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歌融乐府 戏曲会歌剧(主题)
——民族歌剧《柳柳州》演绎柳宗元风雨人生(副题)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王瑾雯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4—2025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名单,全国有10部剧目入选。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出品,广西文化产业集团作为联合出品方,广西歌舞剧院为演出单位的民族歌剧《柳柳州》入选。
“柳州旧有柳侯祠,有德于民民祀之”——柳宗元于公元815年至819年被贬至柳州,担任柳州刺史,并在此度过人生最后的岁月。民族歌剧《柳柳州》展现的是柳宗元在柳州解放奴婢、崇文兴学、凿井济民、送药除疫、植柳种柑……赢得柳州百姓由衷爱戴的故事。
穿越时空的对话
“纵然是来路归途扑朔迷离,北望长安,此心不改。”剧情从柳宗元与刘禹锡灞桥相别开始。初到柳州的柳宗元被淳朴的民风民情温暖,坚信“官为民役立根本,官为民役才是真”,梦断长安也要担当作为、济世救民。
《柳柳州》戏剧主线以人物内心冲突为主,外部冲突为辅,揭示柳宗元由“北望长安梦未休”到“我的长安是柳州”的内心情感变化,由此完成主题深化与升华。
“研读剧本之余,我有空便往书店跑,查阅各种相关文献史料,从历史与文字中接近最真实的柳宗元。”剧中柳宗元的扮演者王良说,只有真切感受人物当时的情境,才能演好角色。
“也许,我就是你心中另外一个子厚吧!”想要诠释好柳宗元,绕不开刘禹锡。《柳柳州》通过柳、刘二人的跨时空交流,揭示柳宗元的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映照他的文人情怀。
“《柳柳州》由剧作家常剑钧担任编剧,杜鸣、曾令荣担任作曲,查明哲担任总导演,广西声乐领军人才王良、于添琪等领衔主演,是广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实践。”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韩流介绍,该剧自今年4月以来已走进多地巡演,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与创新
“《柳柳州》深植中原文化沃土,又融合熠熠生辉的百越文化,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于一体,不仅展现了中原唐诗乐府与广西民族山歌的交织碰撞,更跨越了多重时空,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卷。”常剑钧说。
柳宗元是官员也是文人雅士,《柳柳州》在唱词创作上既有唐诗韵味,又兼具当地俚语色彩,体现广西柳州民族地域特色,同时具备传统古雅气韵。
舞台上,对歌等演唱形式的灵活运用使剧中人物形象更鲜活,增强了舞台的互动性和戏剧性,让观众感受到柳州地区独特的音乐文化氛围。音乐既展示了柳宗元对柳州风土人情的接纳,又表现他从最初的惆怅到逐渐融入当地生活的情感转变,突出了柳宗元的心境变化。
“《柳柳州》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融合民歌、诗词多重元素,使中原唐诗乐府与广西民族山歌交融互鉴,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风格与世界歌剧艺术形式整合创新,唱段唱词一咏三叹、感人至深、雅俗共赏,努力做到见山见水见情见理见人物。”杜鸣表示,希望它是一部成功展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能够得到专家认可和观众喜爱的民族歌剧。
“《柳柳州》所有演员均来自广西歌舞剧院、广西交响乐团及地方艺术院校,这样的本土力量是该剧能够常演常新的根本保证。”广西歌舞剧院院长费强说。
中国民族歌剧“广西造”
“主创们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可贵的历史自觉,高扬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和审美特色,以四载写一生、写一人,并以广西最擅长的民族歌剧形式让历史上的中原唐诗与当代广西民歌乃至世界歌剧交融互鉴、整合创新,为民族歌剧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柳柳州》是一部文化融合与创新的杰作,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广西的人广西的事,广西的民风广西的民俗,广西的山歌广西的山水——最广西、最民族的歌剧当然是最中国的。这部歌剧走出国门走向海外,从题材到题旨是没有任何障碍的。假以时日,再打磨、再提高之后,《柳柳州》应该是世界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也说。“之所以选择柳宗元在柳州度过生命的最后4年为情节主线,是为了让当今观众更好地抚今追昔、敬畏历史、敬畏传统。”总导演查明哲表示。
“《柳柳州》彰显广西文艺工作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依托长期深耕本土的艺术人才资源,突出编、导、演、音乐、美术人才的全方位本土化创演架构,实现了地方文化资源的最佳配置,在中国民族歌剧‘广西造’的道路上进行了成功实践。”中国歌剧研究会名誉会长、解放军艺术学院原政委乔佩娟认为,《柳柳州》是一部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展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歌剧。
来源:光明日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