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星火青春,智向未来”社会实践团队(以下简称实践团队)开展了“安徽肥西——合肥巢湖西岸”铁三角“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果、障碍及对策分析”项目。在学院指导老师薛晶晶的指导下,于2024年8月10日来到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开展为期一周的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8月11日上午8点整,实践团队来到了本次实践活动的第一站——丰乐镇。丰乐镇双枣社区党委书记侯炯为团队即将展开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拉开序幕。侯书记鼓舞人心的讲话,为团队的实践之旅注入了动力和期待。随后,队内一行人踏上了深入丰乐镇、严店镇和三河镇的社会实践之路,亲身体验乡村生活,感受乡村振兴的步伐。
8月11日中午,实践团队来到春水源生态农庄体验农村生活,他们沉浸在农家欢笑之行中。大锅灶上炊烟袅袅,我们亲手翻炒着食物,感受着农耕文化的厚重与泥土的芬芳。葡萄园里,我们挥洒汗水,采摘着硕果累累的葡萄,品尝着劳动的甘甜。夜幕降临,小烧烤旁的夜话人生,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感悟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实践团队负责人侯文涛同学谈论到本次丰乐镇农家欢笑之行这样说道:“现在城市主要使用天然气或者煤气烧饭,就连很多农村现在都不使用灶台做饭了,这种炊烟袅袅的田园生活,确实是不少城市年轻人所向往的,为此打造一个生火做饭,体验慢节奏生活的农家乐,是助力乡村发展的一个不错的项目。”
8月12日早晨8点,实践团队来到本次暑期实践活动第二站——严店镇。团队见证了工业繁华背后的农村新貌。在肥西百大农产品物流园,团队成员目睹了物流的繁忙景象,深刻理解了工业对农村发展的推动作用。与当地青年的心灵对话,队内成员对当地青年的乡土情怀和乡村振兴的理想充满敬意。
8月13日早晨8点,实践团队参观了百亩荷花池,以荷撬动乡村振兴,全力打造“荷香廊道”万亩特色产业带,已形成“百亩起点、千亩连片、万亩发展”的莲藕产业格局,建成全肥西规模种植最大的莲藕种植基地,年产量可达3000多万斤,亩均净收益达2500元以上,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荷精神”深入人心。荷花坚贞、清正的品质深耕丰乐人民心中,2020年在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后,全镇干群齐心协力,大力弘扬“荷精神”,凝聚起灾后重建的强大力量,历时一年,全镇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稳步向前。
实践团队成员黄旭飞同学谈起万亩荷花基地之行时说,总是回忆起小时候和他的爷爷奶奶在农村的生活,那时候的他也是顶着一片荷叶,那是他爷爷为他在夏日时制作的一顶独一无二的遮阳帽。
8月14日清晨8点,实践团队抵达暑期实践活动的第三站——三河镇,开始了期待已久的爱国传承之行。在杨振宁故居,队员们不仅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更是在每一位队员心中种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穿梭于一人的窄巷,他们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亲身体验着古镇文化的积淀。在三河古镇的古色古香之中,他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寻找那些散落在岁月长河中的珍贵记忆,再次品味麦芽糖童年时甜蜜的滋味,深刻体会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激发了团队成员为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而努力的热情。
随着三河镇爱国传承之行的圆满结束,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次活动不仅让队内成员深刻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伟大力量,更直观地见证了乡村振兴的鲜活成果。在杨振宁故居,队员们汲取了历史的智慧,而在三河古镇的每一处改造与保护中,他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生。从农家欢笑到工业园的繁忙,从葡萄园的丰收到荷塘经济的探索,每一个环节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这些生动的案例激励着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助力乡村发展的决心。未来,他们将携带着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感悟,发扬”星火青春,智向未来“的精神,继续为建设更加繁荣美好的乡村贡献青春力量,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通讯员 侯文涛 黄旭飞 刘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