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文能武”,强大意志力成为他们共同的制胜法宝

巴黎奥运会刚刚结束,赛场上全力拼搏的奥运健儿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广州,也有不少学子趁着暑假积极参加国际竞赛,在体育、学科竞赛中赛出了风采,并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金牌。

黄埔学子五刷纪录捧回56枚金牌

在亚锦赛13个项目中夺冠

近日,2024年第十三届亚洲跳绳锦标赛在日本川崎落下帷幕,来自广州市黄埔区的东荟花园小学云荟跳绳队在本次亚锦赛13个项目中夺得冠军,摘得56金21银10铜,五次刷新世界纪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赛前患鼻窦炎,坚决不弃权

本次亚洲跳绳锦标赛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00名运动员参与。广州市黄埔区东荟花园小学共派出25名云荟跳绳小将以及3名教练员代表国家队出征,参加两个组别34项比赛。

经过激烈角逐,云荟跳绳队最终在13个项目中夺得冠军,摘得56枚金21银10铜,五次刷新世界纪录。其中,东荟小将崔雨诚、黄桐、邹思睿、杨果蓁在12到15岁混合组4*30秒交互绳接力中以862次的成绩打破韩国在2019年挪威WJR跳绳世界杯赛中尘封5年的世界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到15岁混合组4*30秒交互绳接力,东荟小将崔雨诚、黄桐、邹思睿、杨果蓁以862次的成绩刷新世界纪录。

比赛首日,东荟花园小学年仅10岁的四年级学生曾紫萱以986下的成绩获2024年第十三届亚洲跳绳锦标赛9到11岁组3分钟单摇跳冠军,所参加的四个项目也全部夺冠。赛前,紫萱突患鼻窦炎,这样的状况让教练捏了把汗,但她坚决不弃权,与家长老师沟通后坚持参加了比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11岁女子组1*60秒交互绳速度跳,东荟小将曾紫萱、吴梓楦、过子唯以439次的成绩刷新世界纪录。

“我们在身边不断为她加油鼓劲,最终她凭着强大的意志力,流着泪拼到了最后,以986下的好成绩夺得9到11岁女子组3分钟单摇跳冠军,为中国队拿下一枚金牌。”东荟花园小学校长李晓宇说,他认为,曾紫萱在比赛中展现了中国少年的精神品质,还极大地振奋了全队的士气。

亚锦赛新项目以“0失误”夺冠

8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黄埔区东荟花园小学,看到云荟跳绳队队员们已开始了当日的训练。队员们跟随密集的鼓点节奏奋力挥动自己手中的跳绳,五彩的绳子在队员们脚底下“嗖嗖”地穿梭。

训练结束后,队员们和新快报记者分享了参加亚锦赛的感受。当谈及本次亚锦赛中印象最深的一场比赛,不少队员提到了“长绳8字跳”,这是一项首次加入亚锦赛的项目,当时队员们对其赛制了解不深。“我们此前不知道这个项目要比三轮,也就是预赛、半决赛、决赛,而且都是与来自日本的队伍对决,这个项目对于他们来说是强项,所以一开始我们压力不小。”李晓宇说。然而,他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并没有慌乱,而是显示出了尊重对手、尊重规则的心态,抱着必胜的信心放手一搏,在预赛中以169∶168的微弱优势击败对手闯入半决赛,又以173次的好成绩杀入了决赛。

“长绳8字跳”需要由两名摇绳员摇动绳子,供多名跳绳选手依次通过。由于该项目不设年龄限制,因此有的队伍中有成年人参赛,而云荟跳绳队参赛队员则全是小学生。站在决赛的赛场上,面对对手的成年摇绳员,云荟跳绳队三年级的摇绳员王星州坦言,自己当时压力也比较大,“所以我一定要把绳子摇好,我们才有希望取胜。”记者在采访现场近距离观看过长绳8字跳的展示,只见王星州全程需要按节奏摇动绳子让自己的队友精准通过,越到后来他越显得“咬牙切齿”,似乎在与体能的极限对抗,但右手的摇绳节奏没有丝毫改变。“摇绳困难的地方在于,每名跳绳员跳20个八拍只需要跳20下,而每名摇绳员却要摇180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保持节奏一致,圈子摇得均匀,还要看着队友来摇,注意力要十分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队员现场展示“长绳8字跳”。

