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结束的巴黎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半决赛中,两位来自上海且都师从名帅孙海平的小将,徐卓一和秦伟搏没能更进一步——前者跑出13秒48,后者成绩为13秒41,均无缘决赛。
我们正面对一个冰冷的现实:两位日本选手的半决赛成绩都优于我们。泉谷骏介跑到13秒32,击败了同组的徐卓一;与秦伟搏同组的日本混血跑者村竹拉希德以13秒26,压线进入决赛。
过去的四十多年里,在世界舞台上代表亚洲短跨最高水平的,始终是中国队。然而从亚运会被日本队击败无缘该项目十连冠,再到去年的世锦赛以及本届奥运会上,日本短跨均历史性首次进入决赛,这些都在宣告:中国男子短跨在亚洲的统治地位已经不再。
但作为“后刘翔时代”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短跨的扛旗人物,谢文骏却觉得这或许是件好事,“有很好的竞争者,有很好的竞争环境,多给这些孩子一点时间,相信他们会变得更好!”
2024年8月7日,中国选手徐卓一(中)在比赛中(图/新华社)
他们更有希望改掉中国短跨的“老毛病”
“迈出第四步时脚软了一下,人一下子就直了起来!”
半决赛赛后,徐卓一显得非常懊悔,他觉得自己从第一轮到半决赛状态都非常好,甚至已经定好了冲进决赛的目标。状态好,却比不出应有的实力,问题在哪里?他和教练孙海平赛后复盘时都提到一个关键点。
“徐卓一的问题主要出在前程,起跑后最前面的三步没有问题,但第四步因为在技术上处理不当使得他减速了,后面再想加速也不行了。”而秦伟搏在比赛中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在第五、第六个栏时(秦伟搏)想发力,但动作上出现差错,从专业角度来说,他的右腿带得太大,在栏上时失衡了,之后一下子就变成减速了,后面再想加,就加不起来了。”
徐卓一的最好成绩是13秒22,而且这成绩跑出过不止一次,若正常发挥,他是有能力去进决赛的。在孙海平看来,除了赛前调整还有提升空间外,两位运动员的大赛经验确实也是一个明显的短板——两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也就徐卓一有过亚运会的经历。
孙海平所指,是弟子因为缺乏大赛经验,而缺少大赛的能力。大赛能力,是应对比赛过程中各种状况、各种压力时依然能保持冷静和稳健,是在和高手较量时依然能拿出自身应有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的能力。曾经的刘翔,就是中国田径历史上,最具大赛能力的运动员,他不但不怵大场面,而且遇强更强。
左起:秦伟搏、孙海平、徐卓一
对于两个年轻人来说,不怕将来没有大赛经验,关键是如何把大赛经验,转化为大赛能力,这也是“后刘翔时代”,中国短跨始终没有改观的“老毛病”。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22岁的谢文骏就跑出13秒34的个人最佳战绩,险些闯进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论其职业生涯的轨迹,和如今两位师弟何其相似。然而从2013年到2018年,谢文骏职业生涯的黄金年龄,他的成绩却始终停滞不前。2013年的世锦赛,他没能闯过预赛;2015年、2017年的世锦赛,全部折戟半决赛。当时孙海平总结原因时,就提到谢文骏大赛能力不足的问题。
然而,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一代的年轻短跨小将,能把这个“老毛病”改掉。因为从徐卓一身上我们就能看出,他有一颗敢想敢拼勇敢无畏的大心脏,他相比前辈们更善于自己分析问题,主动解决问题——这一代年轻运动员身上大方自信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可以说充满了时代的特征。“我希望带头,争取让这个项目继续变强起来。明年的东京世锦赛,我一定会进入八强。”徐卓一已经明确了心中的目标。
他们的成长环境更“适宜”
本届中国田径健儿里,除了吴艳妮,最受网友追捧的可能就数徐卓一了。
当他在巴黎奥运会男子110米栏资格赛以小组第一的身份晋级半决赛后,社交平台“炸了锅”,一句“以为他是搞奥数的,结果他是搞奥运的”的网友调侃,被各大媒体转载。1米98的大高个,顶着一张清瘦白净的“书生”脸,书卷气十足。他戴着眼镜,在赛道上犹如一道闪电勇往直前,让他在赛场上的众多非裔运动员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甚至还登上日本热搜话题榜,有不少日本网友留言,“戴眼镜跨栏太帅了。”
大家议论最多的不是成绩,不是冠军,徐卓一来说更像是一种赛场外的激励,而不是压力,“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大家对于运动员的那种刻板印象太固化了,认为大多数运动员就是那种又壮又高又大的样子,其实,我感觉各式各样的运动员都有。”
顶着一张清瘦白净的“书生”脸,徐卓一频上热搜
的确,和刘翔、谢文骏比,如今这群最小的师弟们所处的舆论环境,可能是相对最“宽松”的——刘翔,曾被盲目地簇拥着,后又被无知地诋毁着;谢文骏,则承受着“后刘翔时代”的寄托和寂寞。
刘翔当时所处的,仍是相对浮躁和功利的体育大环境,这让他无从享受田径、享受当下、享受荣誉带来的快乐。奥运会成就了他,也成了他心里的一个死结。
而谢文骏从进入人们视线开始,就承载着全国人民对“刘翔接班人”的寄托和压力,“我哪里能和师兄比!”这是谢文骏在职业生涯前几年,面对媒体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而当“接班人”的期待迟迟没有兑现,他也随110米栏项目一同陷入了孤独的境地——那些年里,中国短跨苦撑“门面”的只有他一人,但是因为始终没有亮眼的大赛成绩,关注者寥寥。
如今的“徐卓一们”,更多是被包容、理性地关注着,外界对于运动员价值的认可,也早就已经不是一块金牌能够涵盖。而这,也让我们对短跨小将们的成长抱以期待。
中国短跨在过去5个奥运周期的兴衰史,堪称中国田径所有项目中,最颠荡起伏的存在:在雅典,刘翔和史冬鹏携手踏上世界舞台,刘翔一鸣惊人,首次展现了中国速度;在北京,中国有四人达到奥运A标,男子短跨开始面对优中择优的“幸福烦恼”;在伦敦,达标的人数上升至5人,人们都在期待中国短跨重回巅峰;而到了里约和东京,110米栏预赛的跑道上,只剩下谢文骏一人。
今天在巴黎,两位20岁出头的小将登上了奥运赛场的半决赛,而除了他们俩,我们还有像刘俊熙、朱胜龙这样具备登上世界大赛水准的优秀短跨运动员。他们的起点,一点不比创造辉煌的前辈们低;他们身上背负的压力,要比前辈们少得多;他们的训练条件和环境,比前辈们更好。
期待他们在更适宜的“土壤”里,共同带领中国短跨进入一个更好的时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