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然而,在农村地区还存在部分“黑水塘”“臭水沟”,让村民们纷纷捂着鼻子绕道走,如何治理好农村污水和黑臭水体,让坑塘变清澈,将死水变活水?铜梁有“良方”。

自“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区县”创建启动以来,铜梁区共查出41条农村黑臭水体。截至目前,已完成27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消除黑臭面积37398平方米。

预计今年9月底前完成已排查出的全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在黑臭水体整治中,铜梁区坚持“一水一策”,针对排查出的每一条水体分析主要污染成因,制订“一水一策”治理实施方案,由各镇街按照整治方案和时间表对农村黑臭水体实施治理。

“一水一策”

让“黑臭水”变“资源水”

因地制宜

“枯井塘”变灌溉池

福果镇三多村的枯井山坪塘也在需要整治的农村黑臭水体之中。

整治前

经过专家实地检测,发现枯井山坪塘水体周边农田紧邻水体,缺乏过滤、降解污染物的缓冲带。加上水体补水仅依靠雨水及周边径流,塘内水体交换能力弱,使得水体出现黑臭现象。

整治方案

“对于枯井山坪塘的情况,就是要打造出水生植物净化区,形成过滤、降解种植面源污染的缓冲带和水体保护屏障。”铜梁区生态环境局水土壤环境与辐射安全科科长李可说。

对淤泥和水体水花生等植物进行清理后,镇里给枯井山坪塘水面上布置起生态浮床,邻近农田的一侧种上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在这一道道生态屏障“加持”下,水体自净能力迅速提升,山坪塘水质很快变清。

不仅如此,经过整改后的山坪塘水量也有提升,“枯井”再次成了周围村民的灌溉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治后的山坪塘

污水变清

产业发展添后劲

侣俸镇是铜梁的蔬菜种植大镇,永乐村、石蛤村连片发展起蔬菜、稻谷种植2000多亩。2015年,镇里为保障基地灌溉用水,从蔬菜基地中间修建了一条长1公里的引水渠。

整治前

30多厘米厚的沉积物,水根本流不动。

整治方案

专家们给这条沟渠开出的“药方”是在清淤的基础上,在蔬菜种植区内,将现有排水沟改造成生态植草沟,拦截、净化径流中部分污染物后,再排入沟渠。淤泥处置还可以采用就近农业堆肥的方式处置。

如今,之前淤泥堵塞、异味飘散的“臭水沟”已大变样,整治后的水渠干净整洁,恢复了灌溉渠功能,蔬菜基地用水得到了保障。

姚家堰塘是一个面积近10亩的大型山坪塘,紧邻中蔬种业科技(重庆)公司,是水龙村巴岳农庄种植基地和多家农户农业用水来源。

整治前

由于堰塘周边农村聚居区农户改厕和化粪池修建未完善,部分农户生活污水由老式储粪坑收集,不能及时消纳的粪污存满后溢流至房前屋后排水沟,而后进入堰塘,造成水体污染。

整治方案

最重要的就是修建大化粪池,尽可能收集周围的生活污水、废水,经过处理后再进入种植地,进行资源化利用。对于无条件统一收集生活污水又无化粪池的农户,进行新建单户化粪池和改造卫生厕所。

宋家院子“铜心小院”旁的大型化粪池正在建设中。待下个月建好投用后,将集纳处理周围50来户农户的生活污水,污水将不再直排进姚家堰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建中的化粪池

在“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区县”

创建工作中

铜梁还按照

“一村一档、精准到户”要求

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截污控源

同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在围龙镇龙苑村桂林河,由于水体上游四合场镇内雨污混接严重,污水混接进入雨水管网,最终统一流入一体化处理设备前段的收集池。然而混凝土收集池内部雨污混流、溢流管直通河道,造成污水处理设施及附属配套设施无法满足处理需求。

整治方案

围龙镇将水体周边雨污混流严重区域的雨污分流纳入穆家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统一实施,新建起污水管道、污水收集池修复等,从根本上截污控源。

今年,虎峰镇在黑臭水体整治中发现,黑水滩河石柱村段存在生活污水渗漏、农村种植面源污染,导致水体发黑发臭,影响周边居民日常生产生活。

整治方案

在检修污水井、清理漂浮物的基础上,全镇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严控畜禽养殖场数量和规模,并加大监管力度。

此外,还加大科学使用化肥农药推广力度,并建立完善废旧农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制度。

2024年,铜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将达到70.8%左右;到2027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预计将达到100%。

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增强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铜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