决赛金牌的争夺一度十分胶着,但云荟跳绳队的小将们显示出强大的心理素质,在对手失误时依然保持着原有节奏不被打乱,最终以“0失误”赢下了这一新项目的金牌。“我们决赛以176:136的比分夺冠,也就是说三轮比赛我们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最终代表中国队赢得了冠军。”李晓宇自豪地说。

跳绳队队员平均年龄10.5岁

跳绳队教练黎永鸿透露,队员们平均年龄为10.5岁,三至五年级居多。为了参加此次亚锦赛,队员们准备了三四个月,每天训练三个小时以上,能在高手云集的赛事中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黎永鸿坦言“孩子们挺不容易”。

“我特别喜欢跳绳这项运动,因为能跳很多厉害的动作,我的朋友们也都在这里。”本次亚锦赛中,吴梓楦与队友曾紫萱、过子唯携手,在9-11岁女子组1*60秒交互绳速度跳中以439次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她向记者分享道:“在比赛时我的心情有点紧张,但更多的是坦然,因为我们努力过了,不留遗憾。”队员郭永鑫则表示,自己从许多优秀运动员身上获得了激励,即使训练很苦、自己想过放弃,但依然坚持到了今天,已经六年级面临升学的他如今感到不舍:“我未来的学校可能没有跳绳的训练,教练让我周末回小学做训练,然后看能不能有机会参加明年的世锦赛。”

华附学子夺国际化学奥赛金牌

任正谦为广东唯一入选国家队代表

利雅得时间7月29日,第56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闭幕,中国代表队全员摘得金牌。其中,来自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附”)的高二学生任正谦作为广东唯一入选国家队的代表获得一枚金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正谦带着金牌回到华附,这是华附的第18枚国际奥赛金牌。

46℃高温下曾有些水土不服

早在3月8日-18日,第56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中国代表队队员选拔赛在北京举行,本届选拔赛共计有来自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名国家集训队(即2023年第37届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国家集训队)队员参加。最终,有4名队员通过遴选,任正谦作为其中之一代表中国赴沙特阿拉伯参加国际比赛。“6月底,我们4个队员从不同的城市飞往北京参加为期12天的赛前集训,稍作休整后就集合前往沙特。”对于这次的沙特奥赛之旅,任正谦坦言“并非毫无困难”,时差和沙特室外近46℃的高温令他有些水土不服。此外,正式赛程要进行实验考试和理论考试,考试时间均为5小时。“从上午8点考到下午1点,对体能来讲也是一次非常大的挑战。”

尽管面对体能和心态的双重考验,任正谦仍旧克服干扰,最终为国家队摘得一枚宝贵的金牌。记者获悉,这是华附的第18枚国际奥赛金牌,也是第4枚国际化学奥赛金牌。

“大量重复地刷题没有必要”

谈及奥赛学习方法,任正谦表示,天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任正谦非常重视对学习归纳总结,他也举例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当遇到一道题不会做或者没有弄清时,我会认真查阅相关文献以及书中它所涉及的知识点,并在赛前或者空暇时间重新温习。所以往往做几道经典的题目,就可以比较好地掌握一个知识点,同时赛前也会进行针对性地训练。”在他看来,大量重复地刷题没有必要,搞清楚知识的本源和知识间的联系,能让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华附校长姚训琪向任正谦获得国际化学奥赛金牌表示祝贺。对于未来,姚训琪寄语:“希望他能够将自己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转变为志趣,在未来国家战略发展当中的新领域中大有作为,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奉献力量。”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善雯 陈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