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中国香港击剑队在本届奥运会历史性地夺得两金。香港选手江旻憓率先战胜东道主法国选手,在女子重剑个人赛夺冠。男子方面,香港选手张家朗成功卫冕男子花剑金牌。
△江旻憓夺冠
△张家朗夺冠
香港的奥运会历史中,总共夺得了四枚奥运金牌,其中有三枚由近两届带回,而且均来自击剑项目。击剑这一项运动是如何在中国香港崛起的?带着这个问题,总台记者采访了中国香港击剑队总教练郑兆康。
“没有量的积累,不会产生质的变化”
在过去20年里,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加投资和资源配置。这些努力使得香港击剑水平有了显著提升。1982年,银禧体育中心成立,即香港体育学院前身,成立之初击剑已是九个重点项目之一。2004年,香港体育学院正式建立。2012年,特区政府设立精英运动员发展基金,为香港体育学院提供可持续的财政支持。
香港特区政府希望培养精英运动员,但如何界定“精英”二字,需要门槛。中国香港击剑队总教练郑兆康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他通过设立规章制度,要求香港运动员需要通过年度积分赛排名,前8名的成年或青少年运动员才能被认定为精英。另外,想要代表香港出去比赛,必须满足积分排名前4、足够高的出勤率(一周至少25小时以上的训练时间)等条件。
郑教练直言,训练时间可以多不能少。训练不是到菜市场买菜,可以讨价还价,没得商量。没有一个量的积累,不会产生一个质的变化。
去年,香港特区政府在2023年施政报告指出,政府继续以精英化、专业化、盛事化、产业化和普及化推动香港体育发展。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则继续推展《体育及康乐设施十年发展蓝图》,提供多项康体设施如体育馆、运动场和公园,包括可举办国际级别比赛的游泳馆,以及设有击剑训练及比赛设备的体育馆。
“只有主观想做好,才能千方百计地去做好一件事”
江旻憓的击剑生涯开始于11岁,在开始接受训练后的两年,她便获得了全国少年锦标赛U17组冠军。
2011年郑兆康任职香港击剑队总教练,他对江旻憓后来提出的读大学的选择非常支持。他对江旻憓说:“击剑和读书是不矛盾的,只要把时间分配好,两样事情都可以成功,你完全可以双轨发展。”四年时间,江旻憓从未放弃过击剑和训练。
在郑教练看来,江旻憓是一位非常聪明,非常友善,且非常自律的运动员。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要想得到这些东西需要怎么去做。
他还说:“主动和被动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状态,效果也完全不一样。你要我练,那是被动的。我要练,这是我主动的。只有主观想做好,才能发自内心或千方百计地去做好一件事。”
“背靠祖国、联通世界”
——广纳海内外优秀教练
香港与奥运结缘较早,但直至21世纪初,击剑在香港仍属冷门运动。郑兆康总教练于1998年应邀到香港轮椅击剑队担任总教练,于2011年转任香港击剑队总教练。他回忆初到香港时,香港击剑队只有4个剑种,运动员都很业余。
来自内地的体育人才为香港输送了专业力量。汪昌勇和郑兆康两位教练分别来自江苏和广东,曾任香港击剑队总教练的王锐基也来自广东。
张家朗的前教练汪昌勇在2000年到香港执教,他曾把过去的香港击剑队比喻为一张白纸,无法在国际赛场排进前列。因此当时他去香港队的任务之一便是要把内地优秀的教学经验带去香港。
在此基础上,香港开始系统化、职业化的击剑培训。郑兆康担任总教练后,对香港击剑队大幅改革,不仅从内地引进了众多教练,同时聘请了一批欧洲世界级教练。香港特区政府也投入资源,大力支持聘请内地和海外的优秀教练。
郑教练在回顾当时的求贤之路时表示,他曾联系了国际击剑联合会的竞赛总监,对一位重剑教练十分感兴趣。然而,这位教练已经超过了香港体育学院规定的退休年龄,无法以正式编制进入体院执教。最终,郑教练与体院共同想办法,最终以顾问教练的形式邀请他来,签订了合同。而这位教练,正是江旻憓的现任教练,罗马尼亚籍教练奥克塔维安。
而张家朗的外籍主教练雷戈里,也是郑兆康不断邀约,“四顾茅庐”请来的。
△香港击剑队总教练郑兆康在香港体育学院向总台记者介绍训练内容
“香港精英运动员+内地国家级经验+世界顶级资源”的模式,也将香港这座城市“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郑教练表示,香港击剑运动经过多年的准备和铺排,已经进入收获的阶段,他相信中国香港未来将会诞生更多的“江旻憓”“张家朗”。
总台记者丨朱丹 李志强 视频编辑丨牛堉杰
(央视新闻客户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