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第三届汉字理论与汉字史青年学者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与会学者围绕疑难字词考释、汉语字词关系、汉字基础理论与汉字演变规律、《说文》学研究等议题展开学术交流。

理论建构与整体描写有待深化

汉字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重要体现。郑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罗家湘认为,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沟通交流和文化传承的基本工具,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认同。探究汉字的结构规则、使用规律和演变历史,有助于加深对汉字的认识,也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

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涌现,新发现的汉字资料较为全面地呈现出不同时代汉字的原始面貌,客观再现了汉字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为新时期汉字理论汉字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学术积累,汉字学在具体材料的整理、考证和应用型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运富提出,宏观理论的建构和整体性的历史描写相对薄弱,汉字形体、结构、职用理论的发展历史研究仍有深化的空间。

浙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真大成认为,历史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汉字史研究价值。历史故事中反映的汉字信息可以为汉字史研究提供字形资料,揭示所发生时代的实际字形或文献用字,体现新字形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有助于古籍的校勘和注释。将历史故事与出土文献相结合,有助于推断字形的演变过程,反之,字形演变也有助于解读历史故事。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副教授何余华认为,汉字史研究应深化对材料“有效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近代汉字发展史的总结和集成,加强汉字史的微观个案研究,在精校精注的基础上推进大型数据库建设,从不同维度推动汉字史研究取得更多新成就。

疑难字词考释夯实研究基础

古文字、近代汉字、域外汉字相关材料的整理和疑难字词的考释取得了长足进展,为汉字学理论的探讨和汉字史的梳理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也要求研究者要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培养历史观念,从汉字史的角度研究汉字,将每一个常用字的梳理和疑难字的考释都置于汉字史的整体背景下开展。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但大量的甲骨文仍亟待破译。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连佳鹏解释了甲骨文的相关字词,释读了相关甲骨辞例。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门艺通过梳理甲金文中“口、嘴、喙、噭、噣、吻、咮、噬、啜、嚵”等字的字形字义,疏证其形义关系,厘清其词义引申历程,归纳“口”相关名词的实际使用情况。

随着战国时期出土文献的不断增加,战国文字研究已经成为古文字学中的热门分支,其中的疑难字词也亟待释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孟跃龙对清华简《治政之道》进行了重新解释,认为“厇”字应读作“泻(泄)”;将“

”读作“夺(敚)”,为“强取”之义。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副教授翁明鹏认为,秦汉简帛中“

”字的构形与“职”密切相关,是“徽”的本字,所从之“耳”的含义与“职”所从之“耳”相同。

由于编纂与传抄过程中的失误,传世字韵书的释义存在“义项误植”的问题,值得研究者重视。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熊加全分析了因字形相近、音同音近、形音皆近、部分异体、漏收、连用、通用等七种原因导致的义项误植情况。

拓展汉字理论与汉字史研究领域

汉字理论与汉字史研究成果被运用于出土文献整理、字书编纂修订、汉字规范以及古汉语教学与研究等多个方面。

出土文献中大量异文的整理,借助汉字理论有望取得新突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赵岩认为,在秦汉律令异文的整理过程中,汉字职用研究有助于构建异文组,正确解读异文,分辨校勘性异文与用字性异文,认知异文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汉语字词关系研究成果也将深化对文献形成和文本流传过程的认识。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白军鹏以汉简《苍颉篇》的异文为考察对象,通过不同文本间异文的对比,讨论其中的用字习惯更替。

汉字理论与汉字史研究成果为古代汉语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海平结合汉语汉字教学,就如何突破常规模式,传播汉字起源辨析、汉字构形学等知识提出了可行方案,强调要注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吸收学科领域动态信息和古代汉语汉字知识。

会议由国家语委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郑州大学)等单位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