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朝,如何妥善安置皇族成员,是每个皇帝都头疼的事情,这个问题在清朝尤为严重。
在努尔哈赤统一大业的过程中,皇族成员既担任他的幕僚,也为他征战沙场,是他侵占中原的中坚力量。
所以清政权建立后,皇族成员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皇族成员都享有众多特权。
甚至在嘉庆年间,无论你犯下多大的罪过,只要拿出作为皇族的身份象征,官府便轻拿轻放,根本不敢得罪这些拽的跟二八五一样的大爷。
从京城到地方,每一个县衙都秉承着同一个观念,宁可错放一千,也不错抓一个。
自嘉庆八年以来,嘉庆帝对这些光拿钱不干事的宗室子弟烦得要命。
那日上午,侍卫抬着嘉庆进入神武门,刚要转弯时,一个刺客猛地蹿出,手持尖刀刺向嘉庆,突然出现的袭击,让嘉庆惊慌失措,全无帝王风范,在众人面前丢尽脸面。
更可气的是,在旁边守卫的上百个皇族侍卫,也是一个个痴痴傻傻,他们呆愣在原地,既不上前制伏刺客,也不挺身护在嘉庆身前,要不是嘉庆的侄子和姐夫出手,只怕嘉庆王朝只能持续八年。
这次刺杀事件让嘉庆帝彻底看清他们到底有多无用,加上这群人总是不干好事,搞得民生哀怨,于是他就想着抓几个典型,狠狠整治一下皇族成员。
嘉庆十三年闰五月,一次“敏学事件”,让嘉庆抓住了机会。
敏学是皇族成员之一,不爱上学没啥本事,仗着出身好,耀武扬威的,浑身痞气,活像一个街头无赖。
这天天热,敏学出门连件上衣都好好穿起来,众目睽睽下光着膀子,自然也没带象征身份的“黄带子”。他带着家仆在街上游荡时,发现有人在叫卖白薯。
敏学虽然没文化,但也知道白薯一般在秋冬的时候才有,于是他立马冲过去,指着小贩的鼻子就骂:“你分明是个卖假货的。”
那小贩听到有人质疑,递来一个白薯让敏学好好看看,敏学掰开后,白薯的香气顺势散发出来,他顿时没了兴趣,随手将白薯一扔,骂骂咧咧就要走。
这下轮到那小贩不乐意了,老百姓还吃不饱呢,怎么还有人浪费粮食啊,于是跟敏学争执着打了起来,敏学毕竟带着家仆,眼看就要闹出人命,有人喊来步军统领衙门的人,对方没见到“黄带子”,就想要一齐拷走,敏学哪里受过这种窝火,带着家丁把衙门的人也打了一顿。
衙门官员怒不可遏,当街顶撞执法人员,要是一般百姓就当场处死了,可以敏学的身份,不得不给皇帝告御状。
皇帝决意严惩敏学,就将其交到宗人府,此时掌管宗人府的是嘉庆的哥哥,皇族成员都是一个祖宗,无论怎么处理,都会惹人非议,他就将此事推给刑部,刑部一看皇帝跟宗人府都模棱两可,以为是要故意偏袒敏学,思虑一番选择从轻发落。
案件上报到嘉庆,嘉庆更生气了,亲口下令重打敏学四十大板,发配沈阳,永远不许回京,而刑部参与此案的人员也视为贪赃枉法,一律革职。
当然,对于自己的哥哥,嘉庆帝只选则罚禄三年。
为了让皇族成员遵纪守法,嘉庆帝专门颁布《宗室训》,他对自己这手恩威并施十分满意,每至深夜,无不感慨自己的帝王心术颇有造诣。
直至一个月后,嘉庆召来三位皇族大臣,询问他们学习《宗室训》的成果,可乌龙的是,三位大臣面面相觑,反而询问嘉庆帝,是什么时候颁布了这东西。
嘉庆帝脸色发绿,一巴掌打在桌上,文书奏折掉了一地,他当日吩咐宗人府,要做到人人尽知,家喻户晓,如今连皇族大臣都没听过,岂不是打他的脸。
嘉庆帝当即下了圣旨,再度让宗人府全面传达《宗室训》,否则上至亲王贝勒下至族长,一律从重处理。
亲王族长们吓破了胆,纷纷应承不漏一人,结果等真落实的时候,有两个皇族成员迟迟找不到,动用手段一查,才知道那两人由于常住青楼,被宗人府抓了起来。
在清朝,为了维持高昂的财政需求,能提供相当一部分赋税的公有青楼和私有青楼,都是得到朝廷允许的,不过清朝同样有法律,严禁官员皇族涉及此类场所。
皇族成员出了这样的丑闻,自然传到嘉庆的耳中,他一怒之下,又将那二人发配,宗人府一众官员也被惩处。
嘉庆意识到,皇族成员就像一条硕大的寄生虫,不断蚕食皇权的血液,所以在这上边费尽心思,可惜不改变这个体制,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信息来源:
爱新觉罗·敏学.百度百科
人民网:揭清朝嘉庆皇帝:只是平庸的好人
史上最离奇刺杀皇帝案,发生在1803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