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是艺术思维的聚集地,也是很多爱好者寻找灵感的好去处,闲暇假期,约上三五好友,打卡美术馆,再次激活了大家的脑细胞。像在武汉武昌区东湖风景区鲁磨路揽翠路上,就有一座东湖杉美术馆,其位置僻静、规模庞大,而文艺风的建筑加展品更是亮点所在。打卡东湖杉美术馆,走在清新的环境里,欣赏每一件展品,觉得自己也成了文艺家。
与多数建在城区的美术馆比较,东湖杉美术馆的位置十分幽静。小编自驾前往,走的城市三环线光谷大道高架,一路向北到尽头的团山路,过大李村后向南转到揽翠路即是。而在美术馆周边,也有几路接驳的公交小巴,分别为401路、402路、413路、625路、682路,在鲁磨路茅屋岭下,沿小李村南路向西骑行单车,过揽翠路的口子即是目的地。在美术馆周边的范围里,建设了很多东湖绿道的设施,确保骑行观光,景色怡人。
在去到美术馆路上的揽翠路途中,其实有好几处接驳绿道的路口,因而如果骑行,可以全程关联到东湖绿道,欣赏风景无反差。也是在路上,看到了一座杉美术馆的logo,兼具指示牌的作用,它用全金属的铁块制作而成,棱角分明,外壳呈琥珀色,哪怕历经风霜雨雪侵蚀,还是非常凌厉。在杉美术馆入口处,加入了一座大的“瞭望塔”,周边是茂盛的树林,金属加玻璃的构造,酷似独立的观景台,但其实是美术馆的一个展区。
再次向前走,到白色的围墙段,才算是到了主展馆区。虽然是主展馆区,但它的建筑样式很低调,没有高耸的异形大楼,也没有复杂的裙楼,有的只是几栋低矮的类似仓库一样的红砖墙院落。几栋院子组成了美术馆的几个展区,中间有围墙和小路接驳,神似北方的四合院。在每栋展区前都有大的阿拉伯数字提示,金属材质钉在墙上,十分醒目;当中的小路,铺着绿草茵,有落地窗与护栏,文艺风格拉满。
循环往复,在几个展区间走动,进入展馆又出来,看到户外的布局,更加开放。比如红砖墙建筑,并非独栋独栋树立,而是加入了更多点缀,比如植被丰富,有必备的杉树,还有红枫、金盏菊、香樟树,种植的密度不小。而即便是在户外,建筑外墙上也定制了不少宣传墙,展示近来的美术馆展览主题,扫码观看电子版,同样便捷。
作为主题的杉树,在杉美术馆很常见。展区一侧实际上就是临湖的区域,那里种植有很多杉树,年代可能不远,杉树的密度大,树龄大,连在一起,几乎是一面厚度的墙。杉树下的地势浅,湿漉漉的苔藓与池水,吹着涟漪,透着淡淡的腥味。想起一年四季,汛期与旱季,杉树下的景致全然不同,夏季汛期,湖水上涨,看杉树林海,池子上都是锋芒。而秋季之后,水面退却,泥泞的沼泽和苔藓,铺在原始的田埂下,还有碎石和岸堤,似有似无。
来到美术馆展区里,看了一场名家的作品展。其展品根据时间轴摆放,跨度大,现场装饰以浅色系为主,挂墙上的作品、放在玻璃柜里的展品,体积有大有小,而风格多变,透露的主题,需要慢慢品味。展区光线很足,地板和天花板都是白光,像是个人秀的现场;听着背景音乐,看到有创意的展品,一定会心血来潮,舍不得移走目光。
一座东湖杉美术馆,文艺风格拉满,无论展馆还是环境,都是清新的模样,但据说建址是在农舍猪圈之间。这个其实没有多少谓,建筑本身便是立在大地,它们的出身与定位、内容和颜值,依赖的是大众的审美评判。假期打卡杉美术馆,看到一幅幅珍惜的画作,山水写意风格,工笔风格的都有,穿越千年,历久弥新。(喵星人日志原创随笔文字,部分插图未及时标注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络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