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博物馆预约不到,找“黄牛”吧;偶像演唱会的门票买不到,找“黄牛”吧。网上不时有人求助——哪里可以找到靠谱的“黄牛”?可以说,大家对“黄牛”的存在已习以为常。但是,近日这条消息还是让许多人感到震惊:媒体记者在国家博物馆外随机采访了30位游客后发现,28人都是通过找“黄牛”加价进去的。
其实,从国家到地方,对“黄牛”抢票、囤票、倒票等行为,打击从未停止。但在重重打击之下,“黄牛”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天下苦“黄牛”久矣。关于“黄牛”,有这样一些困惑已久的问题,笔者试着作了梳理。
一、为什么普通人买不到票,“黄牛”总能买得到?
到了暑假,很多家长想带孩子去热门博物馆或者知名高校参观,却发现总是预约不到,但是出高价找“黄牛”,很快就能预约成功。为什么官方渠道预约不到的门票,“黄牛”手上总有票?分析媒体报道,“黄牛”至少有以下两种手段。
一是技术“外挂”。据报道,“黄牛”在抢票过程中,经常会使用自动抢票的软件。他们提前购买了众多个人身份信息,借助技术手段在放票前预先填好游客信息和验证码,待到放票时间一到,成百上千的门票顷刻间就被锁定。当真正有需求的游客找到“黄牛”时,他们再退票后快速抢票,利用时间差成功变现。
为了获取更多的门票,有些“黄牛”开启了“人海战术”,雇佣了人手在多个设备上同时抢票,甚至安排24小时不间断地轮班作业。
二是利益串联。在网络倒卖“黄牛票”的信息里,经常有人声称与票务代理、演出主办方以及演出场所的内部工作人员有联系,能拿到内部票或带他们进去。此外,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活动的主办方也可能会与“黄牛”合作,提前售出一部分门票,营销“一票难求”假象的同时,也能迅速回笼资金。
比如名校的参观预约,据一家研学团队介绍,一些“黄牛”原先多是通过非法抢票软件获取预约资格,监管收紧之后,则又将带客入校的任务分包给部分学生,并许以一定回报。甚至还有部分“黄牛”声称“跟学校XX联系过的”。其中的复杂关系就不得而知了。
二、实行实名制后,为什么“黄牛”还能倒票?
为应对“黄牛”倒卖门票的问题,近年来各地景区场馆纷纷推出了实名制预约购票系统,希望从技术层面遏制“黄牛”。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黄牛”经常能绕过实名制。原因何在?
比如实名亦可钻空子。上文提到,“黄牛”可以使用技术“外挂”来抢票。实际上,他们在放票后立马抢票时使用的是提前购买来的实名信息。当有客户真需要票时,“黄牛”就先退票再抢票,再抢票使用的是该客户的信息。这样一来,前后使用的都是实名,“黄牛”却有可乘之机。
比如实“名”不实“人”。部分景区场馆在预约登记时要求实名,成功后显示入场二维码,在入口闸机刷码即可入内,给“黄牛”截图转售入场券提供了可乘之机。特别是团体票,一个二维码下有时“挂靠”着十几个预约人的姓名,入场时工作人员也仅仅清点人数,实际进来的是谁,他们并不过问,让“黄牛”轻松出票。
比如“冲卡”入场。“黄牛的入场操作能有多逆天”的讨论在网络上一度爆火,有的演唱会,入场方式竟是“黄牛”拖住保安,让购买方“冲卡”挤进会场。此外,还有水路游进海滩音乐节、装作工作演艺人员入场等等,不仅存在法律风险,还可能导致人身损害、财产损失。
三、为什么购买了“黄牛票”很难维权?
