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8日报道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8月6日刊发题为《全球两大趋势之争》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斯蒂芬·沃尔特。全文摘编如下:
万一唐纳德·特朗普、卡玛拉·哈里斯或其他志向远大的世界领导人咨询我对外交政策的建议,我会非常乐意与他们谈谈。气候变化、如何与中国打交道、保护主义为何愚蠢、怎么解决加沙问题、规范的作用、威胁平衡论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以及其他诸多话题。但是,我也许首先要呼吁他们关注世界政治的两大矛盾趋势;究其根源,可追溯到几十年前。这两个趋势在重要方面互相抵触,而未能理解其互相作用的方式也导致了很多国家误入歧途。
第一个趋势就是现代兵器的射程、精确度和致命性不断提升。100多年前,空中力量还处于起步阶段,火箭和火炮还不精确,射程有限。重创敌人需要打败其军事力量,然后由围城的军队包围城市。可如今,强国已经非常擅长炸毁目标,即使目标远在千里之外。核武器和洲际导弹就是这个趋势的神之化身;所幸的是,这些武器自1945年以来仅用于威慑。但是,远程飞机、弹道和巡航导弹、无人机以及精确制导技术的不断升级,如今让参战者得以在数百英里之外摧毁目标。甚至某些非国家角色(如也门胡塞组织)也在加入其中。
第二个趋势则完全不同:地方身份认同和忠诚、特别是国家意识的政治特点和韧性不断加深。正如我之前说的,“人类基于共同语言、文化、种族渊源和自我意识形成不同部族,以及这些群体应当能够自我治理的观点,以很多人仍然不完全理解的方式影响了500年来的历史”。国家意识以及这些团体不应受他人统治的观念的广泛兴起,正是如下事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哈布斯堡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分别于1918年和1923年终结;英国、法国、葡萄牙和比利时的殖民地获得独立。
这两大趋势互相抵触,部分原因在于利用前者往往加强了后者。早期的空中力量理论家预言:空中轰炸将破坏民间士气,促使对手迅速投降;但是经验表明:向平民投掷炸弹更有可能形成强有力的团结意识和抵抗精神。事实上,对手无寸铁的民众造成死亡和破坏是一种理想的严峻考验,受害者因此形成共同身份认同意识。用炸弹和导弹摧毁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可能具有一定的军事价值,但是俄罗斯或许选择了一种最糟糕的办法来说服乌克兰人接受与俄罗斯的“历史统一”。不论战争最终以何种方式结束,它都在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造成了可能存续几十年的裂痕。
强国领导人倾向于认为炸毁目标的“震慑”能力将让他们能够向弱势群体发号施令。这种想法具有诱惑力,因为向弱势敌人投掷炸弹或发射导弹和无人机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本国公民的风险。
遗憾的是,炸毁目标(以及有时也炸死很多无辜民众)解决不了导致冲突的根本政治问题。看看以色列过去10个月对加沙的大规模屠杀就明白了。无人能够质疑以色列的摧毁能力,但是真的有人相信这将让加沙、约旦河西岸或其他地方数以百万计的巴勒斯坦人放弃他们的自治愿望吗?
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是对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仅凭摧毁能力几乎不足以实现政治目的。成功首先取决于选择能够实现的目标,但是也取决于解决根本政治问题并承认各国自我治理愿望的意愿。凡是认为能够炸出胜利之路的人都无权管理一个国家,如果更多志向远大的领导人理解这一点,那么我们都会更好一些。(编译/郑国仪)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