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首发文章,已开通全网维权,如有搬运违者必究!
很多人通过俞敏洪得到了名声和财富,但最后却都和他闹翻了,甚至离开后还对他大加指责。比如最早的王强,再到罗永浩,直到现在的董宇辉。
举个例子,王强如果没有俞敏洪,可能一辈子都在美国的某个餐厅洗盘子。再比如罗永浩,没有俞敏洪,他这个高中没毕业的“混子”,最多也只是个街头混混。而现在的董宇辉,如果不是俞敏洪的帮助,可能现在只是在某教育机构拿着年薪一二十万的英语老师。
在这些人中,俞敏洪和董宇辉的恩怨尤其多。从2022年6月董宇辉的爆红到2024年7月的分道扬镳,这两年间的矛盾越来越公开,尤其是在2023年底东方甄选事件后,双方的矛盾彻底暴露在公众面前。粉丝们也因此分成两派,各自为偶像站台,甚至互相攻击。
特别是在董宇辉走红后,俞敏洪多次公开道歉。想象一下,一个老板多次公开道歉,这在商业世界里是很少见的。俞敏洪也觉得自己很委屈,他甚至说,自己在这一年内受到的“谩骂、指责、侮辱”比过去100年加起来还多。几十万留言全是攻击言论,俞敏洪被流量反噬,看得我心里不是滋味,目前他的社交平台要么长达半年不更新,要么就是直接关闭评论,被无数网友喷怕了。
然而,大多数人,尤其是粉丝,认为俞敏洪在处理与董宇辉的关系上不够厚道,因此对他的指责自然少不了。
董宇辉拿到了3.5亿的“分手费”,但很多人觉得给少了,因为他们认为东方甄选的利润大半都是靠他带来的。东方甄选的市值大幅波动,甚至一天跌了9.9%。如果这是A股,那几乎就是一个跌停板。而相比2023年1月的高点,东方甄选的股价已经跌去了近80%。
直播间的风格也发生了变化。过去,主播们还会温文尔雅地念诗经,比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现在,却变成了热闹的叫卖场景,主播直接吆喝着“您都来了,这个好产品真的很适合您”。这种反差,确实让人惊讶。最后,还会来一句经典的“直播带货语录”,“三二一,上链接”。
这种变化让俞敏洪有点难以接受,毕竟,他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在网络上疯狂“买买买”的场面。但说实话,“三二一上链接”有什么错呢?其实并没有,大家都是这么干的。
然而,这句话的出现,却让东方甄选“文化型直播间”的形象瞬间崩塌,原本的招牌也砸了,再想重建已经很难了,直接就变得和其他普通直播间没什么区别。理所当然的,俞敏洪被批得体无完肤。
俞敏洪认为的“体面分家”却被认为是两败俱伤。
离开了董宇辉,东方甄选好像真的不太行了。连俞敏洪自己都有些心灰意冷,说自己都60多岁了,是不是该退休,去游山玩水算了。
当东方甄选的小作文事件发酵时,有人提议,如果不相信现在这个时代个人主播的影响力,那就再开一个账号试试。让董宇辉搞一个账号,其他人再搞一个,做一个月后看看哪个更成功。
说来也巧,东方甄选还真听了这个建议。事件过后,董宇辉真的自己开了个账号,过去几个月,东方甄选也尝试了多个账号平行发展的策略。结果我们看到,董宇辉的账号粉丝增长迅速,连续几个月都是带货第一名。反观东方甄选,不仅销量下跌,还掉了100多万粉丝。
俞敏洪一直避免让东方甄选走上网红公司的路,这一点也可以理解。因为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那是一条死路。他从2018年开始布局东方甄选,主攻供应链,投资建厂、建设基地,在食品和农产品领域发力,希望把东方甄选打造成网上的山姆。
董宇辉的爆红在市场和舆论的推动下,让东方甄选成了大家眼中的“网红公司”。俞敏洪原本打算把“与辉同行”剥离出去,专注于网红业务,而东方甄选继续主攻供应链。
但是,事与愿违。在舆论的压力下,这两个业务板块逐渐变得对立。如果不尽快分开,可能会彼此牵制甚至互相拖累。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俞敏洪果断决定分道扬镳。他终于摆脱了董宇辉粉丝眼中的“没用的老头”和罗永浩口中的“铁公鸡”形象,重新展现了作为新东方创始人时的果断决策能力。
短期来看,这是一次不得已的双输局面。东方甄选失去了董宇辉这个核心支柱,但也摆脱了最大的风险因素。虽然有人说利空出尽就是利好,但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东方甄选想要成为自己理想中的“线上山姆会员店”,路还很长。
对董宇辉而言,从员工变成老板,失去了曾经依靠的大树和庇护。如果他在直播间展示出的感性、对商业的排斥和对赚钱的羞耻感是真实的,那么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人和企业管理者,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俞敏洪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是一个来自江苏的中国老头,曾在北大接受过高等教育。人生中,他经历过被抛弃、被打骂的挫折。后来,命运开始眷顾他,他成为了新东方的创始人,一个广为人知的企业家。
