾制定了一个十年规划——如若不取得巨大的学术成就,坚决不恋爱、不结婚。但在一次接站时,李政道对同在美国留学的女学生秦惠箬一见倾心。
在李政道情书示爱、为爱减肥、学跳舞的攻势之下,两人很快坠入爱河。1950年,秦惠箬从圣玛丽学院毕业后,两人迈入了婚姻的殿堂,相伴相守一生。
摘得诺贝尔奖,
但我们离绝对真理还很远
李政道的一生中科学成就无数,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1956年与杨振宁一起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这一发现打破了物理学界长久以来的假设,改变了人类对基本粒子世界的认知,也为两人赢得了次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
站上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奖台时,杨振宁只有35岁,而李政道年仅31岁。这让他成为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同时也是史上第二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在致辞中,李政道以《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如来的故事比喻求索真理之路的曲折:“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取得很快的进步。但是我们必须记住,即使到了如来佛手指的底部,我们离绝对真理还很远很远。”
以有限的人类智慧去认识无限的宇宙奥秘,是一个永不终止的过程。而李政道确实从未有一刻停止,正如他经常说的那样,“一个人一生做事,要忠于自己的事业”。而真理,正是他一生所追求的事业。
2005年10月19日,上海,复旦大学,美籍华裔诺贝尔奖大师李政道为纪念《相对论》发表100周年和复旦大学建校100周年发表讲演。(图/IC photo)
双子星的恩怨纠葛
李政道和杨振宁大概都未曾预料到,荣耀的加冕时刻会引来这对“物理学界双子星”的分道扬镳。署名先后之争曾多次发生在两人合作期间,而诺贝尔奖让两人最终决裂。
在2003年的一封公开信中,李政道坦言他与杨振宁争论的主要焦点是有关宇称不守恒的思想突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并表示两人的分裂“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很大的悲剧,但它是事实,无法回避”。
天才科学家之间的完美合作固然是一段佳话,但偶尔展露的人性时刻也不失美妙。几十年来,每每提到李政道或杨振宁,人们总是热衷于谈论两人之间的恩怨纠葛。如今,两人也不必再争先后了。孰是孰非,是非曲折,恐怕终难分辨,或许只能交由历史来判断了。
“青出于蓝,后继有人”
李政道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学术成就,更在于他作为中国物理学界的先驱和引路人,为身后数十年、数百年的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
1972年,离开故土26年之久的李政道首次回国访问,他深深地为当时中国理科教学中基础科学的落后感到忧虑。李政道心想,既然芭蕾舞剧团可以从小培养演员,那么为什么科学教育不可以呢?于是,他提议全民选拔十三四岁、有培养潜力的少年,这就是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首届“少年班”的雏形。
李政道也不忘身体力行地将先进的科学知识带回中国。一篇名为《李政道教授在中国讲台上》的文章,详细记录了1979年李政道在北京教授“统计力学”和“场论简引和粒子物理”的场景。那时候,急于帮助中国发展基础科学教育的李政道,将原本需要两三年时间的课程压缩到28~30小时,于是每天光是备课就需要6个小时。
从“青出于蓝,后继有人”,到“代代出新人,英雄在少年”,对李政道而言,科学人才的培养是比诺奖更加重要的事业。
“让更多类似的机遇
能光顾其他年轻人”
1979 年,李政道在中国创立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之后的十年里,李政道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在CUSPEA的组织和遴选上,先后支持900余名中国物理专业学生赴美接受教育。
李政道深知机遇对年轻学生的重要性。30多年前,吴大猷教授提供的一个机会,改变了李政道的一生,让他得以在物理学方面继续深造。在获得诺贝尔奖后,李政道第一时间就写信感谢吴大猷的栽培之恩。
也正因此,李政道希望“让更多类似的机遇能光顾其他年轻人”,正如他在谈到创立CUSPEA初衷时所说的:“一个人的成功有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其中机遇也许是最重要的;但从它的本质来说,也是最难驾驭的。尽管机遇不可能预定,但它的出现几率至少在统计的意义上却可以人为增加。”
2006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致辞。(图/IC photo)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CUSPEA计划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卓越的科学家,改变了中国一代精英知识分子的命运。他们中的大多数也都选择在结束学业后回到中国工作,将科学的火炬代代相传。
从物理中来,到物理中去
李政道的科学生涯开始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曾目睹日本的敌机从头顶飞过,机关枪不停扫射。他把自己缩得像个球一样,侥幸死里逃生。
“当一个人很困难的时候,你问一个人活着有什么意思,你为什么活?”某种程度上,是物理给了少年时的李政道希望。他看了牛顿的著作,发现自然界居然有定理、有规律。“死亡跟生是很近的,总要有一个道理你觉得要活下去。什么道理呢?”
李政道用一生给出了他的答案。
校对:遇见
运营:小野
排版:黄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