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兼论“不完全劳动关系”
【作者】娄宇(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来源】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政治与法律》2024年第8期(文末附本期期刊目录)。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
内容提要:从属性是解读劳动关系的一把钥匙,在各类劳动关系认定理论中获得了最广泛的认可。从历史的角度考证,源于启蒙时代个人主义思潮的从属性催生了劳动法,使之从行会规则中独立出来,进入国家干预的领域,同时赋予了劳动法“人法”的属性,从而脱离民法交换给付的维度,形成了一个以关注主体特征和组织特征为视角的全新的法律领域;从现实的角度观察,我国劳动法学界在全面接受了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之后,正在有意识地构建中国自主的劳动法知识体系。在法律规范的层面上,我国目前虽然没有明确从属性的类型、权重和要素等相关内容,但是在法律实践的层面上,已经确定了“从属性+要素”的劳动关系认定思路,并开始反哺劳动法教义学体系的构建。“不完全劳动关系”系我国为应对平台用工进行的一项政策性司法创设,劳动关系从属性提供了充分且必要的理论支撑。从逻辑上推理,不完全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民事劳务关系遵循一致的从属性考量标准,因此能够构成一类独立的法律关系。
关键词:劳动关系从属性;劳动法;不完全劳动关系;新就业形态
目次 一、问题的提出 二、劳动关系从属性与劳动法的诞生——历史的角度 三、规范层面与实践层面上的劳动关系从属性——现实国情的角度 四、劳动关系从属性与不完全劳动关系之证成 五、结语
一
问题的提出
劳动关系是劳动法适用的门槛条件,其认定规则是我国劳动法规范层面和实践层面上共同致力于构建的基础性教义学内容。从各代表性国家劳动关系的认定规则来看,从属性理论系劳动法学术界做出的重大贡献,甚至称之为最重大的贡献也不为过;而立法机关和司法实务界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受到各类从属性理论的影响,并且为从属性理论持续地贡献着研究素材。
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源于启蒙时代的个人主义思潮,其提出与不断完善催生了劳动法,使之从行会规则中独立出来,进入国家干预的领域:一方面劳动私法得以从民法体系中脱离出来,构建了一套以对特定群体进行倾斜性保护为主要特征的法律体系,另一方面基于从属性产生的负外部效应让公法介入私人劳动领域,产生了以劳动基准法和相关的行政程序法为代表的劳动公法,前工业社会的作为财产法组成部分的劳务交易法转型成了以关注人身关系为主的劳动法。从现实的角度探析,从属性为劳动关系的认定提供了具有更强的抽象能力和普遍适用性的规则,一方面,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思维方式得以形成,为实现“同案同判”的司法裁判目标给予了实质性的贡献;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卫星定位等新技术近年来的应用,劳动指挥管理的方式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革,如何精准识别以新就业形态为代表的新型劳动关系的法律属性,以及在必要的前提下发展新的法律关系类型,从属性理论作为方法论的价值依然是无法低估的。值得一提的是,劳动法上的各类权益保障制度也都在作为法理基础的从属性上设计完成,新型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能够在哪些领域以及多大程度上被赋权,从属性理论同样是难以绕开的。
有鉴于此,本文将系统回顾和整理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对其在促进劳动法律体系最终形成过程中发挥的功能进行归纳和概括。在此基础上,从规范层面和实践层面上总结从属性理论对我国司法和立法的影响,以及劳动法审判实务为从属性教义学体系构建提供的案例资源,探究和概括两个层面之间的交互方式和交互成果。最后,以近期发布的一系列司法政策为研究样本,分析从属性教义学如何为劳动法学界热议的“不完全劳动关系”赋能,即尝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证成此法律关系,并附带探析从属性的类型和程度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之间的法理关联性。
二
劳动关系从属性与劳动法的诞生——历史的角度
劳动关系从属性旨在揭示个别劳动关系中雇员对雇主的依附关系,即“他人决定的劳动”(fremdbestimmte Arbeit),因此劳动法即规范“非自主性或者依附性劳动关系”的法律。据学者考证,从属性概念来源于大陆法系国家的劳动法,英美国家劳动法一般使用“控制标准”(standard of control)的表述,但是二者的含义在本质上大致相同,审查的要素也大多重合。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将从属性划分为人格从属性(persönliche Abhängigkeit)、经济从属性(wirtschaftliche Abhängigkeit)、组织从属性(organisatorische Abhängigkeit)三个类型。其中,人格从属性作为劳动关系成立的决定性要素,关注的是雇员是否在可预见的较长时间内,在雇主的指挥和管理下进行劳动给付;经济从属性的含义是雇员使用雇主提供的生产资料,以及人格从属性要求的较长时间存续性形成的雇员对雇主在经济上的依赖关系,即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同一雇主,由于各类劳务交易关系都可能基于延续性形成此种关系,经济从属性被认为是劳动关系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但是只具备经济从属性的劳务提供者也有社会保护的需求;组织从属性着眼于劳动者加入他人的工作组织(Eigliedert in eine fremde Arbeitsorganisation)。在工业时代的技术条件下,成为组织的固定成员是接受指挥管理的前提,因此组织从属性可以被人格从属性吸收,难以作为独立的从属性类型,仅用作验证管理指挥的要素。
劳务交易自古有之。罗马法上虽然也区分对普通物的租赁和对劳务的租赁,但是法律规制的方法并无差别,统一视作私法合同关系,法律关注的无非是合同成立和生效的条件、履行、解除、终止的情形以及违约责任等。早期劳动法旨在打破中世纪的行会规则,让国家权力介入此前作为“独立王国”的劳资领域,工人对行会的人身依附关系被发掘出来,现代劳动法是随着机器化大生产和产业工人队伍壮大的经济社会变迁而产生的,劳动力的集中和强化使用恶化了劳动条件,社会问题频发让劳动法的关注点转向雇员对雇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由此诞生了从属性的概念,对这一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解读催生了劳动公法与劳动私法。虽然此后理论界也提出过经营机会与经营风险作为劳动关系的判断标准,并希望将三类从属性统一于此,但是并未获得广泛的认可,从属性依旧发挥着无法替代的功能。
(一)从属性的主体之维:行会规则与国家干预的劳动法
