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医院,我经常看到很多独自就诊的老人,令人难过。这个漫长过程中,如果有人能够给他们提供帮助、提高就诊效率,驱散孤独感、给予温暖,这非常重要。”
8月8日举行的“老有所YI,有AI相伴”2024中国老年友善医疗发展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泳教授结合自己照护父母切身感受,在特邀分享中从24小时照护者的视角提出老年人就医存在“五大难题”,即搞不懂、找不到、走不通、等不及、住不上。而要化解上述难题,除了改善医院软硬件,加强医护人员队伍,更需要持续倡导医院老年友善文化。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指导,南方都市报社、蚂蚁公益基金会 蓝马甲联合举办。
胡泳发表《从24小时照护者的视角看,老年人看病难在哪?》主题分享。
老年人就医有“五难”: 搞不懂、找不到、走不通、等不及、住不上
今年4月,《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一文在社交平台上刷屏。文章记录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照护失能母亲的故事:父亲以96岁高龄过世未久,母亲今年85岁,患有重度阿尔茨海默病。过去三年多,他被日复一日的照护工作缠身,成为一名全天候护理人。除了长期居家照护,失能老人往往还需要更长期的医疗服务,医院也成了他较为常去的地方。
应邀在本次研讨会上分享自己陪父母就医经历,胡泳点赞南都做法:“来到这里,我颇有感慨,我被今天的主题深深吸引,老年友善医疗——这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概念。”
在活动上,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发布《2024老年友善医疗微改造需求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到,由于就医流程复杂、智慧医疗设备操作有难度、行动不便等原因,超九成的受访老人需要陪诊。
对此,胡泳深有体会。他多次陪父母前往医院看病,最难过的就是看到那些没有子女陪伴、不得不独自就医的老人。“我一个中年人都忙不过来,别说生病时的老人了,他们的无助挺触目惊心的。”
老年人就医的无助体现在哪里?他认为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在医院全面信息化时代,老年人看病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搞不懂”,不会用手机挂号,也不清楚应该挂哪个科室,导致在不同科室间来回转,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做了不少重复检查。
第二个难题是“找不到”,受视力下降、文化程度不高等限制,加之医院标识位置、大小不清晰,老年人来回奔波、重复排队。“在医院里,时常没有坐的地方,有时得不停地走路,一天暴走两万步,老年人的体力无法支撑,”胡泳表示。
第三个难题是“走不通”。这一点,胡泳的感受很深刻,特别是医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母亲常年坐轮椅,因为一些医院没有电梯,他不得不和家人连人带椅从一楼抬上二楼;母亲因病需要灌肠,但在医院里,这个操作进行不了,“卫生间不仅远,里面还有台阶,”他只好回家自行学习灌肠。他还发现,目前很多医院的卫生间还是蹲坑,也给老人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等不及”的痛点也很明显。去医院看病,不仅需要等候较长时间,而且环境也很嘈杂,这对老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都会带来较大负担,“八九十岁的老人坐轮椅到医院里,很可能被迫坐在上面四五个小时,哪怕你没有病也会被折腾出病。”
“住不上”是最后关键问题。他观察到,大医院时常人满为患,需要住院时“一床难求”。医疗费用也不菲,医保报销之外的药物和治疗对于老人来说也构成沉重负担,是住不上的另一种体现。
胡泳分享自己照护失能父母的经历,并提出“微心愿”。
如何化解老人看病难题? 医院应持续倡导老年友善文化
要化解老年人就医难问题,胡泳认为,除了要改善医院软硬件设施、加强医护人员队伍配置以外,医院更应该持续倡导老年友善文化,“我们生活的世界老龄化进程正加速,却没有以一种诚意邀请老年人加入的方式来设计这个世界。”
针对调研中老年人呼声比较高的问题,南都邀请了一批老年志愿者进行深度访谈和测评体验,《报告》总结梳理出8条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微改造”的参考指南,涉及线上智慧医疗系统和线下就医指引等。
怎样才能建成切实满足老年人需要的医院?胡泳也提出自己的“微心愿”。一方面,他呼吁医院开设老年人专属“绿色通道”,设立专门的老年患者挂号、缴费、采血、取药、住院等服务窗口,同时对没有家人陪诊的老人增加人工接待引导服务。另一方面,他期待大力开展有资质的家庭医生或者护理员上门服务老人的模式,“特别是失能失智老人,为其进行日常的导尿、测血糖、体检、插鼻饲管等,将服务前移,降低这类老人去医院就诊的几率”。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采写:谢小清 陈袁 熊润淼 袁炯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