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候选人展示短片

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候选人

——徐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人物介绍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徐军,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同时也担任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结构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兼韧性提升研究所所长。

参加工作27年来,徐军一直扎根于生产一线从事大型公路桥梁勘察设计、咨询、科研和管理工作,亲历了中国桥梁从跟跑到领跑的风雨历程。曾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团体)、中交集团优秀党员、公规院十大突出贡献员工等荣誉称号。曾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设计金银奖、省部级优秀勘察设计等奖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核心期刊以上20篇)。获发明专利10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深中通道

02.学以致用、深耕一线

见证并参与中国桥梁崛起

在公路交通行业大发展时期,徐军积极参与并完成了多项重大桥梁工程,工作中始终秉持精益求精、开拓进取的态度,坚持工作在生产一线。先后主持了30多座特大型桥梁的勘察设计项目,涵盖悬索桥、斜拉桥、拱桥、刚构桥等多种桥型。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主持设计的拱桥主要有厦门五缘大桥(主跨208m飞燕拱,国内第一座组合梁钢箱拱桥)、龙琅高速车田江大桥(主跨280m钢箱提篮拱桥)等,连续刚构桥主要有泉州安海湾大桥(主跨300m混合梁刚构桥)、套儿河大桥(主跨338m混合梁刚构桥,目前世界第一跨径梁桥)等,斜拉桥主要有怀阳高速西江特大桥(主跨360m中央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黄茅海大桥(主跨2×720m三塔斜拉桥)、中山东环香山大桥(主跨880m双层公路钢桁梁斜拉桥)等,悬索桥主要有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主跨1666m三跨吊全漂浮体系悬索桥)、狮子洋大桥(主跨2180m单跨吊双层钢桁梁悬索桥)等。这些桥梁不仅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更展现了我国的桥梁建设实力,工作成果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为建设“桥梁强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厦门五缘大桥

03.坚守匠心

弘扬桥梁文化

作为一名桥梁工程师,徐军深知桥梁不仅是交通的纽带,更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他积极参与各类桥梁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讲座、访谈等形式,向公众展现“中国桥”的建设实力和桥梁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桥梁的魅力和价值。多次接受“人民日报”“科技日报”“澎湃新闻”等媒体的采访,就深中通道和中交怒江连心桥等项目,叙说桥梁故事、桥梁设计和桥梁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黄茅海大桥

04.推陈出新

提升中国桥梁的竞争力

在工作中突出设计引领作用。主持伶仃洋大桥设计,率先在世界上首次大规模采用了2060MPa高强6mm大直径的主缆钢丝,良品率近100%,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针对传统钢箱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问题,提出了U肋与顶板连接采用双面焊全熔透接头型式,将该疲劳细节的疲劳寿命大幅提高。

2023年科技部正式批准组建以苏交科、东南大学、中交公规院为依托单位、张喜刚院士为主任的“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徐军主要负责桥梁结构安全强韧方面的研究,依托公规院和国重实验室的高端平台,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积极将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行业技术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狮子洋大桥

05.坚持问题导向

推进桥梁设计创新

徐军深知,设计创新是桥梁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源泉。他在创新中坚持问题为导向,深刻把握每座大桥的建设条件和功能要求,围绕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节能减排、让公众满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保证桥梁结构的韧性和耐久性。

在深中通道项目徐军主要完成了复杂海域海中超大锚碇基础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和强台风频发区整体钢箱大跨径悬索桥风致灾变控制技术研究,在狮子洋大桥项目主要完成了跨径超2000m级双层钢桁梁悬索桥纵向韧性约束体系研究和超高索塔合理构造研究等课题,对于今后在宽阔海域或海峡中修建超大跨悬索桥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此外,在参与重大项目的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交流活动。参加了《公路常规跨径钢结构桥梁建造技术指南》线上宣贯培训活动,受到业内广泛好评;代表中国参加IBC国际桥梁大会,并做演讲《Introduction of Lingding Bridge》;在IABSE学术大会上与丹麦COWI公司Jens B.MARCUSSEN 共同发表文章并做演讲《ShiZiYang Bridge-General Scheme Design Options》,向世界同行介绍了狮子洋大桥的总体设计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中山东环香山大桥

06. 参与活动

序号

项目(活动)

参与情况(主办、协办、承办、演讲、主持、参会)

1

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颂歌献给党”特别节目

作为交通行业优秀党员代表,面对全国观众讲述参与大桥建设的感受和收获。

2

2020年,《公路常规跨径钢结构桥梁建造技术指南》线上宣贯培训

负责宣贯《设计篇/概述与总体设计》。受到业内广泛好评,共有2万余人次在线观看直播。

3

2021钢结构桥梁线上训练营系列课程

负责课程《设计篇—钢结构概述与总体设计》的讲解

4

2022年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演讲,《深中通道桥梁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

