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出版基金作为党和国家专门设立的出版专项基金,在引领出版高质量发展,推动学术创新、科技进步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十年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已累计245个项目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占项目总数的4.56%,位居全国出版集团前列。在基金的引领和资助下,集团启动了多项重大出版文化工程,持续推出反映我国各学科各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优秀出版物,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学术出版人才。

“世纪阅读”公号特别策划推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巡礼”栏目,以专题报道、编辑手记、深度书评、学术论文、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综合呈现集团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在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构筑上海出版高地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甫)道尽”,王安石感叹道。且不举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只从源自杜甫而为后人习用的大量成语,诸如“英姿飒爽”“冰雪聪明”“炙手可热”“别开生面”“蜻蜓点水”,即可见他在中华文化中留下的深刻烙印。再如古代的传记,追溯传主的文学渊源时常说“诗祖少陵(杜甫)”,几乎成为套语。因此,早在金代就有“杜诗学”一词,自唐至清的杜诗学文献达到冠绝古今的750种以上。杜诗是怎样流传开来,以至于“千家注杜”“学杜者如林”,成为英国广播公司推介的“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世界和平理事会认定的“世界文化名人”的?张忠纲主编的《杜诗学通史》梳理了这一历程,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成果出版于2023年。身为编辑,我们当然倍感荣幸,其间种种难以备述,这里只能略记一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斯蒂芬·欧文英译《杜甫诗》

(德古意特出版社2016年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赵孟頫绘杜甫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甫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1962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此为当年中国发行的纪念邮票

01

两个“重镇”的合作

——杜诗研究与出版

山东大学的杜诗研究蜚声四海,老辈学人萧涤非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是当代集部整理的典范之作。张忠纲便是该书副主编及全书终审统稿人,这部《杜诗学通史》(以下简称《通史》)源于他为培养博士所设的宏大课题“杜甫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其间他带领团队编撰《杜集叙录》(2008年)、《杜甫大辞典》(2009年),补完《杜甫全集校注》(2014年)。如瓜熟蒂落一般,数十年深耕于杜诗文献整理与学术研究,顺理成章地结出了《通史》这颗硕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诗学通史》早期作者团队(前排:张忠纲,后排左起:赵睿才、梁桂芳、綦维、孙微,2003年)

如果说,少有其他高校能像山东大学那样积淀雄厚的研杜底蕴,那么也可以说,少有其他出版社能像上古社这样屡出杜诗学佳作。诸如《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林继中)、《杜甫集校注》(谢思炜)、《杜集书录》(周采泉)、《杜甫评传》(陈贻焮)、《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洪业)、《杜甫诗选评》(葛晓音)等,从专家到大众,在各个读者群的书架上,它们拥有很高的“出镜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思炜《杜甫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业著、曾祥波译《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版)

可以说,《通史》对山东大学和上古社而言都是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从一开始就受到双方重视。相比于此前的《杜甫诗学引论》(胡可先)、《明末清初杜诗学研究》(刘重喜)等单本著作,《通史》共有《唐五代编》《宋代编》《辽金元明编》《清代编》《现当代编》《域外编》6册230万字,系统论述杜甫对后世的影响、历代对杜甫的研究以及杜诗流传、刊刻、整理情况。时跨古今,地越中外,其“全”其“新”不言而喻。至于“精”,不仅是作者的目标,也是编辑的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还是“《杜甫传第二十七页》”

——对一个脚注的修改

鉴于学术史著作征引浩博的特点,文献的准确性必须强调。加之《通史》以繁体字出版,书中不少内容曾以简体字写作和发表,如果“一键转换”,就很容易出错,如發(发射)髮(头发)、餘(剩余)余(自称)等字混淆使用。因此,我们前期通过抽样调查,归纳疏误类型及其原因,提请作者核查修订再交定稿。后来我们又留意到一个脚注:“梁晓明《杜甫传》,第27页,见周伦佑选编:《亵渎中的第三朵语言花——后现代主义诗歌》,敦煌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72—73页。”既然见于《杜甫传》第27页,为何又见于一部诗歌选本的第72—73页?从两书的名字看,又不像转引。我们复核原书才明白,今人梁晓明写过一首题为《杜甫传第二十七页》的新诗,结尾说“二十二岁的我的脚边/杜甫传翻开到第二十七页”。也许是诗题太过“后现代”,《通史》作者下意识地按常规思维作了“更正”,而因为编辑的生疑和追究,这一特殊文献的原貌得以恢复。

03

“同写三人”还是“第三次见”

——对一句诗意的商榷

杜甫为哀悼王思礼、严武等八人写了八首诗,合称《八哀诗》。《通史》作者写到,苏轼的《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仍邀同赋》三首,“和《八哀诗》一样,三首诗有一个总的题目,又各自以所咏人物为题,并且使用了五言古体的形式。三首诗作于一时,互相关联,如第三首云‘如今三见子,坎坷为逐臣’,则是同写三人”。我们细味苏诗第三首《刘莘老》:“江陵昔相遇,幕府称上宾。再见明光宫,峨冠挹缙绅。如今三见子,坎坷为逐臣……”其中的“再见”,无疑是指“第二次见”,那么“江陵昔相遇”是第一次见,“如今三见子”写第三次见(“子”是尊称对方),即诗题所说的广陵之会。如此理解,逻辑才更通顺。可能是《通史》作者稍不留神,“三见子”看成了“见三子”,才有了“同写三人”的结论,而经过双方商讨,这一结论便删除了。

