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格总在人间的第796篇原创
注:
最近公众号的推送机制有改变,需要将公众号设为“星标”才能收到推送了,大家可以“星标”一下这个号,谢谢。
3年前,K12教培被一纸文件杀死。
教培公司纷纷陷入绝境,大批量裁员。
当时我写了篇文章,说K12行业被团灭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直到今天我的观点也没变。
原因很简单,家长们花大价钱把孩子送去教培机构,看起来提升了单个孩子成绩。
但本质上,是让所有孩子的整体成绩都往上提升了一截,对孩子的学习排名和能考取的大学没有任何影响,所谓“剧场效应”。
为了不掉队,家长只好花掉天量的钱,孩子们牺牲掉童年快乐,带来的只有对升学毫无益处的整体提升,只肥了教培上市公司们的财报而已。
可以说,K12行业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为负,是一种逼良为娼的邪恶。
3年过去了,最近听说不少城市因为周期下行需要提振经济,慢慢对K12开始松绑。
很多人问,当年的K12是要卷土重来了吗?
毕竟高考制度不变,打压也只能让K12从地上转入地下,现在似乎要重新回到地上来。
对此我想说,短期看,教培还会继续疯狂,但是疯狂的日子即将到头。
未来最多10年,K12教培这个行业会慢慢衰落。
之所以这么讲,还是因为在人才的需求端,雇主们对于学历看法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先说下教培的土壤高考制度,这个制度的逻辑是啥。
家长们看到的所谓高考,是国家投入资源为所有适龄孩子创造一个靠读书进入高等学府,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
这是微观层面。
从宏观层面讲,是把所有孩子按照同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去逼迫和灌输,从中筛选出最听话,最服从,最舍得卷的一批孩子,让他们进入不同等级的高等学府接受深造,创造出所谓高学历人才红利。
这些孩子里少部分适合应试教育,中学阶段成绩优异。
大部分孩子并不适合学得极其痛苦。
但是不要紧,只要高考带来的学历优势可以让孩子在进入社会后,拿到获取好工作的优先权,那么,让自家孩子加入这场残酷竞争,对家长来说就是划算的。
可是2024年的今天,现状变了。
现在,好学历自动带来“好工作优先权”这事儿,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靠谱。
什么本科送外卖早就不新鲜了,现在是硕士送外卖。
博士都不敢公开学历怕被用人单位反向歧视。
新闻我都不列举了,具体什么情况大家应该很清楚。
这种局面下,家长们会怎么思考呢?
说起这届家长,很悲催,别说20年前,10年前的家长只要能逼着孩子有机会上大学,不管什么大学出来,好歹找个工作难度还是不大的。
而今天的家长呢,孩子有学历早就不够了,还必须有很高很高的学历才行。
学历内卷到这种程度,雇主们对人才的需求也变成两极分化。
第一种雇主以大公司、央国企和事业单位为代表,还是一如既往对学历无限度往上高要求。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一些街道办匪夷所思的招收顶尖名校出身的孩子。
这真的是官媒宣称的,街道办要吸收精英提升管理效能,满足新时期工作要求吗?
都是瞎扯。
街道办的工作忙可能是忙,但是技术含量能高到哪去?其实说白了,这是擅长读书又追求稳定的名校生,和街道办可以提供相对稳定的编制或准编制,双方一拍即合。
再说第二种雇主。
一般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
他们干脆彻底放弃或者淡化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只求能用就行,学历没那么重要。
大环境不好赚钱不易,老板们变得超级务实,再不愿为曾经的名校光环买单了。
当然,有没有对学历依旧念念不忘的小公司呢?
也有,一些是因为老板虚荣,还有一些是HR不管职位咋样先把人筛一遍再说。
这背后是人才市场的学历严重过剩,不筛白不筛。
筛进来后照样“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别指望学历高就能换来什么有技术含量有前景的职位。
而且,这种对学历的伪需求在经验面前一文不值。
张三但凡有一点点相关经验,也吊打高学历但无经验的李四,用人单位现在就是这么务实。
总结一下,现在的趋势是学历的“区分度”开始上移。
也就是说,只要你的学历不够高到满足第一类雇主,那么,你的普通学历和低学历对于第二类雇主来说,就没有太大区别。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说,未来的中国社会,在雇主们的眼里大学生的学历只会有3个档次。
第一档:清北。
第二档:985和211。
第三档:其他。
其他就是其他,只要你不是清北不是985和211,没有谁在意你是哪个一般本科还是二本双非。
第二类不那么在意学历的雇主,也就是民营企业,他们创造了全社会最多的就业岗位,需求端这些老板们的务实态度会逐次传导至供给端,也就是家长。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家长们,家长该如何抉择呢?
要知道,天生学霸的孩子只是少数,所以大多数家长们面对的局面是,一边,不管怎么逼怎么劝孩子总也学不好,亲子关系被严重撕裂甚至造成青春期悲剧。
另一边,他们又看着越来越多学历并不低的孩子毕业即失业,成为新时期的孔乙己,成为“失业三宝”外卖,快递,网约车中的一员。
如果你是家长,你会怎么选?
在明知再怎么鸡也不可能带来孩子成绩排名质的飞跃的情况下,还继续往死里鸡娃吗?
所以接下来的局面,完全可以预料:
一开始,是成绩最差那一批孩子的家长,变得佛系,你们爱鸡就鸡去吧,老娘不奉陪了。
再然后,是成绩一般般的孩子。
接下来,更多的孩子如果不是特别擅长读书,家长们会在他的初中阶段就开始为他铺路。
不管是学习一技之长还是尝试新兴的服务行业,混口饭吃的确定性都要远远好过投身高考制度。
就我的观察来看,这个现象已经在大城市开始发生了。
这是好事吗?
当然是好事,反正上大学的终极目的对大部分家长来说,就是让孩子有口饭吃。
既然上大学这条路又难又不确定,那还不如早做打算,补课费节约下来帮孩子找条务实点的出路,它不香吗。
至于教培,当年哪怕国家再打压,也会偷偷转入地下,是因为需求端也就是家长对孩子补课的渴望,依然强劲。
而这种需求,已经在变了。
未来最多10年,随着就业越来越难学历越来越卷,除了少数不死心的家长还想把孩子鸡进前一档。
更多家长会醒悟过来,不再让自家孩子以扼杀天性为代价,去给学霸当高考游戏的背景板。
需求消失,行业自然瓦解。
我希望,也相信,接下来最多10年的疯狂之后,教培这个行业会被彻底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正文结束)
关于大学对“阶层跨越”的作用,我拍了条视频认真聊了下。
大家看完,留言区说说你的看法。
还没关注我的视频号的同学,也可以关注起来,我每天发1条,主打一个天天陪伴。
我是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影响120万人的职业规划咨询专家。
往期话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