在罗马法时期,租赁以标的划分,包括物、人、劳动成果三类,在他人指挥和监督下进行的有偿、较低级的体力劳动被视为实践性金钱租赁合同,即雇佣合同,以积极的劳动成果为标的的劳动被称为诺成性金钱租赁合同,即承揽合同;而自由的、不受雇佣人指挥监督的有偿的、专门性或脑力劳动构成诺成性金钱委托合同,一律由罗马帝国制定的民商事法律调整。在中世纪,占据垄断地位的各类行业协会(Craft Guilds或Guilds)系主要的手工业生产组织者,行会内部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分为行东、帮工及学徒三个等级。行东选举匠师作为行会的领导,学徒和帮工在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并拥有了一定财力之后,经行会同意才可以成为匠师,行会制定适用于本行业的规则,如工作时间、职务解除等劳动领域的事项,帮工和学徒住在匠师家里并作为家庭成员,接受严格的人身约束。在这一时期,行业协会推动建立了很多带有职业共同体特征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对后世的劳动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德国一些高风险职业的雇员自愿向行会内部的互助基金捐助,形成所谓“一分钱钱盒”(Büchsenpfennig),当同事患疾病或工伤时,由此基金支付医疗费用,德国统一之后颁布的《劳工疾病保险法》(Gesetz betreffend die Krankenversicherung der Arbeiter)的若干结构性制度即以此为原型。法国甚至出现了行会以谈判的方式让资方接受较高的最低工资的做法。但是,各个行业协会的规则自成体系,再加上垄断市场的优势以及手工业者赖之生存形成的从属性,手工业者一旦脱离某个行会将难以谋生。从事特定职业的手工业者与行会形成了人身上和经济上的依附关系,这大概是劳动关系从属性最初的雏形。
工业化时代来临之后,中世纪行业分散且彼此孤立的生产模式迅速被打破,有机化的雇主组织成了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机器化大生产要求劳动者具有“同质化”的特征以及自由流动的条件,从属性成了限制生产力发展的最大障碍。启蒙时代兴起的个人主义和国家干涉理论是劳动法诞生的“催化剂”,在这一时期,打破劳动者对行会的从属性成了改革的关键词:1791年法国议会通过的《夏勃里埃法令》(Décret de Chabrier)禁止任何同一地位或职业的公民结社,被认为是法国劳动法的元年;德国的工业化晚于法国,大约半个世纪之后颁布的《普鲁士工商业管理条例》(Preußische Allgemeine Gewerbordnung)被认为“对于规范劳资关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法肯定劳资之间的意思自由,以“契约”保障形式上的身份平等、个人自由、营业自由等,允许劳资双方自由协商工资、劳动条件与工时等,同样禁止劳动者结社,否则科以刑罚。应当说,这一时期的劳动法被置放于私法的框架之内,各行各业的雇员都被赋予了统一的抽象人格,并与雇主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劳动者对行业的从属性被打破。
(二)从属性的作用之维:负外部性与劳动公法
行政权力介入私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形成劳动公法,可以认为是劳动关系人格从属性特征带来的负外部性效应影响下的结果。现代社会的劳动法起源于公法性劳动保护,据学者考证,公共管制权干预劳动关系的开展始于英国1833年颁布的《工厂法》,该法规定国王任命的监察员有权进入纺织厂监督童工的出勤情况,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接受学校教育,此后又赋予了监察员就工人遭受的职业伤害提起诉讼的权力,但是终因政府受到“自由劳动契约原则”的影响,派出的监察队伍规模小和职权有限,导致劳动公法介入劳资关系的程度不高。
行政权力系统而全面地管制劳资关系始于1878年德国建立的特别监察员制度。彼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席卷全球,规模化的重工业生产导致劳资关系进一步失衡以及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建立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是当时生产力进步给劳动关系带来的两大变迁:第一项变迁加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化,垄断组织的出现让资本较之劳动力处于更加优越的地位,雇主可以更加便利地通过人格从属性中的指挥管理要素安排超长的工作时间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并基于成本考虑在工厂和矿山雇佣妇女和儿童,无节制使用童工的工业化引发了消极的政治后果,新兵体检的不合格率很高,这对于谋求通过武力实现国家统一的普鲁士王国震动很大。与地理位置上偏居岛国一隅且拥有大量海外殖民地的英国不同,欧陆国家林立且德国在殖民方面屡屡受挫,无法使用雇佣军,征兵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鲁士政府的政策走向。1878年,特别监察员开始进行工厂监察,后发展为现在的工商业监督机构。第二项变迁使得低素质劳动者难以胜任日益复杂的工厂劳动,掌握基础科学知识和职业技能成了内燃机厂、电机厂等新式工厂里劳动者必备的素质,同时后进的国家也希望通过产业升级积累财富,增强国际竞争力,于是国家通过干预行政实施的义务教育和通过给付行政资助的职业培训逐渐发展起来,1885年全德境内实施了免费的义务教育,1897年德国颁布《手工业者保护法》,要求学徒必须接受理论培训,培养了一大批以就业和应用为导向的技术工人。
在劳动法的另一个维度上,劳动关系持续开展且工作占据了劳动者大部分可支配的时间,雇主使用的不是雇员的短期性劳动,而是密切附着于人身的劳动力,因此老龄、疾病、职业伤害等风险由劳资共同承担是合情合理的。始于1873年的俾斯麦社会立法将中世纪的行会互助保险传统与行政权力结合起来,以干预行政的方式保障参保和缴费,建立了现代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这被誉为“19世纪德国劳动立法真正进步、独立的贡献”。
在这一时期,生产力的进步和劳动关系的变迁使得从属性的含义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原本描述手工业者在人身和经济上依附于行会的概念被用来揭示劳动关系的本质。德国劳动法理论将这种依附性界定为雇员劳动在“时间上”和“过程上”的非自主性以及经济上的非独立性,即前述的指向雇主延续性指挥管理雇员工作的人格从属性,以及生产资料、劳动成果归雇主所有,雇员依赖劳动报酬谋生的经济从属性。劳动给付的从属性程度如此强烈,对其他领域产生了一系列的非市场化影响,即经济学意义上的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前者包括国家征兵困难以及产业升级受限等,后者包括劳动者获得了健康发展的条件(如禁止童工、提供职业伤害保障等)以及提升素质的机会(如义务教育和职业培训)。公权力干预和引导劳动关系发展的劳动公法就此产生,劳资关系不再是契约自由的领地,混入了公权力的、普遍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劳动法部门就此正式建立,这一切都是在承认劳动关系从属性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从属性不仅是对劳动关系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而且提供了一把解读劳动公法制度法理依据的钥匙,这对于认识和归纳相关制度的作用以及构建新的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从属性的效力之维:私法体系与劳动私法
一般私法以私权的赋予或确认为主要内容,特别私法约束具备权力特征的强势主体并支援弱势一方以维护平衡的法秩序。作为政策性特别私法,劳动私法主要分布在劳动合同法和集体合同法中,与劳动公法相比,劳动私法的国别性较强,各国基于对从属性效力强弱程度和作用范围的不同理解,设计了三种模式的劳动私法,分别为以美国为代表的集体合同法主导型、以德国为代表的劳动合同法和集体合同法并重型、以我国为代表的劳动合同法主导型。
1.集体合同法主导型
