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张晓衡
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王惠明教授团队在肾脏健康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发现了一种名为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K1 (FOXK1)的分子,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一发现被认为是治疗慢性肾脏病(简称CKD)的新希望,为全球近十亿受肾脏疾病困扰的人们带来了曙光。
7月31日,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先进科学,IF:14.3)。王惠明教授团队经过深入研究,揭示了FOXK1分子如何通过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简称TECs)的糖酵解过程,导致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简单来说,就是FOXK1能够影响肾脏细胞的能量代谢方式,进而引发肾脏的损伤和慢性肾脏病的恶化。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创新平台建设等项目的资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王惠明教授为该文通讯作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张璐副教授、博士生田茂青为共同第一作者。
慢性肾脏病,这个影响全球近十亿人的大问题,其背后隐藏的“元凶”之一就是肾脏纤维化。当肾脏受到伤害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会受到损伤,这些细胞不仅是“受害者”,还可能变成纤维化进程的“推动者”。
王惠明教授团队发现,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会改变它们的能量获取方式。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胞主要通过脂肪酸氧化来获取能量,但在肾脏受损时,它们会转向糖酵解方式。这种转变涉及两个过程:停止脂肪酸氧化和启动糖酵解。虽然之前的研究已经揭示了脂肪酸氧化停止的机制,但糖酵解是如何启动的,一直是个谜。
对此,王惠明团队找到了答案:名为“FOXK1”的分子在糖酵解启动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发现,通过调节FOXK1,可以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和纤维化,这意味着FOXK1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团队进一步分析了人类慢性肾脏病的单细胞组学数据库,并观察了不同阶段患者的肾组织样本。他们发现,随着肾脏纤维化的进展,FOXK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会增加,活性也会增强。当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培养这些细胞时,他们发现一种名为TGF-β1的分子可以诱导FOXK1的增加,并导致其进入细胞核。而干预FOXK1的表达,则可以抑制这种诱导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FOXK1如何调控肾脏纤维化,研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分析。他们发现,FOXK1能够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称为“凝聚物”,这种结构可以驱动肾小管上皮细胞持续进行糖酵解,从而导致细胞损伤和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这一发现不仅为理解肾脏纤维化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潜在的靶点。王惠明教授团队的这项研究,无疑为肾脏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近年来,王惠明团队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他们不断揭示这些细胞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的命运选择和调控机制,为肾脏健康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这项最新的研究,无疑是该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
(图片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