04

从“相当有说服力”

到“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对一种学说的重审

中国古典诗歌有所谓“上尾”理论,规定“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调)”,否则就是“犯”了“声病”。清人李因笃开始提出,在杜甫的律诗中,相邻两联的出句(如全诗的第一、三句或第三、五句)最后一字,声调必不相同。他的说法经过朱彝尊宣扬,被用来审定杜诗异文孰是孰非,后来又与“上尾”理论相互渗透、演变而被人遵信,影响可谓深远。《通史》作者原本也认为:“朱彝尊用李因笃所归纳出的杜诗创作规律反过来校正杜诗的异文,无疑是相当有说服力的。”但我们留意到,邝健行、郝若辰等人的最新研究对此说提出了有力质疑。收到提醒后,《通史》作者新增了约3000字的辨析,最终判断李因笃之说只是“具有一定的说服力”,而“此说的出现极有可能是出于对杜律的过度崇拜及对杜甫‘晚节渐于诗律细’的凿深理解”。以后借助《通史》,读者再也不会被这种似是而非的学说迷惑。

05

谨慎取舍,同中存异

——对大型项目的思考

由于作者的学术专长、行文习惯各有不同,书成众手的大型项目往往面临如何求同存异的问题。在主题明确、质量过关的前提下,我们不必强求各册如出一辙,但也不可任其形同散沙。例如《通史》的《现当代编》《域外编》,原稿中颇有丰富得近乎繁冗的信息,不仅与其他四册的精炼有所不同,实质上多少也偏离了“杜诗学”这一主题,因此我们在征得作者同意后予以大幅删减。再如《宋代编》,集中探讨杜诗对宋代诗人创作的影响,而杜诗学文献仅以书目提要的简单形式附于书末,这在《通史》中别具一格。考虑到《宋代编》正可补研究现状之不足,我们尊重和保留它的特殊体例。《通史》出版后,学者以“人之所有,我则略之,人之所无,我则详之”评价《宋代编》,可见这不失为有效的策略。

06

删繁就简,贴合主题

——对装帧设计的打磨

除了向《通史》作者征求图片,我们还广泛收集美术素材,诸如赵孟頫、张骏、蒋兆和等人所绘杜甫像,黄庭坚、祝允明、董其昌等人所书杜甫诗,王时敏、石涛、张大千等人所绘杜甫诗意图。各册的封面,最初以王时敏《杜甫诗意图册》叠加宋本《杜工部集》书影为背景,后来只存书影而删去诗意图,以免画面过于繁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本《杜工部集》书影

封面书影也有讲究:宋本《杜工部集》作为后世杜集之祖本,自然意义非凡,我们从中选取杜甫自少至老不同时期代表作的书影,依次置于第一至六册,以见杜诗发展之大概。各册的书首,也本着宁少勿滥的原则,配以本册相关的代表性文献彩图两幅,在突出“杜甫”元素的同时避免乱花迷眼。书名则集自颜真卿楷书,因其端庄雅正之气,恰与杜诗相称。收到样书后,摩挲着素雅的护封、烫金的书壳,纸墨之香随着书页翻动而飘散,感觉一切“刚刚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7

“与人一心成大功”

指瑕永远比创造容易得多。正如张忠纲在《总序》中所说:“《杜诗学通史》因所涉时间长,地域广,内容繁富多样,资料汗牛充栋,又成于多人之手,错讹失察之处,在所难免。”上文列举编辑修改之例,绝无否定全书之意。事实上,《通史》出版以后,学界誉之为“杜诗学史研究的里程碑之作”,“可用通、深、精三个字来概括”,“为以后的杜甫研究发挥了指路明灯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诗学研究高端论坛暨《杜诗学通史》新书发布会

(2023年11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诗学通史》部分作者与编辑(左起:钮君怡、杜东嫣、孙微、赵睿才、左汉林、奚彤云、綦维、龙伟业、刘冰莉、夏荣林,2023年)

杜甫《高都护骢马行》诗云:“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后一句常被借来形容集体的奋斗,《通史》从酝酿、撰写到编辑出版的每个环节也是如此。作者张忠纲、左汉林、綦维、孙微、赵睿才等老师为此呕心沥血,心甘情愿“为杜甫卖命”,并给予上古社最大的配合。值得一提的是,张先生年已八旬,身在海外,我们难以按常规寄送纸质校样。他隔着电脑屏幕,以惊人的效率和质量完成读样。“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嗜杜如命的精神,不能真正搞深搞好杜甫研究”,他是这样提倡也这样践行的。上古社奚彤云、钮君怡、黄亚卓、占旭东、马颢、祝伊湄、严克勤等同事直接参与审稿和设计,集思广益“为他人作嫁”。刘跃进、刘明华、刘锋焘等先生也曾大力支持。于我个人而言,无论是发表的第一篇论文、编辑的第一本书籍,还是第一趟公务差旅、第一通学术发言,都与杜诗相关,而这部《通史》,无疑是我学习和工作生涯中更加浓墨重彩的一章。

*转编自“青年出版人”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