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要“低糖”“0糖”,主食要全麦、粗粮。抗糖,这个备受年轻人追捧的风潮,如今吹进了社交领域——人际交往也要“抗糖”,彼此之间不过分亲密甜腻的“零糖社交”悄然兴起。
“抗糖”的风吹到了社交圈
除了“零糖社交”,还有“碎片社交”“搭子社交”“浅社交”“跨界社交”……说起年轻人的社交趋势,新词、热梗一个接一个。当下流行的各种社交背后,有着怎样的社会和心理原因?反映了人们怎样的情感交流新需求?
一、主打一个“轻量化”
“零糖社交”主打距离感,“没有期望,便不会失望”;“搭子社交”主打兴趣联结,“有事一起干,没事立马散”;“碎片社交”主打灵活随机,“无须计划,更无须完美”……各种社交的侧重点也许不同,但共性都是追寻无负担、更自由的“轻量化社交”。
许多年轻人对“酒桌文化”会主动回避
礼却不就,体验更轻松。社交,涵盖信息的交互与传递、情感的联结与体验、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实现,堪称一门复杂的终身学问。交往中,常常涉及各种能力与技巧,容易让人产生畏难情绪,甚至“社恐”心理。
在各种流行的新型社交中,规则复杂性降低,人们更看重情感投入和体验的松弛与舒适,启动与退出更加自由。比如,满足某方面兴趣爱好的“搭子”,能够玩到一起即可,一般不过问和了解对方的其他隐私。正如《抱朴子·交际》所云:“朋友之交,不宜浮杂。”
聚而不群,边界更清晰。这届年轻人虽然圈子众多,但有着很强的“边界感”。他们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融入群体,获得真诚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会给社交关系划分明确的界限,留一片空间与自我对话。有网友说,“我们喜欢这种关系,因为能轻松挑选到和自己相似的人,还能控制关系的深浅”。
找“搭子”在年轻人中流行
某机构发布的《2024年社交趋势洞察报告》显示,在3817份有效问卷中,面对“和朋友相处的最理想状态”这一问题时,大部分年轻人表示,“经常联系,但也有自己的独处时间”。
二、降级,还是转型?
有人认为,搭子是亲密关系的“平替”,轻量化社交是社交关系的“降级”。而更多人认为,与其说是“降级”,不如说是“转型”——一场主动与被动交织、客观与主观共同作用的社交转型。
“社交提纯”的有效方式。先贤有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意为君子交往,平淡如水,不为名利,不尚虚华。其实,今人对“浅”的追求,与古人对“淡”的欣赏,一脉相承。
轻量化社交的意义更加单纯,“不把关系搞复杂”成为年轻人开始一段交往的默契。轻松而高质的社交,让人们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内心世界,以真诚和平等为基础建立关系,提高人际交往的满意度。
我们身处充满陌生人的“浅缘社会”
浅缘社会的客观结果。在传统熟人社会中,人们用“人情往来”维系长期稳定的关系。到了现代社会,高度分工使得大家处于一个充满陌生人的“浅缘社会”中。
一方面,人际关系的稳定性被流动性所取代,尤其是年轻人,身边的朋友总是随着搬家、考学、跳槽而发生变动,深度社交可遇而不可求。另一方面,当代年轻人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越来越细分,他们很难找到各方面都“匹配”的朋友,只能将生活分解为不同的“碎片”“花瓣”,在不同的方面找寻共鸣之人,便形成“碎片社交”和“花瓣格局”。
因而,“灵活松散”“交情浅”不只是人们主动选择的结果,也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自然发展而成的社交状态。
当代人常常处于“社交过载”的状态
高效社交的有益尝试。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忙忙碌碌,常有“无暇社交”之感,于是不断压缩社交时间,以求节约“社交体力”。
这就使得,我们必须想办法用低成本的方式,获得原本从长时间经营的亲密关系中汲取的情感价值,轻量化社交也就成为无奈之举。
爱己悦己的主动选择。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日益富足,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社交模式也日趋以满足自我为前提。
“断亲”“找搭子”“轻相亲”……如今的年轻人习惯于“做自己”,以个性化方式寻求自洽与平衡,愉悦自我。他们对情绪价值有着更高的认可和追求,轻量化社交能够带来及时反馈、产生积极的情绪价值,因而备受追捧。
三、保持距离,还是保持亲密?
然而,“看上去很美”的新型社交也有不足之处,甚至可能带来麻烦。比如,看似“由我做主”的社交,成为“浅尝辄止”的理由,难以发展和维系深度关系,容易让人陷入“新型的孤独感”。又如,“自由搭配”给别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机,自“搭子社交”兴起以来,骚扰、诈骗等事件时有发生。
轻量化社交容易让人陷入“新型的孤独感”
在社交中,是保持距离,还是保持亲密?是追求流行,还是因循传统?或许,没有“通用答案”,“我”就是最好的解答。
以自我的确定性,应对一切的不确定。算法推荐无处不在,它们攫取数据、分析偏好,以“更懂你”的名义推荐各式流行行为。一个人可能上一秒还在交“零糖朋友”,下一秒就“寻找crush”和“虚拟陪伴”。各类社交趋势,就像一阵风,盲从并无意义。不被流行裹挟,避开“信息茧房”反复回荡的焦虑,以自己内心为“尺”度量,探求想要的社交生活,才能获得稳定的秩序感。
以真实的自我,构建真挚的深度关系。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尔克在《群体性孤独》中认为,人们时常感到孤独,却又害怕被亲密关系束缚。在轻量化社交中,“融入群体狂欢”和“保留个体独处”总是相互博弈,呈现出紧凑又疏离的特点。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古人讲究莫逆于心,遂相与友。我们只有付出真心才能换来真情,获得高质量的社交体验。一方面,不刻意回避地缘、亲缘等“强联系”的社交关系;另一方面,尝试从弱联系的“轻社交”开始,将陌生人社交转化为熟人社交,最终寻找到与自身契合的相处方式。
“我们不是不想社交,而是想要更舒适的方式。”各种各样的社交,是人们在“社交转型期”的积极“探索”,亦是抵达下一站的必经之路。
作者:刘洁
0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