有的人给“黄牛”付完钱以为就有票了,却发现聊天框里只剩下一个被拉黑的红色感叹号,顿遭“雷击”,脑袋里跳出三个字——“被骗了”。
其实,有些网络倒票的“黄牛”,手里根本没有票。但在与“黄牛”交易的过程中,很多时候缺乏第三方平台到货转账的约束。交易时,“黄牛”一般都披着“马甲”,消费者在被骗后很可能会遭遇取证难、认定难、维权难,最终“票财两空”。
而且,根据法律规定,单笔超过3000元,或者多次小额诈骗累计构成犯罪的才予以立案。但不是所有“黄牛票”都是天价票,有时候一张票加价几十元或者小几百元,单人的损失并不大,维权也比较麻烦。多数受骗者选择认栽,而侥幸逃脱的“黄牛”愈加猖狂。
四、取消预约的话,“黄牛”就会消失吗?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都有景区、博物馆取消了预约制度,但一些热门场馆的预约制仍被保留。有网友认为,“黄牛”来源于预约制,如果取消预约,“黄牛”就能消失了。
取消预约,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堵塞“黄牛”抢票的技术漏洞,但是,对于场馆来说,出于文物保护和参观体验等客观原因,每天入场的人数依然受限,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对“黄牛”而言,从雇人排队到与内部人员联系等隐蔽方式,他们依然能找到空间。可见,简单取消预约,“黄牛”不一定就会消失。
对热门场馆而言,与简单取消预约相比,更具可行性的是想方设法增加资源供给,努力满足更多市民游客的需求。
比如增加场次。难约的场馆主要是假期里的热门场馆,并不是所有场馆都难约,也不是所有时间段都难约。这些“一票难求”的场馆,是否可以通过增加人手、改善流程等方法,在寒暑假等特定时期增加夜间场,让更多游客有机会进入?比如“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从2022年起改变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是上午10时至午夜24时,周六、周日则全天24小时开放,受到市民游客好评。
比如鼓励数字参观。线上博物馆、陈列馆等数字应用已经并不鲜见,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在网络上观看展览。更多博物馆可以尝试线上“克隆”,将珍贵的展品数字化“存档”,供游客网上参观。如果线下门票售罄,数字场馆就是挺好的补充和替代。
五、为什么“黄牛”屡禁不止?
扰乱了市场、侵害了消费者利益的“黄牛”,可谓“人人喊打”。但是,这么多年的规范和治理之下,“黄牛”在文旅等行业依然存在,俨然成为了社会顽疾。针对“黄牛”的屡禁不止,笔者想问三个问题。
供需矛盾能缓解吗?一般而言,越是热门的资源,越是容易给“黄牛票”以市场空间。总有人想方设法通过其他途径优先获取到热门资源,满足自身需求。这样的行为,容易在社会上形成效仿心理。更多人会加入其中,通过非正常手段来消除资源获取的不确定性,让“黄牛”在市场中始终处于有利位置。
治理“黄牛”,需要从缓解热门资源的供需矛盾上着手,本着尽可能为游客考虑的原则,创新工作手段、完善工作机制,比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研判客流走势、根据接待能力分时段动态放出余票,充分挖掘潜力,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利益链条能斩断吗?倒买倒卖的交易过程中,“黄牛”谋取了巨大利益。“黄牛”圈,曾流传着日进十万的传言。在暴利诱惑之下,“黄牛”在被打击之下仍不断投身其中,产生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比如演唱会门票,“黄牛”一方面通过非法抢票软件“光速”抢占公开出售的票源,另一方面则通过部分内部人员和票务代理,获取不可售票,层层获取利益,等票到普通观众手上时,票价已经暴涨好几倍。
治理“黄牛”,还必须彻底斩断“黄牛”乱象背后的利益链条,让“黄牛”无利可图。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黄牛”乱象动真碰硬,严肃打击违法行为,让作恶者无处可逃、付出代价,形成强大威慑力。
治理手段能更有力吗?发达的互联网社交平台和迭代升级的技术手段,使得“黄牛”的行动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根除“黄牛”,需要多方综合治理,形成合力,持续提升治理效能。
近年来,屡见有些地方开展“黄牛”整治的专项行动,但是,专项行动之外,相关部门也需要在日常加强对“黄牛”的综合治理。比如,是否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适时选择现场执法,在旅游旺季对热门场馆提供技术支持,对社交平台上“黄牛”倒票的信息进行严查,对涉嫌违规的刷票账号一禁到底,等等。
“黄牛”乱象的出现并非瞬息之间,整顿乱象亦非一朝一夕的事。“黄牛”难以禁绝,除了利益驱使,也反映出优质社会资源在满足公众需求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缺口。面对“黄牛”,我们应该思考的不仅仅是如何“斗牛”,还应看到背后真实存在的现实矛盾,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
(来源: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