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真的是对国产摩托车在东南亚市场的起伏进行了最准确的注解。

近些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摆脱中国制造“廉价低质”的标签。没想到,在东南亚市场,我们可谓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成功失败的得失有啥,我们一起来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选的摩托车市场,摩托王国迎来了中国制造

说起我们的邻居东南亚各国,他们真的是有千奇百怪的称呼,比如金色之国、花园城市、东方珍珠等。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应该是“摩托车王国”。

说起这个称呼,我们真的是不服不行。大家如果是在东南亚旅游,那肯定随时随地能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密密麻麻的摩托车行驶在路上。摩托车上动辄是严重超载的人,或是超越极限捆绑装载的货物。

得益于东南亚温暖湿润的气候,当人们选择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时候,完全不用考虑严寒带来的困扰,甚至还能感受迎面而来的微风的凉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骑摩托车出行,可以说是打在东南亚人民的DNA中。由于东南亚各国的公共交通系统不够完善,道路状况也可能不是很好。

在这种情况下,摩托车可以更方便地应对复杂的交通环境和基础设施限制。人们从年轻时就开始学习驾驶摩托车,并把它视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东南亚有将近6亿的人口,这也意味着,他们拥有庞大的摩托车市场待开发。哪里有赚钱的商机,哪里就有中国人。

在2000年左右,中国的很多摩托车品牌浩浩汤汤地进军了东南亚。聪明的中国人很快发现,当时市面上最多的摩托车品牌是日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销售价格大概在2000多美元,这个价格对于东南亚人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很多家庭需要几位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工作,攒很久的钱才能买得起一辆日本摩托车。

而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将价格打下来”。中国拥有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大规模生产能力,这使得中国制造的产品往往具有非常显著的价格优势,摩托车也不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地,中国完整且高效的供应链迅速行动起来,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完成,只用短短的时间。再结合中国强大的物流能力,很快,成批量的摩托车大力投入了东南亚市场。

当时日本摩托车的市场占有率是90%以上,中国摩托车来了后,他们的占有率只有1%不到了。中国摩托车很快取代日本摩托车,成为东南亚人民出行的首选。

我们以为这将又是一个“中国制造”产生的爽文故事。没想到,这将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打脸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低价带来的虚假繁荣,中国制造竟败于日本

确实,对于价格本就敏感的东南亚人民来说,用不到日产一半的钱就能拥有一辆摩托车,真的是非常有诱惑力的事情。

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涌入东南亚,中国人独有的“内卷”也随之而来。这家中国企业的价格比日产的低,另一家中国企业的价格就要比这家中国企业更低。

后来,“价格战”变成了中国企业之间的内斗。摩托车的价格也压得越来越低,极限的时候,一个东南亚人,可以用不到300美元的超低价格拿下一辆中国产的摩托车。买1辆日产摩托车的钱,有时可以买下5辆中国产的摩托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个是非常不正常的市场现象。中国企业试图用低价快速抢占市场,再进行产业升级来提高单价,从而吃下东南亚这块诱人的蛋糕。

但是,国人的内卷导致了市场乱象,非常低的价格长期维存也是需要成本的。渐渐地,严重的问题随之出现了。

首先是质量问题,因为价格低廉,所以在原材料和造价上就会竭力省下成本。俗话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质量问题随之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第二个问题就来了。由于中国摩托依靠的是国内强大的生产能力,摩托车都是成品运往东南亚的,当摩托车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需要运回国内维修再运回来。

即使有再强大的物流,这样往返两趟也需要时间的。人们又不能不出行,等待摩托车修好。然后,东南亚人就发现了,便宜买的摩托车特容易坏,坏了修的时间成本很大。

还不如攒攒钱买个日产的,不容易坏,坏了也能更快地修好。这种对比下,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中国的摩托车,又投入了日本摩托车的怀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反省深思,如何才能重回往日荣光

中国这次真的是打脸了。荣光的时候,我们一度取代日本,成为中南亚最大的摩托车产商。短短几年,就光速被打脸,不光又被日本夺回了市场,还被贴上了“便宜没好货”的标签。灰溜溜败走东南亚,想想就让人生气。

网友总结起来,我们这次的失败真的是非常典型,一定要深刻反省和深思,并要一步步改正。

首先就是“价格战”,这个策略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

东南亚国家人民消费水平低,他们对价格敏感,所以低价的方向是没错的。但是执行过程有问题,中国人与中国人,我们不应该内部内卷,陷入自我消耗中,我们的对手是日本等其他国家。

在价格战抢占了市场后,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内斗,而是应该快速抱团升级产业,提高质量,对标日产。蛋糕还没到手呢,我们就因为谁吃大口谁是小口打起来了,太难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是高质量的售后服务,如果第一批摩托车出现了故障,我们有强有力的售后服务,很快给他们解决了问题,相信我们是不会落到这个结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次东南亚市场的失败,对我们来说,或许是好事情。这次的事情提醒我们,中国制造不仅需要依靠价格竞争,还需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通过质量、创新、品牌、市场适应性等多方面的改进,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希望中国企业再次入局东南亚,带来的是顶好的消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