5

2023年5月,四川公路学会深中通道学术交流暨学习考察

演讲,《海中大跨悬索桥设计关键技术及创新》

6

2022年7月,IBC国际桥梁大会

演讲,《Introduction of Lingding Bridge》

7

2022年9月,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IABSE学术大会

发表会议论文并演讲,《ShiZiYang Bridge-General Scheme Design Options》

8

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2023年第一届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学术会议

演讲,《狮子洋大桥设计关键技术》

9

2024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第26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演讲,《超大跨径双层钢桁梁悬索桥总体设计》、《深中通道桥梁设计创新合理性总结》

10

中国公路学会,“中交公规院杯”2024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

作为初评专家参与活动(2024年5月)

07. 发表文章或观点

序号

刊物(平台)

文章名称(观点)

1

《桥梁》杂志,2022年第4期

《因地制宜 低碳环保—中交怒江连心桥的设计与施工》,阐述了这座由中交集团援建的“网红桥”诞生过程和把环保放在第一位的设计方案。

2

2022年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IABSE学术大会

发表文章《ShiZiYang Bridge-General Scheme Design Options》,与丹麦COWI咨询公司同行共同介绍狮子洋大桥的总体设计思路

3

“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交通报”“澎湃新闻”等媒体

就深中通道建设多次接受记者采访。对“完全漂浮在海上”的特大悬索桥伶仃洋大桥设计的难点和创新点作详细阐述。

4

“北京日报”、“云南省电视台”、“交通建设新闻网”、“怒江传媒”等媒体

就中交怒江连心桥建设多次接受记者采访。中交怒江连心桥是中交集团帮扶怒江州脱贫攻坚的重点工程。连心桥把怒江州州府所在地——泸水市六库镇江东、江西两个片区连接起来,对优化和完善区域交通网络、缓解交通压力、改善怒江州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怒江州脱贫攻坚和民族文化宣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座承载着怒江人民殷切期盼的大桥,为怒江州打赢脱贫攻坚战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5

央视《深中通道》纪录片

作为深中通道桥梁设计负责人参与纪录片拍摄工作,介绍伶仃洋大桥的设计理念和关键技术。

6

央视《激越怒江》纪录片

作为怒江脱贫攻坚援建项目中交怒江连心桥设计负责人参与纪录片拍摄工作,谈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脱贫攻坚精神的理解以及连心桥设计的理念和关键技术。

08. 主要成果

序号

创新点

本人作用及主要贡献

1

港珠澳大桥设计技术标准研究

港珠澳大桥工可深化阶段作为该课题分项负责人。基于三地规范标准的差异,主要负责结合工程方案设计需要,首次系统地比较了内地桥梁、海工等规范与香港地区规范的差异;通过对依据不同规范的设计结果分析,提出设计中总体规范使用原则及指南。

2

大跨径悬索桥主缆安全系数的研究

2010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跨海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子任务二中负责研究大跨径悬索桥主缆安全系数合理取值,通过对各国荷载标准及计算结果对比研究,并采用Wyatt公式计算考虑主缆二次应力后的安全系数,最后给出了大跨径悬索桥主缆容许应力安全系数2.3的建议值。并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了《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设计指南》(浙江省地方标准DB 33/T 856—2012)的编制和宣贯工作。

3

跨径超300m级混合梁连续刚构桥关键技术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安海湾特大桥(主跨300m)、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套儿河大桥(主跨338m)两座大跨混合梁连续刚构的设计工作,分别为排名世界第三和第一的梁桥。主持开展了《跨径超300m级混合梁连续刚构桥关键技术研究》专题,提出了大跨混合梁刚构桥合理结构体系合理结构体系,以及刚度过渡顺畅、现场安装效率高、混凝土浇筑质量密实的新型钢混结合段方案。

4

复杂海域海中超大锚碇基础建造关键技术

作为深中通道副负责人主持伶仃洋大桥设计。基于全离岸海中巨型锚碇、海相深厚软基且基岩面起伏大的建设条件,首次采用了“锁扣钢管桩+成品索围箍围堰筑岛”+“地连墙”基坑支护新型设计方案,最终实现了45天成岛、100天地连墙施工。

5

强台风频发区整体钢箱大跨径悬索桥风致灾变控制技术

伶仃洋大桥桥面高90m,处于开阔水域、台风频发区,且超大跨径整体钢箱梁结构柔、阻尼低,颤振检验风速达83.7m/s,主持研发了“整体钢箱梁+水平导流板+上稳定板+检查车轨道合理位置+高透风率栏杆”组合新型气动控制技术,实现临界风速88m/s。