在集体合同法主导型即第一种模式下,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从属性没有获得特别的重视,仅以立法对集体协商的程序性保障实现抑强扶弱的特别私法目标。以美国为例,虽然美国劳动关系认定标准一方面强调雇主的控制权,与人格从属性相当,另一方面强调雇员的经济依赖性,与经济从属性相当,但是认定的结果是分别适用集体合同法以及规制工资工时的劳动公法,与劳动合同签订、履行、解除等有关的事项均适用合同法。原因在于,美国的国内消费市场庞大、劳资匹配度高,且受劳动力供方主导的产业结构的影响,白领、蓝领雇员之间以及雇员与雇主之间的身份、社会地位差距不大,因此表现为劳资个体特征的从属性基本上没有对个别劳动合同立法产生过实质的影响:美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劳动法发展大多围绕着公法性质的劳动保护法和私法性质的集体合同法做文章,尤其是后者,因为美国的政治学家和法学家都坚信,允许劳资各自结社进而协商,即可克服从属性带来的秩序失衡,而间接干预措施的成本低且不破坏契约自由,当为首选。与此同时,限制雇主解雇权的劳动合同法始终缺乏动作。
2.劳动合同法和集体合同法并重型
在劳动合同法和集体合同法并重型即第二种模式下,从属性的时间要素,即雇员工作的延续性以及与之对应的工作预期得到了重视,劳动私法主要围绕着固定期限合同限制和解雇限制制度展开,同时公法性劳动保护制度和私法性集体合同并重,以德国为代表。在德国劳动法语境中,劳动关系建立在私法合同之上,劳动法是私法的分支。契约自由的私法理念是劳动关系开展的基础,从属性产生的外部效应通过劳动公法克服,而存在于劳资内部的指挥管理要素,以及由此带来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待遇规则系现代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所必需,当然,此要素也会带来劳资失衡的现象,但是只适合通过程序性的内部措施解决,其中包括集体协商和民主治理两项制度:前者旨在实现行业性和区域性的劳资利益平衡,后者致力于在一个相当狭小的企业范围内代表雇员的集体利益。在劳动私法实体法领域,这一模式直接限制雇主行为只采用固定期限合同类型限定(即无固定期限合同为原则,固定期限为特殊情形下之例外),以及解雇保护(包括限定雇主解除合同的理由、程序、附随性义务等,雇员解除合同原则上不设限制)两项立法例,雇主违反这些规定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承继于罗马法的公私二元传统和滥觞于19世纪中叶社会政策学派的劳资缓和主张是这一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私法的纯洁性要求平衡主体利益的主要手段只能是私法,再加之德国完善的民法体系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填补了劳动合同法的漏洞,社会政策学派认为劳资冲突的根源是各自的出身、经历、立场、经济地位不同,完全可以通过民主监督和协商机制来克服。自魏玛共和国1920年颁布了第一部《企业委员会法》之后,企业民主治理成为了德国劳动私法领域的一大特色。
3.劳动合同法主导型
在劳动合同法主导型即第三种模式下,各类从属性以及从属性内部的各要素全部被重视,个别劳动合同法涉足了劳动合同签订、履行、解除、终止的全部过程,集体劳动法的内容被挤占和压缩,再通过劳动基准法来解决从属性带来的外部效应问题,以中国为代表。21世纪初,我国编纂《劳动合同法》时面临的劳动用工境况是无合同、合同短期化、不规范等问题较为严重,劳动者权益保障不力,同时社会组织治理的能力有限,计划经济时期也欠缺集体协商的实践,再加之1995年颁布《劳动法》之后没有把劳动基准法列入立法规划,而是优先选择了劳动合同法,因此这部劳动合同法从一开始就被寄予了厚望,在欧美国家由多部法律解决的问题在我国都由这一部法律统一解决,劳动私法的体量异常庞大。这固然与中国国情密切相关,在当时来看也许是最佳的选择,但是不区分从属性效力的强弱和发生作用的范围导致了《劳动合同法》承载了过多的功能,其结果是,一方面个别劳动争议增长迅速,司法审判机关负担过重;另一方面劳资个体之间的矛盾激化,无序化的集体争议案件频发,不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四)从属性的目的之维:经营机会与经营风险
从属性旨在揭示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特征。在前工业社会,市场化的劳务交易一直在私法的框架内进行,区分劳务给付类型的标准是标的,如承揽的标的是积极的劳务成果,委托的标的是基于信赖托付他人的劳务等,只有中世纪非市场化的手工业生产中才存在主体之间的从属性。工业时代之所以重提这个概念并赋予其全新的含义,是因为新的生产力召唤了新的生产关系,进而产生了新的劳务交易关系。立法者识别出了这种新的法律关系,并希望以主体之间的特征描述之,进而为新的法律制度适用寻找到“连接口”,同时也为创设新的法律制度构建法理基础,这就是从属性研究的终极目标。
劳动法上权益保障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单一的从属性也无法提供足够的“连接口”和法理依据。德国劳动法通说将人格从属性作为标准劳动关系的唯一认定条件,在个案中着眼于指挥权和加入雇主组织,综合评估所有情形之后确定人身从属性的程度,进而认定劳动关系并适用劳动法。由于用工实践灵活多样,法律对其中的若干典型类型进行了特别处理,如职业教育关系、非全日制用工关系等,一般采用单独立法的方式排除劳动法的适用,未被排除的即统一适用劳动法。经济从属性是强烈的人格从属性带来的客观结果,但并非仅有劳动关系才具备经济从属性,非劳动关系也未必就不具有经济从属性,因此自20世纪60年代起,德国劳动法学界掀起了一阵绕开从属性,另寻其他认定条件的研究风气,其中尤以Wiedemann的“经营机会说”和Wank的“经营风险说”为代表。
Wiedemann认为,劳动者自愿长期被雇佣并放弃在市场上自主经营的可能,也就放弃了自主使用劳动力的可能,无法自主谋生,资方基于劳动合同获得了管控劳动者的权利,同时也被要求为劳动者提供社会保护,作为劳动者丧失了经营机会的补偿。Wank从劳动关系和劳动者的上下文出发,进一步认为劳动者不但不享有自主经营机会,而且不承担经营风险,这才是从属性论证的最终目标,就此三类从属性可以统一于“经营机会”和“经营风险”之下。我国也有学者主张从属性与劳动者人格无关,而是“资方通过指令管理使劳动者丧失自主经营的可能性”,经济从属性是无法自主经营的经济结果,组织从属性是受指令约束和无法自主经营的前提条件,可以归属于两大从属性。就此可以克服从属性认定中的主观性,构建客观标准组成的规则体系。
不可否认,客观上的自主经营标准在解读一些基于劳动关系形成的法律关系性质时具有优势,例如股权激励争议系劳动者持有企业资本承担的经营风险产生的,即使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行权方式,原则上也不宜视为劳动争议。并且将劳动立法的终极目的归纳为保护丧失自主经营可能性的劳动者也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保持一致,即“劳动产生的剩余价值为资方所有,而非被劳方获取为生”。但是,这些试图揭示从属性终极目的的学说并没有获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认可,主要原因还是三类从属性的抽象性和概括力更强,对劳动关系和与之类似的其他关系的描述与界定也更清晰,同时作为劳动权益类型法理依据的功能也可以更好地发挥。