随着事业的发展,他成了上市公司的老板,手中渐渐有了资金,开始投资,也写了几本书。但不管怎样,他终究还是那个拥有中国国籍的老头。
也许俞敏洪年轻时是个感性的人,但自从新东方的“铁三角”分道扬镳后,他逐渐变得理性。再到后来,面对教育培训行业的严厉监管,他可能开始在意自己的口碑,变得更加谨慎。然而,归根结底,他依然是一个商人。商人逐利,所谓的“情操”也许只是为了更好地做生意。
他写了本书叫《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那本书主要讲述了他如何白手起家,早年在教育培训领域打拼的经历。他提到,在那时的小教室里,每个学员都自带蜡烛照明,甚至还曾被人用麻药抢劫。书中也提到他与王强和徐小平的合作,以及最终的分道扬镳。他既是校长,又像是一位“教主”,能让人甘愿为他的理念而努力。
其实,俞敏洪看起来是个很有节操、有抱负的人,但那只是因为你还没触及到他的利益。一旦涉及到他的利益,他会立马翻脸不认人。所以,爱他的人,往往是那些在他的体系里得到了好处的人,比如东方甄选的小孙,肯定对他感激不尽。即使小孙在网络上被骂得很惨,但风头一过,他照样能官复原职。而那些恨他的人,则是因为他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所谓的同事情谊和友情,在利益面前都可以抛开。
人都有两面性。
俞敏洪是个资本家,但他可能是那1%最老实、最心善的资本家。虽然董宇辉和俞敏洪的矛盾,表面上是典型的打工者与资本家的冲突,但俞敏洪并不完全是典型的资本家。他的本质还是个农民,有些软弱且容易妥协,这与冷酷无情的资本家气质不太搭调。
新东方的老师们都能看出来,俞敏洪这个人其实很怂。如果这些人当初没进新东方,可能早就被那些“野路子”的老板们整得服服帖帖,根本不会有出头的机会。
新东方人才辈出的现象也说明了一点:在俞敏洪的公司,你有机会出头,甚至能和他拍桌子争论。如果没有俞敏洪的支持,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只能在唐人街洗盘子、在韩国干工地,或者在不入流的培训学校打工。那些老板们虽然可能亏钱,但绝不会给你出头的机会,他们只会在你刚有苗头时就把你扼杀掉。
还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其他培训学校没出名师?罗永浩曾说过,他离开新东方后去其他培训学校应聘,发现大多数学校表面上给名师开高薪,但其实是借名师的名声疯狂招生,招生规模远超老师的授课能力。等到学费到手了,就拖欠名师工资,甚至卷钱跑路。而从新东方出来的老师们都有本钱自己创业,这也说明俞敏洪给的薪水足够,让他们能有资本去开创自己的事业。
其实,俞敏洪常常引来争议,这也和他本人的言行脱不了干系。
比如看看罗永浩的社交平台内容:2018年,罗永浩在一个公开论坛上发言时满嘴脏话,还发表了歧视女性的言论,这一事件一度成为新东方史上影响力最大的负面事件之一。此外,他对科技不甚了解却自以为是地贬损华为,也让他饱受争议。
再说俞敏洪,2018年11月18日,他在一次论坛演讲中发表了“中国女性堕落导致社会堕落”的言论。这番话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人质疑:一个北大毕业的知识分子,怎么素质这么低?
网友们纷纷质问:“为什么又把责任全推到女性身上?”俞敏洪解释说:“我的意思是母亲在教养孩子中起了重要作用,所以母亲的教育很关键。”网友又反驳:“难道孩子的父亲不存在吗?”俞敏洪接着道歉:“我错了,我没意识到现在教育孩子已经是父母双方的责任。”
俞敏洪抛出的这个“中国堕落论”显得非常不合时宜,也过于武断。他一贯的发言风格就是句子结构不完整,这次可能也是因为少了一个限定词,把“择偶标准的堕落导致男人堕落”简单放大成了“国家堕落”,结果导致逻辑链条断裂,话引发了误解。
在2018年的TEC教育创想大会上,俞敏洪提到,即使华为现在能生产自己的芯片,但如果没有美国的专利技术,中国手机一台也造不出来。他还说,华为的副总裁告诉他:“如果美国人不给我们用他们的专利,我们的芯片也做不出来。”
但他忽略了一个事实:美国苹果公司同样需要华为的专利技术,两家公司其实是互相授予专利的合作关系。俞敏洪的这种片面言论容易让人误解,以为中国的华为完全依赖美国技术,贬低了自己的国家,抬高了别人。
后来,当我们无意中了解到他的奋斗经历时,才明白他为什么会有这些认知上的偏差,甚至发表贬损女性的言论。这可能和他早年的教育背景有关。俞敏洪出身农村,家境贫寒,求学之路非常艰难。因为英语不好,他经过多次补习和培训,最终才通过三次高考进入了北大西语系。
在北大,俞敏洪是班里唯一来自农村的学生,而且他不会说普通话。因为长相普通,没人注意他,也没人愿意和他交朋友,甚至有人刻意疏远他。在这种长期的孤立环境中,即便心态再好的人,也会变得压抑和孤僻。
热门跟贴