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抛开最终的成败不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奥匈帝国的军事实力还是颇为强悍的,其中就包括海军方面,各类各样的舰船足以超过当时众多的国家。奥匈帝国的海军舰队拥有各式各样的舰船,其规模和装备水平在当时足以超越众多国家。这不仅体现在舰船的数量众多上,更体现在其技术和性能的先进性。从轻型护卫舰到大型巡洋舰,从快速驱逐舰到重型战列舰,奥匈帝国的海军装备种类繁多,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作战体系。
别的暂且不论,单单是战列舰这一在当时被视为绝对终极力量的强悍装备,就足以引起英法等列强的高度重视。战列舰作为海上霸权的象征,其强大的火力、厚重的装甲以及出色的航行能力,使得拥有战列舰的国家在海战中具备了巨大的优势,就比如奥匈帝国海军精心打造的联合力量级战列舰(Viribus Unitis),它的出现无疑是奥匈帝国海军真正实力的有力证明,至少可以在当时的世界海军格局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这一级别的战舰共有四艘,分别是Viribus Unitis(联合力量)、Tegetthoff(特格霍夫)、Prinz Eugen(欧根亲王)以及Szent.Istvan(圣·伊斯特万),作为主舰的“联合力量”号于 1910 年开工,1912 年 12 月开始服役;“特格霍夫”号在1910 年开工,1913年7月服役;“欧根亲王”号1912年开工,1915 年11月服役;“圣·伊斯特万”号 1912 年开工,1914 年7月服役。这一级别的战列舰在各项性能指标上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就其排水量而言,标准排水量达到了 19698 吨,而满载排水量更是高达 21730 吨。其舰长为 152.2 米,宽 27.3 米,吃水 8.3 米。如此庞大的身躯,搁在海面上就如同一座移动的钢铁堡垒。
说起这艘战列舰的动力方面,足足拥有12座在当时来说较为先进的锅炉,外加两台功率高效的蒸汽轮机,极限输出功率可以达到 27000 马力,通过 4 轴驱动,能够让该型战列舰以最高 20 节的速度在海面上疾驰。如果以10节的速度航行时,能够持续航行 4200 海里,这样数据的续航力也足以值得称道的了。在当时的国际海军竞争中,这种战列舰的存在可以说彰显了奥匈帝国试图在海洋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野心与实力。
在武备配置方面,该型战列舰展现出了强大的火力输出,该舰拥有12门三联装 305 毫米口径主炮,这种强大的主炮配置使其在海战中具备了远距离打击敌方目标的优势。此外,还配备了12门 150毫米口径副炮,这些副炮可以有效地应对近距离的敌方小型舰艇或者辅助攻击敌方主力战舰。而18 门 70 毫米口径炮的存在,进一步增强了其对各种目标的打击手段,无论是空中目标还是近岸目标,都能在其火力覆盖范围之内。最后还有4 座533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主要用于攻击敌方战舰水线之下的地步。
在装甲防护方面,同样展现出了出色的防御能力,该舰的水线装甲达到 280 毫米,这意味着在面对敌方炮弹的攻击时,能够有效地保护舰体的关键部位,减少进水和受损的风险。炮塔装甲的厚度在 200 - 305 毫米之间,如此坚固的炮塔装甲能够保障主炮在激烈的战斗中正常运作,不受敌方火力的轻易破坏。甲板装甲为 48 毫米,虽然相对较薄,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来自空中和近程火力的攻击。指挥塔的装甲厚度在 280 - 356 毫米之间,为指挥人员提供了可靠的防护,确保指挥系统在战斗中的稳定运行。
在舰员配置方面,共有 1087 人。这些舰员来自不同的背景和专业领域,他们各司其职,紧密协作。从操纵主炮的炮手,到负责操控副炮和鱼雷发射管的士兵,从保障动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轮机员,到负责通信的技术人员,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共同为战舰的战斗力和生存能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奥匈帝国的出海口所在的亚得里亚海,其地理位置存在着诸多显著的限制。这片海域的狭窄通道、复杂的海流以及周边国家的军事封锁,使得奥匈帝国的海军力量难以施展,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联合力量级战舰本应该是奥匈帝国海军的重要支柱,却无奈地被困在港口之中,徒然地耗费着大量的战略资源,却无法发挥本应该发挥的作用,1918年11月1日更名为南斯拉夫号(Jugoslavija)的“联合力量”,在港口被意大利蛙人安放的炸弹炸沉,从而饮恨海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