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未来 三亚报道

在战略上求变,在战术上求新,是帮助房地产走出困境的良方。而如何求变、如何求新则是亟需研究的课题。

8月14日,在由观点地产机构主办、华夏时报社等联合主办的“2024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多位学者、企业代表围绕“焕新时代”的话题,对房地产的求新求变进行了深入探讨,嘉宾包括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邵宇、中城新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爱明、中海发展首席技术官杨鸥、麻省理工学院Global SCALE Network中国中心主任郭杰群、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等。

他们给出的答案是转变思路,不再走建楼、售楼的旧套路,围绕制造业做好服务,做好产品,练好内功,拥抱新质生产力。

转变思路

在当下的房地产行业中,去库存已成为主旋律。在去库存的路上,政府、金融机构、房企拿出了不同的方案。

在本届论坛的讨论中,一些嘉宾认为中国城镇化的潜力依然很大,而城镇化带来的巨大需求可以有效地消化商品房库存,这是房地产行业的机会所在。

但在郭杰群看来,城镇化并不等于房地产行业,但是为什么大家认为城镇化好像就能把房地产带到一个光明的春天?其实就是想到建楼、售楼这种老的套路,这是非常危险的。

“从很多讨论来看,大家的思维还是在销售环节”郭杰群说,我们虽然讲房地产行业要转型,但是大家真正在行业中的思路,还是没有发生改变。

那么,作为企业,应当怎样转变思路?从园区运营的角度来讲,刘爱明认为要做生产性的服务业。

“房地产企业是有大量服务性的企业围着它,帮它研究市场、融资、盖楼、销售、管理物业,所以房地产的服务业是非常发达的,但是我们的制造业相比房地产是没有服务的。”基于此,刘爱明表示应当围绕实体企业做好服务,“美国围绕实体企业的金融服务是非常发达的,我们产业这个赛道也得往这方面转,只有服务好客户才能赚到钱。”

杨鸥从中海的经验来谈“新”,他表示中海曾经在“新”这方面做了很多行业第一,现在也是如此。据他介绍,中海已经实现了物业、教育、康养、供应链等领域的多元化布局。“我们以前靠资金、土地等等资源性的投入产生价值,现在变成了靠治理、眼光、战略,以及多元化布局来做一些新的东西。在这个不太好的市场里面继续能够发展、前进。”

练好内功

即便中海已经实现了多元化的布局,杨鸥依然认为要先把主业做好,对于多元化要保持虚心学习的心态。“现在的科技公司,需要有孵化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它会变成专业的公司,然后再发展成上市公司,这是一个相关多元化发展的过程。”

郭杰群表示做基本问题研究很重要,“在中国,企业跟我们做项目的时候,总是说我有个问题,你帮我解决,我付你一笔钱。在海外,我们跟亚马逊做业务,亚马逊不是说我有一个问题,他是给你一笔钱,你去做基本问题研究。”

在郭杰群看来,做基本问题研究可以解决同质化问题,否则就只能靠价格去竞争。“就像任正非聘请数学家做研究,最后使华为的5G走在别人之前。现在我们很多企业是为了应用而做新模式的探索、创新,最后总是落后于别人。所以才让我们听到一个词——卷。”

汪毅认为,不管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首先还是要保证自己的位置,保证自己的地位和排名。要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就是打好基本功,无论市场怎么变,都不用害怕。

而邵宇认为应该从房地产过去的成功经验中找到新的动能,也即新质生产力。他提到低空经济的新赛道,“房地产行业无非就是放松了土地要素的管控,它就成为一个巨大的行业,这么多年房地产就做了三层:地铁、地面、高架。如果我们放开2000米的空域,每100米一个交通层,就多了大概10层,这个行业潜力很大。”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