首先,自主经营理论是一元标准,而各类从属性可以通过排列组合界定出更多的劳动者类型,例如德国法上的“类雇员”(Arbeitnehmerähnliche Person)即是无人格从属性和有经济从属性的结合,由此让休息休假、集体协商等社会保护制度精准地惠及了更多的群体;其次,法教义学研究还为各类从属性发展出来多项要素,每项要素都具有独立的价值,很难为一项作为目的的“自主生产经营”所概括,例如经济从属性的延续性要素可以反映了劳动者对工作收入的依赖程度,可以作为参加劳资共担缴费的职工社会保险的依据,非全日制劳动者工作时间短,不强制参保,但也是丧失了自主经营机会的劳动者,自主经营理论有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再次,三类从属性的各项要素均可作为设计特定劳动权益制度的法理基础,例如经济从属性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可以作为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制度中网约工分担预防责任的依据;最后、从属性反映的是人身依附关系,其使得劳动法脱离了以物的交易为典型形象的私法领域,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必须正视劳动法的“人法”属性,即虽然劳动成果基于从属性归于雇主,但能够为雇员所掌握和转移,方能解读诸如竞业限制等法律制度的含义并基于此设计相关制度,这也是自主经营理论难以提供理论支撑的领域。
(五)小结
从属性概念虽然源于封建时代的工商业行会制度,在启蒙时代和资本主义早期的劳动法中一度被排斥,但是工业时代的生产方式创设了全新的劳动管理方式,着眼于描述人格特征的从属性被重拾,形成了一个以关注劳动者主体特征和单位组织特征为视角的全新的法律领域——劳动法,从属性的外部和内部效应则分别构成了劳动公法和劳动私法的制定依据。从属性作为劳动关系的认定条件获得了主流学界和实务界的认可,虽然不断产生新的学说试图取代从属性理论,并且新的学说在某些特定领域也获得了相对更强的解释力,但是整体来看,从属性在劳动法理论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动摇。
三
规范层面与实践层面上的劳动关系从属性——现实国情的角度
从属性是我国劳动法上的“舶来品”。在计划经济年代,从属性的内外部效应未被区分,从而公法私法部门也混同在一起。由于用工形式的单一化,从属性也没有发挥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形成了交流的基础,虽然也暴露出偏好不同导致的各执一词的现象,但是在从属性类型和要素方面的趋同远大于偏异,这为构建规范层面上的劳动关系认定教义学体系提供了高质量的素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属性类型和要素可以作为劳动法制度构建的法理依据,这是劳动法学理论为立法实践带来的最重要的贡献。
(一)立法与审判实践
1.立法沿革与审视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工厂用工肇始于洋务运动时期,但是仅有区域性工业部门的零散发展而没有大规模的非农业化,再加上战争的影响,产业发展得并不充分,“社会虽存在雇佣劳动,但与现代劳动关系尚有一定距离”。南京国民政府曾尝试编纂劳动法典,其中“劳动契约编”规定劳动契约为“一方对于他方在从属关系提供其职业上的劳动力,而他方给付报酬之契约”,系我国最早规定从属性的立法例。据学者考证,此表述背后的法学原理由该法起草人史尚宽先生基于域外理论归纳而成。“劳动人格之完成”是此原理的精髓所在,即民法上作为权利客体的劳动力进至劳动主体的地位,从而与劳动力所持的人格完全合一的状态,劳动者出卖的不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身外物,而是劳动力,也就是劳动者本身。这与前述的劳动法“人法”属性的论证如出一辙,但是从属性有哪些类型,每个类型包含哪些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权重关系如何,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从属性的有无和强弱,从而构成劳动关系?受限于时代,这些问题都没有被展开讨论。此外,史尚宽还发掘了从属性和劳动法社会化之间的联系,团体契约、社会保障、争议解决程序有效防止了劳资冲突引发的社会问题,“预使权利客体之劳动力化为主体,与所持者之人格合一,即产生民主主义之现实是也”。但是零星且短暂的劳动法治实践制约了理论研究的水平,缺乏本国水土的滋养,移植自西方的理论再强大也难以开花结果。这一时期苏区、边区与解放区也颁布了一系列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大多聚焦具体的制度,对于基础理论尚无暇顾及,再加上苏维埃政权所在地区的工业化程度不足,法律的实施效果不明显,劳动用工的实践几乎无法反哺理论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劳动用工实践在绝大部分时期处于管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劳动立法都不属于私法,而是公法。与其说劳动者从属于所在的企业,不如说从属于公有制的国家:企业在国家计划下安排生产经营以及与之对应的劳动用工,岗位是预先设定好的,劳动者经国家计划分配到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企业工作,其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报酬以及其他福利待遇依赖于国家政策的安排,在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的前提下,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从属性无从谈起,“雇佣远离了中国社会”。此外,高度计划、命令开路的计划经济模式排斥法制,“法律无用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法学理论的研究;并且从属性在文义上的解读给人以资本家强占处于经济劣势地位者劳动成果的印象,引发了“剥削”的联想,让原本中性化描述劳动关系特征的概念迟迟难以进入劳动法理论研究的视野。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与市场经济配套的立法如雨后春笋般萌发,相关的法学研究也在移植和借鉴西方国家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如火如荼地开展。起初的研究否认从属性的存在,主张劳动关系是受到劳动法调整的法律关系,不同于民事劳务关系,实际上是把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交给了实定法,由于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并没有界定劳动关系,而是规定了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这种僵化的解释论虽然也主张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但是依然无法绕过事实劳动关系的界定,由此陷入了论证的死循环。我国对劳动关系从属性的研究兴盛于2007年《劳动合同法》颁布前后,这时期涌现出来的文献大多从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对德国、日本劳动法理论的移植和发展出发,探讨了从属性在我国吸收借鉴的可能性。这些研究成果发挥了理论启示的作用,并奠定了劳动关系领域一系列规则的基调,对后来的立法和审判实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有别于民法精神的从属劳动是劳动法规范展开的起点、从属性类型多元化决定了认定劳动关系需综合考量单位所有的用工管理情形、劳动关系作为法定概念不以意思表示为前提等等。所有研究的目的都是希望《劳动合同法》能够在从属性理论的基础上界定劳动关系,为审判实践提供尽可能明确的指引,该法的一审稿曾写入劳动关系的特征,确定了“劳动者是单位的成员”、“用人单位管理”、“有酬劳动”三项标准,但是正式版本删去了这些内容。原因大概是立法者认为从属性理论源自西方,是否能够在我国生根发芽仍有待学界和实务界继续检验和积累,在法律中确立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的时机尚不成熟。
