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刍议
©作者 渭南市临渭区沋西小学 汪文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牢牢掌握好这一特征尤为重要。
首先,要充分认识小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要特别重视拼音的教学。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贯穿小学学习的始终,孩子刚迈入小学,对于知识的学习就像一张白纸,如何在白纸上画出精美的图案,便是老师需要做的事情。如将儿歌和有趣的故事串联到语文拼音学习中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要特别重视学生对于汉字音、形、义的认识与理解。尤其要抓好这时的识字基础,构建学生笔顺、结构的概念以及字的含义,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其次,要充分认识小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是一种语言艺术,是学习其他科目的重要基础,更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通过日常语文课程去教育、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而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外化为生活中的表现,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如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故事,小故事蕴含道理。《守株待兔》告诉我们做人不能不劳而获,《陶罐和铁罐》让我们明白了事物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等等。作为教师需要将这些道理潜移默化传递给孩子,塑造健全的人格和思想。
再次,要将小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我们应该全面深刻地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提高思想认识,改变传统观念,紧紧地把握住语文学科的特点,理解什么是新时代语文课程。其次,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观点和理念,积极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语文学科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自我感知,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的熏陶。教学实践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语文的魅力。最后,应该放弃脱离实际、大谈语文教学的方法,摒弃那些不科学的、枯燥乏味的大量训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关注学科到关注人的改变。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作者简介】汪文君,女,2001年7月生,安徽省六安市人,2019年9月至2023年7月在安庆师范大学上学,2023年9月至今在渭南市临渭区沋西小学任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