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新发现·科普书单”发布仪式进入倒计时, 今日送出入围书单的五本好书推荐,敬请关注~
科学人文·子书单
12
[美]爱德华·威尔逊 著
张帆 译
中信出版社
2024 年 4 月
内容简介
人类时常忘记自己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而又时常想要亲近更加自然的环境,被其他缤纷的生命所深深吸引。
威尔逊认为,我们对生命的天然亲近感是人性的本质,正是这种亲近生命的倾向,支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编织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威尔逊从切身经历出发,记录了他对自然的核心探索。从游荡在亚拉巴马州的森林,到深入苏里南和新几内亚的热带雨林,从儿时对巨蛇的幻想到确立研究蚂蚁和其他社会性昆虫,这些奇妙的经历和知识积累极大丰富了他对自然的领悟,也激发了人们对一个正在迅速消失的自然世界的惊奇和热爱。
这本富有诗意、发人深省的关于“亲近生命”的著作,不仅是一位野外生物学家对自然的深切回应,也是对保护伦理的雄辩陈述。威尔逊指出,我们对其他有机体的理解越深刻,就越重视它们的价值。人类与其他生命的特殊关系,让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有理由去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世界,而这也等同于对人类心灵和人类自身的保护。
专家推荐
这是著名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博物学系列中的一部力作,作者以博物学家的敏锐哲思与缜密的田野调查,编织了一个源于感受又超越经验的元叙事,那就是“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本能,那就是对生命物性的亲和力”,这一禀赋支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因此,人类不遗余力地驯服动物,植物,把他们纳入我们的食物链,这一禀赋也形塑了人类的精神生活,系统深入地探究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植物的亲密关系,继而发展出谱系庞大的伦理学,包括环境伦理、动物伦理等,这一生命母题阐释有利于进一步解释生态圈的运行法则,也回答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偏好,譬如现代人为什么热衷于户外运动与旅行,通过这类活动去释放身心压力,都市孤独者为何成宠物身上得到精神的排遣?等等。这也让人们对未来机器人的世界隐藏着莫名的忧伤,如同碳基生命将会被硅基生命所冲击,甚至取代,那么,亲生命性是否要被亲机器性所取代?这是时代之问,威尔逊未曾回答,有待读者们去探索答案。总之,这是一本具有原创性的科学文化读本,因此,推荐入选“新发现·科普书单”。
13
[英]彼得·汤森 著
赵倩 译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4 年 5 月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给读者工具,以认识技术的不完善,并应用这些教训,以改善我们的生活的几个关键方面,使他们能够定义一个世界,将生存当前的过度和环境破坏。
关注和赞扬不完美可能令人惊讶,但在现实中,完美是虚构的。我们技术的每一个方面都是基于我们所使用的材料的不完美之处的理解和开发。缺陷是我们使用金属、玻璃、电子产品、计算机、光纤和建筑材料的关键。在整个化学工业中使用的催化是依赖于不完美的,在生物学和医学中广泛的现代进步也是如此。这本书提供了每个领域的例子,容易理解的非科学家,但也旨在提供一个更深入的洞察如何技术和学科前进和操作。
专家推荐
人类文明进程中发展出的技术,都是从缺陷中诞生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缺陷是我们在技术上的朋友。因为,技术的每一个方面都是基于我们所使用材料的不完美之处的理解和开发。认可了不完美之后,我们或许能够创造一个更完美的世界。《缺陷之美:自然、科技与生存之钥》一书以丰富的案例、详实的论证介绍了缺陷科学的背景、凸显了缺陷的价值,并针对如何在职业生涯内取得成就以及如何筛选信息提供了建议。
该书涵盖的主题十分广泛,涉及木材、玻璃、金属、半导体、催化剂以及基因和病毒等,内容则简单易懂,同时提供了大量的细节描述,帮助读者认识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和可能性,学会利用自然界的缺陷,欣赏生活中的不完美。最后,还探讨了爱、生命与生存等更加复杂的问题。
科学生活·子书单
09
[加]戴维·戈德布卢姆 [加]皮尔·布莱登 著
廖伟翔 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4 年 4 月
内容简介
一个人想要寻求精神科的帮助时,他/她 能得到怎样的支持?精神科医生可以帮上什么忙?