目前我国认定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是2005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12号文”),据此劳动关系应当具备“主体资格符合法律规定”“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适用劳动者”“劳动者接受单位劳动管理”“有偿劳动”“劳动是单位业务组成部分”五项标准,其中第二、第三、第五项指向了从属性理论。以此为基础,我国劳动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相互砥砺,虽然以各自的经验和偏好的域外理论解读从属性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大体趋势是朝向一致且系统的方向迈进,2023年4月人社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的“第三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以下简称“典型案例”)即可视为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全面接受从属性理论之例证。
2.基于审判实践的教义学构建
纵观域外立法,鲜有在劳动关系认定条件领域采用“从属性”字眼者,大多数立法例与我国“12号文”类似,例如日本《劳动基准法》将劳动者界定为“不问职业种类者,在职场被使用,并被支付工资者”。据此可以认为,从属性是劳动关系认定条件的法学理论,虽然最初系法学家从描述其他社会关系的概念中借鉴而来,但是成功移植至法学领域还需要从形形色色的判决理由中通过合并同类项和提取公因式的方式构建教义学体系。之所以认为我国业已接受从属性理论并正在其内涵和外延方面达成一致,是因为基于审判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义学内容。
以“劳动关系认定”为关键词在“人民法院案例库”中搜索,可以检索到指导性案例1个、参考性案例9个,以相同的关键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搜索,可以检索到案例近2000个。经归纳整理发现,判决依据全部为“12号文”确定的劳动关系认定条件;另根据《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运行工作规程》,各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应当检索人民法院案例库,严格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并参考入库类似案例作出裁判,因此通过对指导性案例和参考性案例的解读,可以归纳出我国司法机关对劳动关系认定条件的主流观点。“人民法院案例库”中的10个案例中有8个提及了从属性、从属关系或者隶属关系的概念,且8个案例全部提及了人格从属性和经济从属性,并列举了这两项从属性的要素,有2个提及了组织从属性,还有1个提及了业务从属性,其中某参考案例更是明确指出,从属性是劳动关系的内在核心评判基准。经梳理,本文将从属性对应的要素总结如下。
其一,人格从属性。人格从属性是劳动关系认定最核心的标准之一。人格从属性的要素可以抽象概括为三种类型:管理监督、劳动要素决定、工作时间。管理监督包括工作任务(包括平台用工中的算法派单)和工作场所由单位确定、规章制度由单位制定并对过程监控、工作质量由单位或单位制定的规定评价并施以奖惩;生产要素着眼于开展经营的实质性生产资料由单位提供(如平台用工中的信息和技术手段,物流公司的快递订单和货物等);工作时间包括劳动者考勤以及与工资收入相对应,即收入不以出资、工作的积极成果等来确定;劳动者对外以单位名义展业。
其二,经济从属性。经济从属性是仅次于人格从属性的另一项核心标准。在劳动关系中,由单位确定劳动者的工资标准并由单位发放。
其三,组织从属性。组织从属性是辅助性标准,发挥的是复查功能,即法律关系的性质在前两项从属性审查的结论不甚明晰的情形下,用以验证初步结论是否成立。主要考察工作任务是否是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因此有案例判决称之为业务从属性。
另外,还有案例判决中指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主体的特征满足法律规定也是劳动关系的重要标准,某些法律关系,如事业单位聘用关系也有从属性特征,但不能认定为劳动关系并适用劳动法。从立法逻辑来看,主体特征主要是基于政策的考量规定之,如聘用关系的公共利益属性、超龄劳动者对适龄劳动者的挤出效应等,仅从法学原理观察,从属性才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一致认可的劳动关系认定核心标准。
(二)司法政策
我国中央国家机关正式认可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始于2023年4月人社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的“第三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以下简称“典型案例”),这6个案例全部涉及平台用工的法律关系认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与前述指导性案例和参考性案例相比,“典型案例”更加全面、集中且系统地阐释了从属性的类型和各种要素,确定了“从属性+要素”的劳动关系认定条件。考虑到“典型案例”系我国司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后者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也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工作机制的意见》(法发〔2020〕35号)的规定,“对于正确适用法律、统一裁判标准、实现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具有指导和调节作用”,因此据此归纳出从属性的一般理论意义重大。
本文认为,“典型案例”确定的从属性理论有以下三项重要内容。
首先,三元标准。如前所述,德国劳动关系认定模式下只审查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是标准劳动关系人格从属性引发的结果,组织从属性可以被人格从属性吸收。“典型案例”主张认定劳动关系应当依次考察人格、经济、组织三项从属性,在每一项内部列出了若干要素。其中人格从属性包括平台服务规则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工作时间与接单决定主体、工作主体与派单主体;经济从属性包括适用于所有平台行业的数据信息占有主体、服务价格制定主体、报酬计算依据,以及适用具体行业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劳动工具、稳定收入来源;组织从属性辅助前两类从属性综合判断,只包括适用于具体行业的生产经营的有机组成部分、提供服务的名义、多平台就业限制。综合考量各种要素得出该从属性有无以及强弱的结论,结合这些结论确定该法律关系的性质。也就是说,德国的一元标准被发展成了三元标准,“典型案例”对从属性审查模式进行了实质性的创新。
其次,权重顺位定量审查。“典型案例”分别涉及了网约货运、网约配送、网络主播、网约家政服务四个网约用工行业,以及通过劳务公司招用网约配送、通过注册个体工商户与平台企业用工合作两种平台用工模式,基本上涵盖了目前重要的行业和争议较大的模式。在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用工模式下,三类从属性被依次审核,根据有无和强弱的定性和定量结论,来确定相关平台用工构成劳动关系(人格从属性强或较强+经济从属性强或较强+组织从属性强或较强)、民事劳务关系(人格从属性弱+经济从属性不明显)或不完全劳动关系(人格从属性较强+一定程度经济从属性+组织从属性较弱)。本文将该模式总结为“权重顺位定量审查”,可以视为“典型案例”构建的一套平台用工从属性审查的教义学体系。
