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成都理工大学科研最新成果显示 7亿年来地球自转呈阶梯状减速

8月10日,记者从成都理工大学获悉,由该校王成善院士指导的大数据沉积团队,结合地质记录和天文计算,首次从地质记录中重建出7亿年前至2亿年前地球自转减慢的过程。该项成果日前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上,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分别为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的黄何研究员和马超教授。

从古至今,冰川融化、板块运动和由地月引力产生的潮汐作用,使得地球自转减速现象一直存在。远古地球的自转减慢速率是否和现在一致?针对该问题,由成都理工大学马超教授带领的大数据沉积团队联合国际著名天文学家雅克·拉斯卡尔团队以及德国、爱尔兰的地质学家团队,经过两年攻关,获得过去7亿年前至2亿年前的地球自转周期、地球一天的时长,以及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研究结果揭示,7亿年前至2亿年前,地月距离增加约20000公里,日长增加约2.2小时。“也就是说,7亿年前,一天大约有20个小时;2亿年前,一天大约有23个小时。”马超教授说。

此外,地球自转不是平稳减慢,而是呈现出一种阶梯状减速的演化模式(快—慢—快—慢)。这两次“快—慢”的转折分别发生在5.5亿年前和2.5亿年前,正好对应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地球历史最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可能为早期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提供必要的条件。本次研究也表明地质历史时期的板块运动和冰川发育也会影响地球自转速率。当地球自转速度减缓到一定程度时(即一天的时长大于23小时45分时),地月引力产生的潮汐作用将不占主导地位。

本次研究对重建地—月系统的演化历史、探究地球自转减速的气候、环境、生物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记者 王若晔)

(来源: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