在精神科,戈德布卢姆医生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等各类精神障碍患者看诊、治疗,书中描绘了真实的诊疗过程。
同时,作者分享了极具现实意义的观点:精神疾病患者的困境、精神医学的局限、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医患关系……
作为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医学人文作品,本书通俗易读,既有知识深度,又充满人文关怀。
专家推荐
这是一部针对“所有精神疾病病友及其家人”、专门讲述精神病医学知识的科普图书。现实社会中,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等各类精神障碍患者的行为举动常常不被人理解,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时常讳疾忌医,因而饱受身心痛苦和社会嫌弃的双重折磨,处境十分悲惨。两位精神病医学专家作者以悲天悯人的情怀,通过讲述大量亲自接诊的精神病患者医治案例,揭示了精神病患者的现状与困境、现有精神病治疗的问题与局限、精神疾病医生的努力与奉献、社会公众理解与支持的重要性……全书直面社会问题,关注弱势群体,在传播精神病医学科技知识的同时,彰显了无私的大爱和博大的人文情怀,读来感人至深。
谨填《鹧鸪天》词一首,专此推荐:“目睹疾患忧断肠,为疗病痛著华章。仁心体谅难言苦,高术根除隐匿伤。//知识普,就诊堂,我能帮上什么忙?人间大爱真情洒,济世悬壶扁鹊方。”
10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4 年 5 月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原所长傅小兰领衔撰写,融入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众多一线心理学专家多年的研究成果、精彩案例和丰富经验,从语言习得、认知发展、身体智慧、情绪调节、视觉世界、大脑透视六大篇章揭示心理学与我们的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自我与世界。
几岁开始学外语最合适?音乐训练能让孩子变聪明吗?眼见真的为实?如何识别谎言?本书每篇文章均以简单、直接的问题切入主题,辅以极具可读性的心理学原理阐述,并结合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日常生活实例和生动形象的漫画插图进行轻松、有趣的解读,不仅能启发读者解决当前问题,还能加深读者对心理学原理的理解,将心理学知识应用到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让心理学的发展真正服务于大众与社会。本书兼具权威性、科普性、趣味性,对心理学领域专业人员以及普通大众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专家推荐
心理学科普并不好做。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很多人心目中的心理学往往会跟算命等玄学画上等号,这当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收到的了“伪心理学”的误导。其次,很多人都自认为自己懂一些心理学,但是却又说不出来个“道道”,因而也会让人觉得心理学科普没什么太大必要。再次,在某些情况下,心理学又被误认为是与“精神病”或者“神经病”有关的。因而我们迫切需要科学权威的心理学科普。
这本书是中科院心理所的集体作品,每一篇文章都是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撰写的,同时文章主题也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这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或者说在满足读者情绪价值的基础上传播了科学。
优秀的心理学科普作品应该是读者看得懂,并且能够用得上的,这也是该书的科普价值所在,它既给读者解疑释惑,又给读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式和方法,更阐释了相关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心理学科普作品。
11
[美]迈克尔·瑞安 著
余湉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4 年 4 月
内容简介
借助先进的神经科学和进化生物学手段,以及作者自己对巴拿马丛林深处的小型南美泡蝉的重要研究,瑞安探讨了几个关键的问题:为什么动物认为某些特征是美的,而另一些则不是?还有,动物是否拥有与生俱来的对性的审美?如果有,它的根源又在哪里?瑞安认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于大脑——尤其是雌性的大脑中,她们才是生物演化这部木偶戏的幕后演员,引导着雄性进化出了美的特征。这种关于性之美如何进化的理论解释了动物届里惊人的多样性,并为人类对美的感知与其他动物的相似程度提供了新的见解。
专家推荐
该书应该属于广义上的博物学范畴,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性的进化,导出了生物世界千姿百态背后的机制。
作者从动物和人类行为的视角独辟蹊径,利用各种动物研究领域发现的“有趣现象”剖析了进化这个重大的议题,同时也是对当前前沿基础研究的一次重要阐释,让读者可以深入理解“对美的选择就是对健康的选择”背后所蕴含的科学道理。
作者的视角非常广泛,不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更是从自然界各种动物身上入手,条分缕析地为读者呈现出各章所要表达的主题,同时也讲述了非常优秀的科学故事。
我们常说,科学需要讲故事,而科普就是讲好科学的故事,本书应该是一个较好的案例和样板。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理性地认知性与美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从进化的角度来说,这更有利于读者或者说广大社会公众更好地认识自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