最后,从属性优于合意。在工业时代,很多私法学者从合同的一般原理出发,主张将合意的契约作为劳动关系的起点,在逻辑层面上也可以自洽。但是在平台经济时代,劳资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首先,新业态劳动者与平台企业的力量对比悬殊,大多数网约工集中在少数几家头部平台企业,很难认为二者能形成平等的合意;其次,平台算法加剧了隐蔽雇佣的现象,与工业时代的人工管理不同,平台可以通过自动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向关联企业发包的方式发挥用人单位的职能,给法律关系的认定带来很多困难。因此,“典型案例”明确指出,平台要求劳动者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不影响认定为劳动关系,且协议的名称和内容不作为考量的条件。这进一步确立了从属性在新业态法律关系认定中的地位。
综合来看,“典型案例”发挥了司法政策回应当下热点问题及较大影响法律问题的功能,全面而系统地建立了新业态从属性认定的规则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平台用工关系认定模式。
(三)作为劳动权益法理依据的从属性
从属性理论不仅可以服务于劳动关系的司法认定,形成教义学规则,而且可以为劳动权益立法提供法理支撑,这是其他理论不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人格从属性与经济从属性作为共同的法理依据。前者着眼于雇主对工作任务的安排和工作过程的控制监督,后者认为实质性生产资料由雇主提供,而工业时代的生产资料易引发意外事故且生产资料服务于雇主利益的最大化,那么发生工作过程中的职业伤害就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归于雇主,与保险原理相结合,产生了工伤保险制度。由于人格从属性具有工作安排、控制要素,丧失自主权的雇员对雇主产生了高度的黏性,加之经济从属性的持续性与稳定性要素,雇员一旦离开了某一雇主则意味着工作预期的破坏与衣食无着,法律即需要以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保障雇员的生存权,因此建立了个别劳动法领域的解雇保护、经济补偿和失业保险制度,均以劳动者的累计工作年限计算权益金额。同理,人格从属性导致了雇员无法自主决定工作和休息时间,再加之资本的逐利性,劳动关系产生了负外部性,国家须以公权力介入的思路构建工时、休假、职业安全保障等劳动基准制度。
其次,经济从属性本身具有独立的法理价值。经济从属性着眼于稀缺性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及在此基础上持续性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来源造成的劳方对资方的生存依赖关系,因此在劳动条件和工资福利领域产生了突破传统的个体性私法关系的、旨在更大范围内的企业、行业、区域内实现私法治理的集体协商制度,以及与职业因素无关的、旨在解决劳动者老龄、疾病、失能风险的养老、医疗、照护保险制度,由于劳资双方个体上的短视性与风险的长期性存在矛盾,为了克服市场失灵现象,国家以公权力保障实施之。在这方面,从属性给立法的另一大启示是,劳动权益在私法上的实现方式是多层次的,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都是私法的实现方式,应当各有侧重。带有行业、地域性的劳动权益,如劳动者竞业权利以及法律责任不宜以个别合同法赋权,否则易导致个体争议频发;当然这些权益也不具备从属性的负外部性,以国家立法的方式规定之浪费公权力资源,而且基于其个性化特征和立法的统一性,立法强制规定也欠缺灵活性和多样性。
最后,非劳动关系具备的从属性为立法提供了指引。这些法理上的逻辑关系可以为立法者提供一些重要的启发:劳动关系具备强烈的从属性特征,但是其他民事劳务关系如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某些从属性特征,那么也可以在经济社会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将从属性对应的劳动权益制度适用于该劳动者群体。事实上,我国民法上的某些立法例已经呈现出了这一思路,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91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第1193条也规定,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造成第三人损害或者自己损害的,定作人不承担侵权责任。这是因为单位可以在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中获益,即便是非劳动关系中的工作人员,且工作人员按照单位的授权或指示工作,工作行为与个人行为截然分开;承揽关系则不同,承揽人主要依靠自己的技术和专业技能独立工作,不受定作人的支配,因此应当独立承担责任。这些侵权责任法上的因果关系考量都体现了从属性理论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从属性决定了劳动关系,进而适用劳动法上的劳动权益制度,而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劳动权益制度也有可能适用于非劳动者,例如浙江省实施了试点方案,辖区内的单位可以为不符合认定劳动关系情形的从业人员参保工伤保险,那么工伤保险就成了很多非劳动者的权益制度。但是,如果立法明文排除劳动关系,即使赋予了劳动权益也不能反推从属性的存在,进而认定劳动关系,而法律未明文排除的即可反推认定,可将该做法总结为“从属性逆推禁止原则”。本文认为,其原因在于从属性优于合意,法律认可事实劳动关系。
四
劳动关系从属性与不完全劳动关系之证成
2021年7月,人社部等八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56号文”),其中提出“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指导企业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协议,合理确定企业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以下简称“不完全劳动关系”),并要求在公平就业、最低工资和支付保障、休息、安全卫生、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职业伤害保障、制度规则和平台算法七个方面健全制度,补齐劳动者权益保障短板。为落实“56号文”提出的新型法律关系和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2023年11月,人社部又印发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以下简称“两指引一指南”)。结合前述的人社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的“典型案例”,可以对从属性在各类平台用工法律关系的表现形式进行系统性审视,尤其是通过从属性理论界定不完全劳动关系并确定相关劳动者群体能够享有哪些劳动权益。
(一)不完全劳动关系的界定
如前所述,“典型案例”创设的平台用工法律关系认定规则是全面审查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组织从属性,综合考量每一项从属性其内部的各种要素之后确定其有无以及强弱,通过类型化和量化的界定方式确定某种法律关系的性质,经过此方法演绎得出在“人格从属性较标准劳动关系弱化”“具备一定的经济从属性”“组织从属性较弱”的平台用工关系中,平台对劳动者进行了“一定的劳动管理,但其程度不足认定劳动关系”,系“56号文”言及的“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的情形”。那么,这究竟是一种情形,即非标准劳动关系中的一个类型,还是一种新的法律关系,即与劳动关系、民事劳务关系并列的“第三类关系”?