6

悬索桥主缆用Φ6mm-2060MPa锌-铝多元合金镀层高强耐久型钢丝、索股及锚固技术

主持伶仃洋大桥设计。首次采用了超高强φ6mm-2060MPa主缆钢丝并参与研发工作,提升了耐久性,节约了造价,已全部完成生产架设34000t,良品率及性能良好。并主持创新研发了索股锚固合理构造及主缆索夹新型密封构造。

7

跨径超2000m级双层钢桁梁悬索桥纵向韧性约束体系

作为常务副项目负责人主持狮子洋大桥设计。首先采用了纵向组合韧性约束体系,开发了新型摩擦阻尼装置,可有效约束常规荷载下桥梁的纵向位移量和位移频次。

8

跨径超2000m级双层钢桁梁悬索桥超高索塔合理构造

狮子洋大桥索塔高达330多米,承受巨大的压、弯荷载,作为课题负责人首次将屈曲约束与界面传剪复合连接技术应用于超大型悬索桥索塔,并结合试验研究确定了合理构造。与钢筋混凝土索塔相比,抗弯承载能力提高50%,混凝土用量降低40%,且大大提高了建造效率。

9

大跨径多塔海上斜拉桥关键技术

作为黄茅海大桥设计项目的主要技术负责人,针对这一建成时世界上最大跨的三塔斜拉桥,以及面临的外海恶劣的建设和运营环境,开展了大跨径分体箱多塔斜拉桥抗风稳定性关键技术、大跨径多塔斜拉桥合理结构体系等多项技术研发。

10

主要发明专利

一种双层钢桥下层上顶板用抗火单元及其成型和安装工艺,ZL202410150539.9(第一发明人)

一种索塔与钢横梁的预应力钢束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ZL202310481046.9(第二发明人)

一种可分区更换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系统及安装更换方法,ZL202310472178.5(第二发明人)

一种适用于钢索塔底部的定位装置及施工方法,ZL202310484397.5(第二发明人)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悬索桥索夹滑移检测方法,ZL202311835524.8(第二发明人)

一种悬索桥主缆索夹用橡胶弹簧密封条,ZL202210344833.4 (第二发明人)

09.重要奖项

序号

奖项

本人作用及主要贡献

1

项目名称: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获奖情况:2024年国际桥梁大会(IBC)乔治·理查德森奖

项目副负责人,主持伶仃洋大桥设计

2

项目名称:复杂海域超大锚碇基础建造关键技术获奖情况:中交集团2023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课题副负责人

3

项目名称:虎门二桥结构体系及锚碇关键技术研究获奖情况:中交集团2020年科技进步特等奖

主要技术负责人

4

项目名称:港珠澳大桥设计技术标准研究获奖情况:中国工程咨询协会2010年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

课题副负责人

5

项目名称: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桃夭门大桥获奖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第十四届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银奖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2010年公路交通优秀设计项目一等奖

主要参加人

6

项目名称:南沙大桥获奖情况: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2020年度公路交通优秀设计一等奖

主要技术负责人

7

项目名称: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获奖情况:2013年国际桥梁大会(IBC)乔治·理查德森奖

分项负责人

8

项目名称:山区网状空间吊杆拱梁组合体系钢桥建设关键技研究获奖情况:中交集团2021年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2021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项目负责人

9

项目名称:狮子洋大桥公规院设计团队获奖情况:2021年中交集团“六比六创三型一流杯”夺标劳动竞赛先进单位

项目常务副负责人

10

项目名称:深中通道公规院设计团队获奖情况:2020年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项目副负责人

组委会温馨提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评选活动已经进入公示宣传阶段。为了维护候选人权益,组委会对候选人联系方式会严格保密。不会委托或授权任何公司或个人联系候选人及候选人单位,对冒充组委会,以“拉票、刷票”“提交资料”等名义进行诈骗的情况,请各候选人及候选人单位提高警惕,谨防受骗。如遇任何疑问,可向联系组委会秘书处求证。

“2023-2024年度十大桥梁人物”

评选活动组委会秘书处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17号《桥梁》杂志社

联系人

陈亮如 13825639233(同微信)

李诗韵 13269006189(同微信)

李天颖 13552183635(同微信)

韩 扬 13164240753(同微信)

郭海龙 13051886728(同微信)

邮箱

qlsdrw@bridgecn.org

联系人:李天颖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13552183635

稿件投递

联系人:裴小吟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13264041120

联系人:黎伯阳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010-64282959-503

联系人:穆玉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18910480043

喜欢请转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