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说过:“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穷人的艰辛和苦难,当作励志故事愚弄底层人。”

在这个暑期档,徐峥导演的最新作品《逆行人生》在电影院与大家相见。徐峥的《逆行人生》是一部聚焦外卖员群体的现实主义影片,通过描绘不同命运的主人公,展现了底层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通过之前的宣传我们看到徐峥为了拍这部电影,真的和外卖员生活在一起,但是这部看起来诚意满满的电影却在上映之后口碑两极化,有人认为这部电影表现出了外卖员这一群体的不容易,但是也有人认为这部作品完全是纯工业化作品,根本没有体会到真正底层人群生活的艰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药神之后神话不再

提到徐峥就不能不提到《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也正是这部电影最终把他捧上了神坛。但是像《我不是药神》这种作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与其说是《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是徐峥作为导演的代表作,倒不如直接说是这部电影成就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再说回来,《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为什么会有这么长时间和深刻的影响,就是因为他深刻的表现出了弱势群体的举步维艰,真的到了一种关乎生命的时候了。对于这部电影,每一个真实地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的人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个人认为《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有两句台词,读懂了这两句他还就读懂了这部电影。一句是这药是真药还是假药,我们还不知道吗。另外一句就是世上的病,穷病最难治。和无药可救比起来,昂贵的进口药就这样摆在面前更让人无奈和绝望。当生命可以用金钱去衡量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就会增加很多的不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余华的小说《活着》里面,福贵的儿子有庆就是因为给县长的老婆抽血救命而被活活抽血抽死了。贫穷可以摧毁一个人,也正是这种情绪才引起了大众的共鸣。

同样的内核不一样的境遇

之所以花费这么多的时间来谈徐峥导演的前一部电影是因为《我不是药神》的高度是要胜过《逆行人生》的,这部电影里面更多的是对社会的批判,我姑且说它是一部有骨气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到了《逆行人生》这部电影这情况就不一样的。这部电影骨子里是在歌颂苦难,写大家虽然过得不好,但是还是在努力的活着,这种精神应该值得我们学习。话说回来原本来说,接受社会的现实坦然面对生活现状这一点其实是没错的。问题是大家发现怎么我吃苦了有的人不吃苦在享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有句古话,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大家都很苦的时候其实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我受苦而你在享福安乐的话我心里就很难受了。我们看这部电影的名字《逆行人生》,为什么要逆行?就是因为很多人是顺行,当别人都下班的时候正好是外卖员最忙的时候。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做这种逆行的人呢?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没有选择,就像徐峥饰演的人物那样,他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选择成为一名外卖员的,所以这部电影下意识就是觉得送外卖是一个边角料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什么外在的影视作品可以表现出底层大众为了挣钱所经历的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切肤的痛。有一部作品我觉得很有意义,也是《逆行人生》这部电影应该好好去学习的,它的名字叫做《最后的棒棒》。这才是现实主义作品应该有的样子,说实话我至今都不敢去看一遍《最后的棒棒》,因为在这里面我看到我的父辈甚至是我自己的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在《逆行人生》这部电影就说导演徐峥和主创演员们深入外卖员群体跟他们一起送外卖体验生活。可是这又有什么值得拿来说的呢?这种就好像那些为了宣发需要一群办公室里面的人换上环卫工人的衣服拍照片拍视频的情况一样,一转头还是那几个佝偻的身影在捡垃圾。当主创们结束这段拍摄他们又回归到钟鸣鼎食的生活的时候,那些故事原型还在风雨中奔波被平台剥削,被用户苛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可能导演在创作的时候心中想的是效仿《小偷家族》或者是《六号房的礼物》这种风格,表现现实的困境中还有温情和欢乐。但是很遗憾我个人感觉《逆行人生》是没有完成这方面想法的,因为有一点目前国内的很多电影电视剧是做不到的,我们需要的是共情而不是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