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特别流行一个说法:这个世界是个草台班子。
其实我特别理解这种说法,并且理解其产生的心理根源。
一开始,这个话题是由很多对职场失望的年轻人带起来的。他们辛苦努力读书多年,通过残酷的考试,再煎熬4年拿到大学毕业证,然后竭尽全力找到一份工作,一路下来,真的极不容易。
这样看来,这份工作本应是非常专业的,公司的管理层也应当是非常严谨和有能力的,但他们入职以后发现,并非如此。
有的人发现,所谓的技术人员只是凭借一点三脚猫功夫混饭吃;
周围的同事不是摸鱼就是只会拍马屁;
中层管理者大多是欺下媚上、蝇营狗苟者;
高层管理者则是最典型的草台班子了,你以为他们是人中精英,智商情商、专业能力、交际能力超群,战略眼光独到,普通人只有崇拜的份儿,结果发现,那些人也不过是酒囊饭袋,只是走了运才步步高升,所谓的战略决策也只是两眼一抹黑去赌博,根本谈不上什么专业性。
于是很多人感慨:这个世界是假的吧?我特么辛苦奋斗了这么多年,原来把持着社会核心资源的,就是这样一群装模作样的家伙?
在其他领域,亦是如此。
有的科学家,所谓科研也不过是巧立名目捞科研经费用的,早已失去了科研的初心和动力;
搞金融的,有多少都是挂着名校的光环,甚至有的只是靠着外形好看却根本没有多少投资经验,但这些人就能掌握着数十亿的投资者资金,大赚特赚;
更有甚者,将自己包装得极其高大上,却搞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倒霉者还进了大牢,这样的基金经理就有不少;
还有些企业家大佬,早年就是靠山寨抄袭发明出来一个产品,只不过成了风口上的那头猪,飞起来了,而后又靠互联网放贷搞了许多钱,最后还能靠科技股票的炒作高位套现再赚最后一笔,现在还假装“激流勇退”、“科技大佬”,还满满爹味打击那些新的年轻创业者。
上面指的是谁懂者自懂,我写明了还怕哪天人家说我侵犯名誉权,我相信这种人能干得出来。
还有的作家,写的玩意儿跟《故事会》没啥区别,还装逼自诩为“后现代叙事”、“良心写作”,名声大噪。关键是,这些人还把持着核心的出版和发表资源,导致许多年轻作家根本没有机会出头,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互相吹捧、吃饭吹牛,以及继续制造文字垃圾。
所以,我很理解他们说的: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尤其是考虑到,涉及人类命运的一些重大决策,往往就是草台班子决定的。你以为他们雄才大略、考虑周密、智囊超群,其实人家做决策跟你决定今天吃啥一样——全看心情。
考虑到上述这些情况,我认为世界的相当一部分的确是个草台班子。但我又认为,建立了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的,主要力量并非草台班子。
毕竟,我们还拥有许多真正推动了世界进步的科学家。
他们眼中只有科学的理想,业余爱好就是在黑板上疯狂地写公式,或者和其他科学家面红耳赤地争论。他们保持着对科学的虔诚和对世界的好奇心,探索宇宙本质就是这些人毕生的追求。
关键是,他们的天才计算结果,也在被现实不断地验证,虽然没有得到最终的答案,但确确实实让人类远离了贫困、落后与蒙昧,大部分人都因为他们的贡献而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
当然我们也拥有同样疯狂的企业家,他们兢兢业业经营着工厂或者公司,用经验和探索不断创新产品和经营模式,我们从工业时代一路走进信息时代,与他们也有着很深的关系。技术人员也值得尊重,他们更擅长让科技落地,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
我们也不乏一些有勇气的人,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大多数人赢得了公平与公正。
我们也有精心打磨创作技艺、真正突破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天花板的作家、艺术家,丰富着我们的文化,鞭挞现实、创造文明。
从这个角度看,世界又并不是草台班子。在我们所看到的有条不紊运转着的现代文明背后,是上述这些人以及大量的工作者在维持它的精密体系。
那么,这个世界究竟是不是草台班子呢?
我想答案在于:在一些不好的体制环境下,越是兢兢业业的人越是不太容易出头,甚至越是兢兢业业的人反而会被淘汰——因为他们不爱参与草台班子的“一起混”哲学。
他们只会搞学术、不会混圈子,但如果这些人经常不走运,那就有很大的问题了。
所以在不好的风气之下,环境就会变得“逆淘汰”:溜须拍马者大行其道,实干者被视为“傻子”并被打压;有才华的人因为“不会来事”而被看不起,“会来事”的则都是八面玲珑的人精;愿意“交投名状”混下去的,就会被那个“草台班子”所接纳,但这也意味着只能把自己染黑同流合污。
在领导层,越是蛮横、流氓、无下限的,越是高升;有管理才能、想搞好发展、讲原则的,越是被打压。
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看到的都是“草台班子”:这不是因为世界是草台班子创造的,而是因为草台班子通过逆淘汰机制,把持了你所看到的世界。
在一个坏的环境下,“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就会不断成为现实,而这个环境,也注定会草台班子化,并在某一天被戳破伪装的皮,暴露出草台班子成员们的丑陋真相。
而青年们应当努力的就是,打破这个污浊的环境,而无视草台班子们的虚张声势。
“我们之所以要行动,是因为不想把这个世界让给那些垃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