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是已知宇宙中引力场最极端的天体,一旦进入了其“视界”之内,连光都无法逃逸,实际上,早在人类发现宇宙中真实存在的黑洞之前,科学家就已经通过《广义相对论》预言了这种天体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的本质是时空的弯曲,而时空的弯曲程度如何与物质和能量的分布相互作用,则可以通过“爱因斯坦场方程”来进行描述。

1916年,物理学家卡尔·史瓦西通过求解爱因斯坦场方程,得出了一个特殊解,这个解表明,如果一个具有足够质量的球对称星体的半径缩小到一个特定值以下,那么它就将会极端弯曲其周围的时空,进而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时空区域,而这也成为了科学家后来预言黑洞存在的重要依据。

时至今日,黑洞的存在早已在实际观测中得到证实,但或许你不知道的是,根据《广义相对论》,还可以推测出一种比黑洞还要神秘和可怕的天体——白洞。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白洞究竟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来讲,由于爱因斯坦场方程具有对称性,因此理论上存在一个与黑洞相反的解,而这个解就是白洞存在的理论依据,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白洞真的存在,那么它们内部的性质就会与黑洞截然相反。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白洞也是一个完全封闭的时空区域,它们也像黑洞一样具有一个单向的“视界”,但与黑洞不同的是,白洞的“视界”是由“内向外的”,也就是说,任何物质和能量都无法进入白洞的“视界”之内。

如果说黑洞是吞噬一切的深渊,那白洞就是深渊的另一面,因为从理论上来讲,白洞会将其内部的物质和能量源源不断地喷射出来,也正是因为如此,白洞才显得比黑洞更可怕。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接着看。

尽管黑洞的引力场极强,但其作用范围却是很有限的,只要距离远一点,黑洞也就不那么可怕了。举个例子,在蛇夫座方向,距离我们大约1560光年的位置上,就存在着一个被称为“盖亚BH1”(Gaia BH1)的黑洞,科学家发现,有一颗恒星正在围绕着这个黑洞运行,两者之间的平均距离只有大约1个天文单位,而在这么近的距离上,它们彼此都“相安无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前文所言,白洞会不断地向外喷射物质和能量,而根据理论上的推演,白洞是极不稳定的,在短时间之内它们就会瓦解,在此过程中,白洞会以极高的能量向外释放大量的辐射和物质(甚至还可能导致极端条件下的物质涌现),并以超高速度将物质喷射到宇宙空间中,从而对周围的恒星、行星等各种天体造成大范围的、极具毁灭性的破坏。

但问题是,如果说白洞会在短时间内瓦解,那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对此,科学家也只能进行一些猜测,例如有一种理论认为,白洞与黑洞可能存在共生关系,两者通过虫洞相连,在这种情况下,物质和能量通过黑洞进入其“视界”后,又会在宇宙的某个区域被白洞喷射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理论认为,白洞的形成可能与量子效应下的“时空泡沫”有关,这种“时空泡沫”是指在量子尺度上,由于时空结构的极端波动而产生的短暂现象,也就是说,白洞并不是稳定的天体,而是一种瞬态结构,它们在形成后就会迅速变得极不稳定,无法长期维持自身的存在。

甚至还有一种理论认为,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可能并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事件,而是一次短暂而极端的白洞喷发,根据该理论的猜测,这个“超级白洞”可能形成于更高维度的空间之中,它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多得难以计量的物质和能量喷射出来,进而逐渐演化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理论还试图解释“宇宙大爆炸”之后的均匀宇宙结构和快速膨胀现象(即宇宙暴涨),认为这些现象可能是由白洞喷发时的初始条件所决定的,因为白洞释放出的能量和物质可能在喷发初期就具有极高的对称性和均匀性,从而合理地解释了我们所看到的宇宙为什么在足够大的尺度上是均匀的。

可以看到,白洞确实比黑洞还要神秘和可怕,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白洞还只是一种假想的天体,虽然它们在理论上可以存在,但在实际观测中,科学家并没有在宇宙中发现可以证明白洞存在的确凿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