支持前一种观点的理由包括:特定的法律关系不应由部门指导意见规定,法院不能据此审判;劳动关系的标准尚难以统一,再增加一种会导致司法裁判的不确定性更高;域外劳动法上的“类雇员”不具备人格从属性,但具备经济从属性,与平台劳动者分别具备“弱化的”人格从属性和“一定的”经济从属性存在本质差异,因此不能简单套用域外法。支持后一种观点的理由则大多从“灵活与保障兼顾”的政策目标出发,认为“第三类关系”的定位可以实现劳动给付合同和行政管理措施的结合,有利于为新业态劳动者合理赋权。但是从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即从属性角度系统抽象和概括不完全劳动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
笔者主张,对不完全劳动关系的解析应当分三步走:首先解决其有无的问题,其次解构其构成要素,最后确定其法律性质。
首先,不完全劳动关系不是人为创设出来的理论,而是为了应对平台用工实践进行的必要抽象。曾有学者指出,如果以一个标准,即人格从属性来分类,那么只会出现有和无两种类型,对应标准劳动关系和民事劳务关系,如果以两个标准,即人格从属性和经济从属性来分类,那么会出现有人格从属性,无经济从属性;无人格从属性,有经济从属性;有人格从属性,有经济从属性;无人格从属性,无经济从属性四种类型,可以分别对应短期化的非全日制用工、类雇员、标准劳动关系、民事劳务关系四种类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一分为三”。
这种观点也许只是逻辑层面上的应然概括,用工实践的丰富性远超理论推演。一方面,理论演绎出来的类型可能并不存在,正如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排序一样,这种人为的理论创设未必完全契合现实情况:很多元素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因此只能空缺。无人格从属性,有经济从属性的“类雇员”源于德国的家内劳动(Heimarbeit),雇员在自己的住所或者工厂依据企业主或者中介的委托提供劳动,将劳动成果以及利润和风险都转移给委托人,在此用工关系中,雇员不接受雇主的管理,其合同系买卖、承揽、雇佣的结合,其身份也就居于传统的雇主和雇员之间。如果该雇员大部分的收入来自一个委托人(这个比例是50%),则丧失了雇主的经济和社会优势,法律在劳动时间、安全卫生、工资和解雇四个方面赋予了他们类似劳动者的权益。我国的“不完全劳动关系”具有弱化的人格从属性和一定的经济从属性,不能与德国“类雇员”画等号,因此逻辑上排列组合出来的四种类型并不能涵盖这个群体。另一方面,理论无法推演出来的类型却可能真实存在,“典型案例”按照“从属性+要素”的审查方法,对各类从属性的要素逐一分析之后得出“弱化的”和“一定的”之结论。不同于逻辑推演出来的应然的“二分法”和“四分法”,不完全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程度恰恰居于有和无之间,“50%:50%”的比例结构导致其归入劳动关系或民事劳务关系都无法自圆其说,唯有赋予其独立的地位才能达成实践和从属性理论的统一。
其次,解读不完全劳动关系的构成要素需要借助从属性理论。“典型案例”选择了争议最为集中的众包网约配送员案来阐释了三类从属性和相关要素的特征。该案中的劳动者在网上注册成为配送员,按照平台发送的信息自主选择接单,服务费按照平台制定的标准结算,平台没有上线接单时间的要求,也不强制将订单派发给特定的配送员,获得订单的方式是抢单,出现配送超时、客户差评时,平台按照统一的标准扣减服务费。在人格从属性方面,审查的要素包括平台配送服务规则的制定方、平台结算服务费的依据、上线接单时间和接单量的要求;在经济从属性方面,审查的要素包括网约配送工作必需的生产资料提供方、服务费结算标准和办法的制定方、收入的来源;在组织从属性方面,审查的要素包括是否纳入平台配送业务员组织体系管理、是否承担组织成员义务。
平台企业是配送服务规则的制定方,平台将订单完成时间、客户评价都作为结算服务费的依据,这里不考察具体的劳动成果评价方,而是评价规则的制定方,因此符合了人格从属性的义务要素,但是上线接单时间和接单量都由劳动者自主决定,该配送业务不具备劳动关系的持续性特征,也就是不符合时间要素的要求,因此只满足了人格从属性的一部分要素,该从属性被“弱化”了。平台企业掌握着开展配送业务必要的数据信息,这里只考察必要生产资料的提供方,配送员自备一般性生产工具,如电瓶车、头盔等不在考察之列,平台企业制定配送服务费结算标准和办法,拥有潜在的、在经济上控制配送员的权利,符合了经济从属性相关要素的要求,但是配送员的上线时间和接单量较少,尚没有与平台产生经济上的依附关系,也就是与德国“类雇员”相似的“无雇主的经济和社会优势”,因此经济从属性只在“一定程度上”被满足。再加之平台的配送业务与其他业务相对独立,即不存在企业管理学意义上的“高度专业化和严格划分的部门”、“无清晰的指挥链”、“与其他部门不存在沟通与合作”、“没有不断调整的职责”等,因此这种组织方式呈现出了分散化、扁平化、非正式化的特征,从而组织从属性较弱。由此,“不完全劳动关系”的认定条件获得了相对清晰的思路和标准,相关的从属性教义学体系也相应地搭建了起来。
最后,“不完全劳动关系”是一种独立的法律关系。“56号文”采用的表述是“情形”,由此引发了理论界的争议,其中一种代表性观点认为,这并非独立的法律关系,而是多种法律关系的集合体。正如民事劳务关系是包含了委托、承揽、行纪、中介等多种法律关系的集合体,非标准劳动关系也包括了非全日制用工关系、劳务派遣关系一样。
笔者认为,究竟是“情形”还是“关系”,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从属性的层面上来判断。如“典型案例”所述,民事劳务关系是完全不具备三类从属性的平等主体之间的劳务交易关系,根据交易的标的再区分出若干种类型,应归入不关注主体之间从属性的“物法”范畴,劳动关系是具备三类从属性,且程度都为强或较强的法律关系,非标准劳动关系要么用工主体多元化,如劳务派遣、共享员工,要么在非核心性从属性要素上表现得不显著,如非全日制劳动者工作时间短导致无须受到劳动法的全面保障。也就是说,依据从属性特征抽象出来的民事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并非纯粹的一种法律关系,也是多种关系的集合。那么,从逻辑层面上分析,所有从属性类型都具备(包括具备核心性从属性)的劳动关系是一类法律关系,所有从属性类型都不具备的民事劳务关系是另一类法律关系,具备所有至少是核心性从属性部分特征的“不完全劳动关系”也可以与此二者并列。
(二)相关劳动者的劳动权益
