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盂兰盆会又称盂兰盆节、盂兰盆斋或是盂兰盆供,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汉传佛教的各大寺院都会举办盂兰盆会,主旨在于超度历代宗亲,供养僧众。

“盂兰”二字是梵语,译曰倒悬,也就是被倒挂着的意思,用以形容三恶道众生(地狱、饿鬼、畜生)的苦厄之状。“盆”是盛载食物的容器,泛指一切盘、碗、桶等清净容器。

盂兰(倒悬)是所救,盆是能救,能所合在一起叫盂兰盆,有孝顺、供养、报恩、救倒悬、解痛苦的含义。也就是说,用这盆器盛着各种珍贵百味美食,恭敬奉献佛僧,承仗三宝不可思议福田之力,以解众生倒悬之苦。

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记载,目犍连尊者在修行有成后,想要让父母也能离苦得乐,以神力观察,却发现母亲在饿鬼道受苦。目犍连尊者取来一钵饭递给母亲,然而她却因为以往贪婪吝啬的恶业,饭没入口就已变成火炭。

尊者别无他法,只能寻求佛陀帮助。佛陀让他在农历七月十五用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因为这天适逢僧众结夏安居圆满,如法自恣,诸佛欢喜。于此佛欢喜日供佛斋僧,藉由十方僧众的清净功德,不仅现世父母消灾延寿,七世父母也能脱离恶道。目犍连尊者依教奉行,他的母亲当天便得脱离饿鬼之苦。

目犍连又问佛陀,如果未来世中,有佛弟子欲行孝顺,是否也可以奉行盂兰盆供,救度现在的父母乃至七世的父母,佛陀答说:“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

至于依据《盂兰盆经》而举行仪式,创始于梁武帝,根据《佛祖统纪》卷三十七所载,“大同四年(538)帝幸同泰寺,设盂兰盆斋。自此,盂兰盆会成为风俗,民间各个阶层无不效法遵行。

到唐代时,每逢七月十五日,皇室会向寺院敬献盂兰盆供,并由官府斥巨资操办盂兰盆会。是日,威严浩大的皇家仪仗队穿城而过,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争相献盆供养僧伽,整个都城张灯结彩,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宋代以后,除了在各寺院供佛斋僧,节日期间人们还会祭祀祖先、超度宗亲亡灵,并且上演以目连救母内容为主的各种杂剧。

现在每逢盂兰盆节,寺院多用香、花、灯、水果、素食等供佛与僧,同时也通过水陆、普佛、焰口、诵经、礼忏、放生等方式,举办冥阳两利的盂兰盆会。

《盂兰盆经》中,佛陀告诉与会大众,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

除了盂兰盆节供佛斋僧具有孝亲报恩,解一切众生之倒悬,度脱无始以来的有情,令其得以福资增长、善根增长、法缘增长,乃至成就菩提的功德。我们平日供佛及僧,也是具有无量功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