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夏,日寇的飞机轰炸了宜昌。此时,大批的人和物资都急需向内地转移。长江上,一轮乘载满满的货轮驶向岸边,站在甲板上的船长,脸上的神情显得格外凝重。
船长知道这场关键的撤退之战,唯有他来挑起大梁了。他就是民族英雄卢作孚。
毛主席曾说过:“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有四个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他们四人的背景各不相同,相比之下,卢作孚更具传奇色彩。
卢作孚从小喜欢读书,可家庭贫苦读不了。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希望有个孩子能出头人地。就这样,全家人合力供他一个上了学。在学堂,卢作孚饱览群书,尤其是孙中山的书,他更是爱不释手。
18岁那年,卢作孚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没多久,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篡夺,卢作孚只好另寻救国之路。期间,卢作孚结识了爱国教育家黄炎培,受其影响,卢作孚开始投身教育界。
几年后,川军第9师师长杨森很欣赏卢作孚,请他担任成都通俗教育馆馆长。可当时的四川,军阀正处于混战局面,不久之后,杨森被另一个军阀刘湘所打败。四川成了刘湘的天下,而卢作孚被认定是“杨森的人”,自然受到了排挤和打压。
多年的闯荡,让卢作孚明白了一个道理,依附于军阀是没出路的。此时的他,认真地考虑了未来奋斗的路。他认为,四川的经济、文化的落后,主要是交通不便导致的。
于是,他决心要在省内的交通领域,干一番大事业。综合比较下来,从事内河航运,比修建公路、铁路更易收到成效,而且投资也相对要小。
1925年10月,卢作孚的“民生公司”诞生了。为了让民生公司站稳脚跟,卢作孚同刘湘搞好关系,给了不少好处。1929年,卢作孚当上了川江航务管理处处长。利用职务之便,他吸收了其他公司与民生公司合并。到了1935年,卢作孚就是四川航运业的“老大”了。
抗战爆发后,日寇的铁蹄已经踏破了340多座城市。蒋介石打算把重庆作为抗战大后方,但难题是,大量的重要人员和物资还在武汉。此时此刻,如何转移就成了当务之急!
卢作孚接到通知,给他40天的时间,将人和物全部安全转移到重庆。基于当时的条件,这样庞大的运输量,别说是40天,就是一年也运不完。但作为一名爱国人士,在这紧要关头,他还是义不容辞地站了出来!
为了按时完成任务,卢作孚想了个“三段航行法”的妙计。也就是说,把一段长的航线,分成三段,每段配不同的船运输,就像接力赛那样。说起来日寇的飞机、大炮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知道了这条水上运输航线后,便持续对其进行轰炸。
为此,民生公司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16艘轮船被炸毁,117名员工牺牲,76名员工伤残。那一年,在老大卢作孚的带领下,民生公司全年不做生意,一起到前线去支援作战。
那时,民生公司上下一心,公司员工的床单上,印有“梦寐勿忘国家大难”的激励语。事后统计,40天的时间里,民生公司共运送了150万人和100万吨物资。所谓的物资都是极为宝贵的工厂,包括有“兵工厂”、“钢厂”、“机器制造厂”等等。
那场大撤退,被誉为中国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他对抗战胜利的意义,是极为重要的。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卢作孚变成了受人打击的资本家。无奈之下,他选择了吞药自尽。后来,他的后人为他平反,他永远是活在国人心中的英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