正如劳动关系本身无实质性价值,只有与之关联的劳动权益才是争议的焦点问题一样,从属性本身亦无价值,指导劳动权益立法才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依据“典型案例”的界定和前述分析,“不完全劳动关系”具备人格从属性的义务要素,因此与之相关的工伤保险和企业规章制度可以适用于这个群体,当然,由于不满足时间要素的要求,工伤保险的“三工认定”规则和某些持续性待遇给付不适用于这个群体,否则易引发道德风险;以维护劳动合同的稳定性来保障雇员收入稳定性的个别劳动合同和失业保障制度也无需适用。由于具备经济从属性的生产资料提供、服务价格确定要素,指向劳动条件和劳动待遇的集体协议制度可以适用之;而长时间从事网约工作的劳动者也可能与平台企业构成工资收入上的依附关系,因此以“劳资共担”为特征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也具有适用的空间。掌握算法派单技术的平台拥有通过工作安排提高劳动强度的优势,也容易产生经济从属性的负外部性,因此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劳动基准制度,如工资支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制度也有引入的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56号文”和“两指引一指南”列出的七类劳动权益制度与以上分析基本一致,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从属性与劳动权益关联度理论对法律政策的制定发挥了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下一步应当通过立法确认“不完全劳动关系”的法律地位,让司法裁判有据可循,并通过指导性制度实施的效果检验相关方案的可行性,实现“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政策目标。
五
结语
劳动法是“规范从属性劳动的法律”。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组织从属性精准而全面地描述了劳动关系的特征。在工业时代,从属性让劳动法从传统的“物法”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一个以关注主体特征和组织特征为视角的全新的法律领域,并指导了劳动权益保护立法。在平台经济时代,仍然应当延续从属性类型化分析以及与立法关联性分析的研究范式。我国司法机关在继受了该理论之后,积极探索与平台用工相匹配的法律关系认定方法并以此为基础为新业态劳动者赋权,目前已经形成了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不完全劳动关系”源于部门政策性文件,已被司法政策认可,这一“政策性司法创设”也可以通过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获得清晰的法律定位。尽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尚有待于高位阶立法的确认和司法审判的检验,劳动权益的实现机制也需要进一步探索,但是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向上滑动,查看完整目录-
《政治与法律》2024年第8期要目
【主题研讨——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再研究】
1.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反思
——兼论“不完全劳动关系”
娄宇(2)
2.被遮蔽的从属性:“互联网+劳动关系”的关键内核及其协调策略
——以外卖骑手作为观察对象
郑文睿(20)
3.劳动法适用新就业形态多阶证成之反思
闫冬(31)
【经济刑法】
4.数字经济背景下虚增信用行为刑法应对的反思
左袖阳(45)
【专论】
5.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横断切面与危险的现实说之确立
刘艳红(64)
6.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授权的类型与价值
李云霖(83)
7.我国家庭法上遗产酌给请求权人规则之构造
——以法定继承制度与遗产酌给制度之严格区分为法理基础
谢潇(100)
【争鸣园地】
8.税务“首违不罚”的困境与制度重构
张婉苏(116)
9.以环境法权范式取代环境权利范式
——从环境法现实体系出发
马腾(130)
【实务研究】
10.司法制约职务犯罪监察调查的逻辑定位与法治路径
陈辉(148)
11.投资协定“国家安全”条款的范式优化及其适用
朱玥(164)
《政治与法律》是上海社会科学院主管、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的,把政治学和法学融于一炉、以法学为主的理论刊物。《政治与法律》恪守“研究政法理论,推动法制建设”的编辑方针,设有“热点问题”、“法学专论”、“经济刑法”、“立法研究”、“学术争鸣”、“案例研究”等栏目;积极推出国内外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法宝新AI·智能写作
无论是工作汇报,产品介绍,还是法律研究报告、市场宣传文案,法宝智能写作系统都能为您提供高质量写作支持,满足法律工作者日常学习工作中各类领域的写作需求,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与灵感,全面助力您的文案写作。您可以在平台上选择不同的写作模型,输入关键词和要点,即可自动生成文档大纲与内容。平台内嵌法宝V6数据库,让您的内容创作有据可依。与此同时,智能写作平台还支持实时对生成文档进行修改和优化,确保文章撰写的准确性。
—— 系统亮点 ——
“一键生成文章大纲”——输入关键词和内容要求,即可自动生成文章大纲,为您提供创作起点和清晰明了的写作思路。
“智能生成文章内容”——GPT模型结合法宝数据库快速生成逻辑自洽、内容丰富的文章。
“法宝V6数据库支持”——查阅生成结果的相关法律法规、学术期刊等信息。可准确理解法律术语,帮助生成符合要求的法律文件;能够自动匹配对应法律法规,实现法理逻辑处理自动化,增强文章权威性与可信度。法宝智能写作能及时跟踪法律法规的最新变化,避免使用已失效或废止的法律条文作为参考。
责任编辑 | 郭晴晴
审核人员 | 张文硕 韩爽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